分享

李白《听蜀僧溶弹琴》赏析

 诗词曲赏析 2022-11-04 发布于河南

听蜀僧溶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人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凡重。

此诗写于远离四川的地方,所以说“蜀僧”,说“客心”。全诗是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极赞琴声的美妙动人,同时也寓有人生难得一知音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首联写四川一位僧人抱弹名琴绿绮,他来自故乡巴蜀的峨媚峰。领联描写弹琴: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我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雄风。诗人用如天风涌动,万马千军,足以动魄惊心的气势磅礴的万壑松涛声比喻琴声,将弹者的高超技巧和杰出的音乐才能便都生动地表现出来,并给读者以丰富的驰骋想象的空间,情味悠长。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高山流水音调洗去了诗人客中的情怀,袅袅余音融人秋天霜钟。诗人既写了蜀僧感人的音乐力量,也借以表达了彼此互为知己的美好情意。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秋云也似乎暗淡了几重!反衬弹琴的高妙迷人。

当然尾联也不单是表明时间的晚暮,也是写景抒情,寄托着诗人不尽的情思。唐诗中有不少描写音乐的佳作,李白此诗则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就是着重写听琴时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对琴声做客观细致的描写。此诗直接描写琴声只有一句话:“口听万壑松”。诗人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把抽象的琴声描绘得极为形象。接着通过自己的感受,写正是这种浩牡澎湃的声音,洗去了他客居他乡的愁思,从而进一步宣染琴声之不同凡响。而且在尾联以碧山,秋云景色的描写进一步把琴音所表现的意境衬托得更加生动、鲜明,同时深情地抒发琴声给予诗人的他乡遇知背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