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0道“新龙菜”菜谱将出炉!专家研讨“龙菜”发展,探索守正创新

 紫竹家居 2022-11-04 发布于广东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饮食文化的积淀,流传至今大约有3万款中餐饮食,鲁菜、川菜、粤菜、闽菜、湘菜、徽菜等“八大菜系”更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咱黑龙江的菜系“龙菜”你吃过吗?所谓“龙菜”,是指黑龙江省地方风味菜点或在黑龙江地区落地生根改良的菜肴。经过百年沧桑巨变,如今的“龙菜”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各大菜系之中独树一帜,但也急需重新整合,进行饮食体系的打造和创新,有些失传的老菜需要恢复传承,时代呼唤龙江餐饮业探索“龙菜”发展的全新路径。

近日,“龙菜发展研讨会”在马迭尔宾馆召开,黑龙江省餐饮科学学会会长郑昌江,黑龙江省餐饮科学学会书记王洪宝、秘书长杜险峰,中国烹饪大师张汝才、孟宪泽、任家常、李振荣、王成林等专家和名厨齐聚一堂,为恢复、传承、创新和打造“新龙菜”谏言献策、共谋发展。记者从会上获悉,140道“新龙菜”菜谱即将面世。

四种饮食文化融合专家论剑“龙菜”特色

与会专家及中国烹饪大师指出,“龙菜”是黑龙江省地方风味菜或龙江菜的简称,以京菜为主,继承鲁、川菜特点,融合俄式西餐工艺,利用龙江特产的原料、辅料、调料和特有的烹饪工艺进行加工制作,咸甜分明、香酥脆嫩。

文章图片1

罐焖乌鳢大辅

据中国烹饪大师张汝才介绍,“龙菜”以四种饮食文化为主线,深度融合。一是源于金源文化的满族饮食文化,包括满汉全席,游牧民族的烤全羊、涮羊肉等;二是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三江流域千百年来形成的渔文化,包括东北特产的“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等;三是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大量外国侨民涌入,带来了西餐饮食文化,但如今“龙菜”中的西餐已经本地化了,形成了符合中国人口味的独特西餐;四是随着“闯关东”,山东、河北人带来了传统京鲁饮食文化,这使“龙菜”在满菜、西餐和三江流域渔文化的基础上,又融入了京鲁烹调,鼎盛时期的“十楼一号”等餐饮店远近闻名。

急需整合资源重塑精品打造“新龙菜”

据专家介绍,“龙菜”之所以独树一帜,首先源于黑龙江有物产丰富的山珍等绿色纯天然食材。“龙菜”正是取材于黑龙江的山林湖泊之中,经过悠久岁月的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菜系派别。其次,黑龙江的烹调原料、门类配伍较为齐全。再次,如今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经济枢纽,日益成为“龙菜”的成长基地,这里不仅有绿色纯天然的食材,还有大型的餐饮人才培训基地,这些因素都对“龙菜”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图片2

锅包肉

我省从最初提出“龙菜”概念体系到如今深度研究食材及菜系融合发展,已历经30年的历程。几代餐饮人一直在坚持传承发展“龙菜”。张汝才表示:“如今定义'龙菜’,需要具备本地食材、本地调料、本地烹调技法、本地厨师这几个特点。”

专家们提出,在餐饮发展路径方面,首先要夯实基础,梳理龙菜发展脉络,吐故纳新,一些年久失传的老菜要“恢复传承”,一些现有的龙江菜品要“重塑精品”、重新打造;其次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充分发挥龙江特色食材优势,汲取森林、草原、水域的丰富食物,物尽其用;还要以“新、珍、特”为准则,结合龙江特色烹饪技艺,实现龙菜的标准化、精细化运营,整合餐饮资源,构建“龙菜”体系,促进“龙菜”的IP塑造和标准化,切实推动“龙菜”不断创新与发展。

将打造140道“新龙菜”菜谱

从学习、汲纳到创新,几代人潜心研究,着力开发“龙菜”并拟出新菜谱,旨在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传承工匠精神,聚焦“龙菜”历史并追根溯源,探索“龙菜”发展方向以及精品“龙菜”的守正创新。

文章图片3

罐焖牛肉

王成林是马迭尔第四代省级非遗传承人,也是中国烹饪大师。近几年,他与师父中国烹饪大师孟宪泽致力于恢复传承和创新“新龙菜”,从中餐到俄式西餐,多年来他一直对烹饪精品“龙菜”情有独钟。据他介绍:“目前,我们已正式恢复推出了'龙江冷水鱼宴’和'西式创意菜’。'龙江冷水鱼宴’充分利用了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三花五罗十八子’;利用本埠食材打造的鳇鱼宴味道、口碑俱佳,中餐非遗传承团队在此基础上潜心研制了白鱼、鳌花鱼、鳇鱼等特色龙江鱼宴,特色菜品蒜烧鳇鱼选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淡水鱼王——鳇鱼为原料,肉质细嫩,经秘制烧制后香味浓郁。'西式创意菜’打破思维局限,将龙江丰富食材与俄式西餐结合,造就了俄罗斯鱼肉饼、南瓜鲟煌鱼卷、罐焖乌鳢大辅等特色菜品。罐焖乌鳢大辅精选鲜活龙江黑鱼(乌鳢)为原料,运用传统俄罗斯罐焖烹调技术,保留黑鱼鲜香的基础上又增加俄式浓郁风味,成就了甜酸适口、肉质鲜美的罐焖菜肴。”

文章图片4

蒜烧鳇鱼

王成林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推广优质龙江食材,做好传承与创新,打造'新龙菜’,新菜谱预计有140道菜肴,努力满足新消费需求,做到吃得多样、吃得美味、吃得营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