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太元八年(383),前秦皇帝苻坚在统一北方后,企图向南进攻东晋,从而完成统一天下的伟业。 虽然有朝中大臣劝谏东晋坐拥长江天险,易守难攻,苻坚却不以为然:我坐拥百万大军,只要一声令下,所有士兵把他们的鞭子投入长江,都足以把江水断流,长江天险还有什么好怕的?(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人多力量大,我百万大军还不能碾压你吗? 然而,志得意满的苻坚绝不会想到,两军交锋的结果,却是一幕战场上的踩踏悲剧。 淝水之战前态势图。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战争史地图集》 淝水之战 彼时,苻坚已经北吞鲜卑拓跋氏之代国,西灭前凉,远征西域,统一了整个北方,势头正盛,拥有绝对优势。而东晋偏安东南一隅,还有桓谢两大家族明争暗斗。 看起来,时运在苻坚这边。 苻坚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实际上可能不到30万)准备荡平东晋,而东晋军只有8万。 孙子兵法有言:“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两军交战各有强弱之处,怎样取得战场的胜利,是一个以己之长攻击对方薄弱之处的过程,也就是扬长避短、避实就虚。当兵力有绝对优势的时候要包围敌人,当敌众我寡的时候,要避开敌人的大部队,想方设法分开敌人,创造包围的机会。 对于东晋而言,敌众我寡,如果正面对抗,胜算很小。因此,东晋大将谢石起初认为前秦兵力强大,不宜正面交锋。他们长途跋涉,士兵困顿,粮草容易供应不上,所以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 这个想法虽好,但忽略了前秦军队的数量。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坚守不战,秦军将有充足的时间汇合部队。如果百万大军集中起来,晋军将更难抵御。 淝水之战(油画)。作者/许宝中,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战争史地图集》 诈降于前秦的尚书朱序暗中告诉谢石,应趁秦军没有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先发制人,击溃前秦的先锋部队,挫其锐气。听了朱序的话后,谢石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 此时,两军对峙在淝水两岸。晋军希望速战,可敌前渡河是兵家大忌,非常容易陷入敌人的包围圈中。晋军当面之敌至少20万人,远超己方兵力,且其中还有大量适合在平原作战的重装骑兵。与此同时,淝水战场外,秦军西路军在猛攻荆州,慕容垂部已进至郧城逼近长江,随着时间推移,晋军面临军事威胁愈加严重,亟须求变。 面对西岸的秦军,晋军想要出击有两种选择,一是引秦军过河,在己方战场上出击,二是直接进军到河对岸,在秦军阵地出击。从表面上看,第一种方案更加可行,等秦军渡河到一半的时候出击,以退为进实施包围,更加可靠却不占“地利”。东岸的地形狭窄,难以布置包围圈大量歼灭秦军,并且一旦秦军稳定下来,建立滩头阵地,对晋军将是巨大威胁。因此,地形条件不允许晋军这样做。那第二种选择呢?创造战机,晋军渡河,击溃秦军,从而发展成大胜,这一作战构想似乎并不现实,秦军人多势众,晋军渡河出击,非但不能以逸待劳,还要直面秦军的大部队,甚至掉入包围圈中,风险极大。 淝水之战示意图。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战争史地图集》 第一个选择由于地形的限制已经被堵死,那就只能选择难度更大的第二个选择。敌众我寡,要想让第二种方案取得效果,必须把对方搞乱,只有溃不成军,晋军才有机会。晋军先要解决两大难题:一是如何以最小损失将兵力投放至对岸,二是如何使秦军溃乱。 十二月,谢玄派遣使者对苻融说:您率军深入,列阵在淝水,两军都不过河,就这样得僵持到什么时候啊,我们都耗不下去了,不如您往后退一退,让晋兵渡河,决一死战,这样不是很好吗? 苻坚求胜心切,又劳师远征,愿意速战速决,谢玄正是利用了苻坚的这一心理,提出了看似有利于秦军的建议。而苻坚和苻融都没有意识到,这是谢玄的阴谋,自信地认为“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 于是,不知不觉中,秦军走进了晋军布置的陷阱之中。 在秦军向后移阵的过程中,晋军寻找最佳时机,不等秦军布置好,便以8000名精锐部队快速渡水突击秦军前军,致其混乱。同时,早已串通好的秦军后方的朱序等人在秦军阵后大叫:“前线的秦军败了!” 后方的将士不清楚前线的情况,顿时秦军阵脚大乱,士兵慌不择路,互相踩踏,符融想要组织军队有序撤退,但慌乱中战马摔倒,被晋兵斩杀,场面越发混乱,谁号令都没用了。晋军于是全力出击,秦军溃败。 吴之璠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以淝水之战为题材创作。来源/故宫博物院 最终,谢玄率领晋军八万,战胜了苻坚和苻融所统率的前秦三十万大军,并阵斩苻融。这一战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虎牢关之战 通过制造恐慌混乱来引发踩踏,让敌方军队自乱阵脚,这一招被频繁应用,逐渐形成了“倒卷珠帘”战法。 倒卷珠帘由隋朝将军杨爽所创,大隋边军借此在突厥人进犯时以少胜多,大败之。其要诀是“以弱挡强,以强击弱,驱溃攻主,挡者,无不溃败”,驱赶敌方溃兵冲击敌军主力,并将恐惧传递到全军,到最后,兵败就如同雪崩,神仙来了也难救! 诗有'倒卷珠帘上玉钩’,词有'帘卷日长人静’取倒卷珠帘形似定名。该战法的精髓是驱赶溃兵冲击本阵,一般要有大规模的骑兵配合。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对步兵是降维打击,精锐骑兵军团往往能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数量庞大的普通步兵。骑兵射手先以乱箭击垮敌军的阵型,很多人看到骑兵向自己气势汹汹地冲过来,本能的反应是逃跑而不是抵抗,从而引发踩踏混乱,再辅以重骑兵或轻骑兵冲击彻底击溃敌军。其中,弓马娴熟、飘忽不定、机动性极强的轻骑兵部队,能将此战术发挥到最佳效果。 “倒卷珠帘”之所以能奏效,一是扬长避短、以强击弱,二是出其不意,要有突然性,孙子兵法讲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一般的作战,都是用正面交锋,用出奇制胜。怎样出奇制胜呢?“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兵力所向,如同以石击卵,这是以实击虚的缘故。以实击虚、出其不意从而达到出奇制胜,其中一个经典战例是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 李渊率军进入长安,建国号为唐。此时唐虽然占据长安,但天下还有多股割据势力。随着李世民灭西秦,打败刘武周,在北方能与唐抗衡的还剩下坐拥洛阳的王世充与占据河北的窦建德。 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唐军围攻洛阳,在唐军半年的攻城、截粮道下,王世充渐渐支撑不住,城内的粮草殆尽,于是他写信求助北方的窦建德。窦建德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亲帅十万大军援助王世充。 消息传到唐军处,无疑是晴天霹雳。面临着王世充和窦建德前后夹击的险境,如果撤军,那么半年的围攻都毁于一旦;如果不撤军,便是腹背受敌,战败的后果不堪设想。众人提议退师观察,以保万全。但李世民力排众议,亲率步骑三千五百人赶赴虎牢,迎战窦建德。 唐军和夏军相持二十余日后,李世民认为时机已到,假装在河水北边放马引诱窦建德。果然,窦建德率军出击,陈兵氾水,绵延数里,鼓声大噪。看到窦建德的十万大军,浩浩荡荡,鼓声震天,唐军的将士感到十分恐惧。对此情形,李世民带领几名骑兵到高丘上观望,对诸将说:“贼起山东,未见大敌。今度险而嚣,是无政令;逼城而阵,有轻我心。我按兵不出,彼乃气衰,阵久卒饥,必将自退,追而击之,无往不克。吾与公等约,必以午时后破之。”经过一上午的僵持,夏军从早上列阵至中午,士兵是又饿又困,都站不住了,坐在地上,争相饮水。 看此情形,李世民命令宇文士及率领三百骑兵冲到窦建德部队的西边,戒之曰:“贼若不动,尔宜引归,动则引兵东出。” 宇文士及到夏军阵前,队形果然变动,看来夏军已经困倦,难以维持阵形了,李世民下令:“可击矣!” 于是,亲自率领轻骑兵冲入敌军。随后大军赶到,东涉汜水,直逼窦建德。 这时候,窦建德却正在和群臣开会,唐朝的骑兵突然奔来,打了个猝不及防,朝臣们急忙跑向窦建德,窦建德命令骑兵抵抗唐兵,但急匆匆的朝臣却阻挡了道路,骑兵过不来,窦建德大手挥着让朝臣退下,进退之间,唐兵已至,窦建德十分窘迫,退到了东陂。随后诸军大战,尘埃涨天,嚣尘四起。 此时,唐军并未完全占据上风,突然李世民率领史大奈、程知节、秦叔宝、宇文歆等人径直冲到夏军后方,挥舞着唐的旗帜,夏军认为前线已经战败,于是大乱,士兵溃散奔走,四处冲撞。唐军追奔三十里,窦建德在溃散中受伤,灰头土脸的他根本看不出来是夏王了,差点被士兵误杀。经此战役,李世民不仅以3500人战胜十万大军,还击溃了王世充的最后一根稻草,实现了一战擒双王。 虎牢关之战示意图。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战争史地图集》 战争是人心的较量。军事踩踏也是利用了这一点。在敌众我寡的局面下,将领设计在敌方制造混乱,从而扰动军心,引发士兵的慌乱。“兵者,国之大事”。在残酷的战场上,许多士兵还未遇到敌军,便死在己方的踩踏之中,正如李白在《战城南》中写道:“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参考文献: 《晋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孙子兵法》 倪霄汉,张逸轩.淝水之战前秦战场败因新探——基于军队质量、作战实况的分析[J].军事历史,2021(01):89-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