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术的极致是艺术

 李延伦 2022-11-05 发布于山东

去年,淄博延强医院黄衍强院长出版了他的诗集《悬壶诗话》,今年,他的散文集《杏林留香》也将出版。我一直在想,以后是称呼黄院长为医生还是作家?甭管怎么称呼,在黄院长的头衔里,肯定要多出一个与文学艺术相关的名号。但无论是什么名号,黄院长首先还是一位医生,医术和艺术并不矛盾,医家和作家也可以并称。

因为工作关系,近段时间只要是到医院上班,多半时间是在和黄院长聊天。我所说的聊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聊天,可以算作是采访,也可以算上是在交流,更多时间是在听黄院长讲他的故事。其实,采访的最高境界就是聊天。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如果你把采访当成一本正经的采访,那一定采访不到内心的东西;而如果采访者和受方者互相信任,大家看似聊天,只要把握适度,就能采访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周一上午我和黄院长交流了不到两个小时,而我采访到的东西足足整理了一个星期,很多晚上还要加班。

采访是这样,医疗活动也是这样。我始终认为,医术的极致是艺术。尤其是中医,给患者看病就要辨证开方,多一味药少一味药,疗效大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组方,每一味药的用量不一样,所达到的治疗效果也不一样。要想让开的方用的量在患者身上起到最佳效果,不但需要医术,更需要药和量配合得当,医生有开方用药的艺术。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只要黄院长给患者开中成药,都会告诉患者,要加倍服用。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现在中成药标注的用量普遍不够,如果不是加倍服用,很多人吃了没有任何效果,而将药量提上来,效果立刻显现。这是临床医生的经验积累。

我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在黄院长口中得到大量的有用信息,除了自己对话题的把控能力,更重要的是黄院长的讲话艺术。一位在个体医院摸爬滚打了数十年的名中医,身上的话题自然会有很多,更重要的是中医医术已经融入了黄院长的血液,他能在单味药组方的基础上一味药一味药的叠加,每增加一味药形成一个处方,一口气讲到十味甚至十余味药,足够中医行业之外的人研究几个月。

什么是艺术?“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艺术讲的就是一种最佳状态。这样的状态未必是最圆满的,但却一定是最值得回味的。越是有名的中医,给患者所开的药往往越少,而疗效却又往往最佳。医术的极致,就是艺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