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颐和学术 | 颐和园介寿堂历史变迁及其样式雷图档研究

 北京的骑士 2022-11-05 发布于北京

摘要:介寿堂是位于颐和园前山、排云殿东侧的居住建筑,前身为清漪园慈福楼,光绪十七年重修,是排云殿庆寿活动的辅助空间。本文在依据文献档案梳理介寿堂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对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有关介寿堂重修设计的样式雷图档16件进行整理鉴识,还原介寿堂重修设计过程,解读设计修改思路。

关键词:清漪园;慈福楼;万寿山;排云殿;建筑设计

1概况

介寿堂建筑群位于颐和园前山中路(图1),排云殿东侧。其前身为清漪园慈福楼,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焚毁清漪园,慈福楼组群除山门及部分院墙外无存,光绪十七年(1891)至二十年重修为介寿堂,是排云殿庆寿活动的辅助空间。

图片图1 介寿堂区位

介寿堂建筑群院落面积2979平方米(注1),为两进合院式居住建筑(图2~4)。入口为垂花门,前院正中矗立介字柏,正殿介寿堂面阔五间前后出廊,东耳房两间、西耳房一间,前院东西配殿各五间,后院正房五间前后出廊,东耳房两间、西耳房一间,东西配殿各三间,西配殿进深两间前后出廊,西侧与芳辉殿相邻,其北有值房三间。介寿堂院外东侧为值房东九间。

图片图2 介寿堂现状照片

图片图3 介寿堂总平面图

图片图4 介寿堂组群立面图、剖面图

2历史变迁

清漪园时期,介寿堂所在位置建有慈福楼。乾隆十五年(1750),为庆祝来年皇太后六十整寿,乾隆帝取报恩之意,在圆静寺旧址兴建大报恩延寿寺。乾隆十六年(1751),主轴线建筑基本告竣,开始在寺的东西两侧兴建慈福楼、罗汉堂,最晚于乾隆十九年建成。

图片图5 《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中的慈福楼

关于慈福楼的原貌,相关文献档案有所记载。《钦定日下旧闻考》记载了慈福楼组群的方位:“慈福楼内额曰大自在,楼后崇台上石幢勒万寿山昆明湖六字......慈福楼西为大报恩延寿寺......”表明慈福楼在大报恩延寿寺以东、万寿山昆明湖石碑以南。《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图5)是描绘崇庆皇太后庆寿活动的写实画卷,图中描绘的慈福楼为五开间二层建筑,灰瓦硬山顶;后罩殿为单层硬山顶建筑,面宽大于慈福楼;山门面阔三间,灰瓦歇山顶。《嘉庆十二年分大报恩延寿寺佛香阁等处佛像供器清册》记载:“慈福楼下面南安……铜胎三大士菩萨三尊……前面挂……明间两柁上挂……北面两边墙上挂……楼上面南安,镌胎毗盧佛一尊……前面挂……楼上下门上挂……慈福楼后罩殿明间面南安……两次间门上挂……”由此可推断,慈福楼为两层;后罩殿次间有门,至少面阔五间。道光朝清漪园总图国343-0666在慈福楼位置绘有前后两组建筑,南一座面阔五间,北一座面阔六间。1870年代托马斯·查尔德拍摄的自东向西远望大报恩延寿寺遗址的历史照片(图6),可见慈福楼山门和东、南两侧院墙幸存,山门面阔三间,辟有欢门、欢窗,与万寿庆典图所绘形象相似。重修设计初期的样式雷图国355-1827则绘制了山门、古树和面阔七间建筑一座。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群基址现状,并参考同时期同类型建筑,对慈福楼组群进行复原(图7):山门面阔三间,歇山顶;慈福楼为二层楼阁面阔五间,硬山顶;后罩殿面阔七间,硬山顶。

图片图6 慈福楼遗址历史照片

图片

图片图7 慈福楼复原效果图

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焚毁清漪园,慈福楼组群仅有山门和部分院墙确定幸存(慈福楼和后罩殿在各角度的历史照片中均未见踪迹,相关档案也未见记载)。光绪十二年(1886)重修,大报恩延寿寺遗址被改建为适合庆典活动的排云殿、清华轩、介寿堂组群。据《工程清单》记载,介寿堂工程自光绪十七年(1891)开始,光绪十九年定名(注2),光绪二十年主体建筑竣工,并在后院添建净房、院外东侧添修值房。

图片1900年八国联军拍摄的照片

介寿堂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行过大修,1931年补修后,1932年整组建筑作为甲等房出租,1 951年至1966年,由租户负责承担介寿堂的油饰整修,增建锅炉房租厕所,拆改室内装修,增卫生暖气设备。1959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租用东13间,将院落与介寿堂打通,改变了内部结构。1971年,全院油饰整修,部分房屋加双层玻璃。1993年全部建筑整修(注3)。目前介寿堂院落为办公用房,东九间为服务用房。

3样式雷图档研究
3.1图档概况
目前已知国家图书馆有关介寿堂重修设计的样式雷图档共16件,其中排云殿整体地盘样12件,介寿堂东值房地盘样3件,介寿堂内檐装修及陈设图样1件,绘制于光绪十三年至二十年。另有道光朝清漪园地盘全图1件涉及介寿堂前身慈福楼。

图号

核准题名

绘制时间

色彩

尺寸(厘米)

类型

性质

所绘组群

341-0419

颐和园万寿山前山中路地盘样

光绪十三至十七年(1887-1891)

墨线、红线

68.9*56.6

地盘样

准底

排云殿、佛香阁、转轮藏、宝云阁、清华轩、介寿堂

343-0666

清漪园地盘全图

道光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840-1844)

墨线+褐色淡彩+黄签

114.2*70.0

地盘样

呈样

排云殿、佛香阁、转轮藏、宝云阁、清华轩、介寿堂

343-0693

颐和园万寿山前山中路添修宫门、配殿等殿座地盘样

光绪十三年(1887)

墨线、红线、青绿色+红、黄色签

134.0*95.4

地盘样

呈样

排云殿、佛香阁、转轮藏、宝云阁、清华轩、介寿堂

343-0694

颐和园万寿山前山中路添修宫门、配殿等殿座大墙地盘样

光绪十三年(1887)

红线、褐线、青绿色+红、黄色签

132.7*97.7

地盘样

呈样

排云殿、佛香阁、转轮藏、宝云阁、清华轩、介寿堂

354-1783

颐和园万寿山前山中路地盘样

光绪十三至十七年(1887-1891)

墨线、红线+红、黄色签

87.0*80.0

地盘样

呈样改糙底

排云殿、清华轩、介寿堂、佛香阁

354-1784

颐和园万寿山前山中路地盘样

光绪十三至十七年(1887-1891)

墨线

130.0*68.0

地盘样

准底

排云殿、清华轩、介寿堂、佛香阁

354-1785

颐和园万寿山前山中路地盘样

光绪十三至十七年(1887-1891)

墨线

130.0*68.0

地盘样

准底

排云殿、清华轩、介寿堂、佛香阁

354-1794

颐和园介寿堂迤东添修值房地盘图

光绪十九年至二十年(1893-1894)

墨线、红线、青绿色、褐色+红、黄色签

90.0*70.5

地盘样

呈样

介寿堂

355-1813

颐和园介寿堂迤东添修值房地盘图

光绪十九年至二十年(1893-1894)

墨线、红线、青绿色、褐色+红、黄色签

92.0*74.0

地盘样

呈样

介寿堂

355-1827

颐和园万寿山前山中路地盘样

光绪十三年(1887)

墨线、红线、青绿色

128.0*96.0

地盘样

准底

排云殿、佛香阁、转轮藏、宝云阁、清华轩、介寿堂

356-1953

颐和园介寿堂迤东添修值房地盘样

光绪十九年至二十年(1893-1894)

墨线、红线、青绿色、褐色

96.0*79.0

地盘样

准底

介寿堂

392-0108

万寿山颐和园山上添修围墙并前面两边改修值房图样

光绪十三至十七年(1887-1891)

墨线、红线

66.0*53.0

地盘样

准底

排云殿、佛香阁、转轮藏、宝云阁、清华轩、介寿堂

392-0217

万寿山颐和园中御路两边添修房间游廊角门墙垣等图样

光绪十三至十七年(1887-1891)

墨线、红线、青绿色+红、黄色签

65.1*51.8

地盘样

呈样

排云殿、佛香阁、转轮藏、宝云阁、清华轩、介寿堂

392-0222

介寿堂内安围屏准立样

光绪二十年四月初四(1894)

墨线

43.0*51.5

陈设图样

准底

介寿堂

392-0383

万寿山颐和园中御路添盖房间准底样

光绪十三至十七年(1887-1891)

墨线、红线+红色签

69.3*53.7

地盘样

糙底

排云殿、佛香阁、转轮藏、宝云阁、清华轩、介寿堂

392-0453

万寿山前山中路地盘样

光绪十三年(1887)

红线、褐线、青绿色+红、黄色签

132.0*115.0

地盘样

呈样

排云殿、佛香阁、转轮藏、宝云阁、清华轩、介寿堂

392-0454

万寿山前山中路地盘样

光绪十三年(1887)

墨线、红线、褐色+红、黄色签

132.0*115.0

地盘样

呈样

排云殿、佛香阁、转轮藏、宝云阁、清华轩、介寿堂

3.2基于样式雷图档的介寿堂设计过程解读
介寿堂是庆寿活动的辅助空间,其重修设计是包含在排云殿组群中统一规划。排云殿组群的重修前后共四版设计方案,除第二版方案仅针对排云殿主体建筑外,其余三版方案均包含对介寿堂组群的规划设计。

图片图8 第一版方案示意图

图片图9 第一版方案之国355-1827

第一版设计方案包含五张画样,均绘于光绪十三年。最早的一张画样为国355-1827万寿山前山中路地盘样(图8-左、图9),该图带有遗址勘察测绘性质,墨线所绘较为接近大报恩延寿寺的格局,红线描绘有所改动或新增的规划设计内容(集中在中路前两进院落)。
图中介寿堂所在位置的描绘应接近慈福楼组群旧有格局,但未画出慈福楼,院落入口为山门三间,院中以墙分隔为前后院,院墙中部设小门一座,前院有古树一棵,后院正房面阔七间。
该画样描绘的慈福楼组群格局与道光朝清漪园地盘全图国343-0666所绘有差异:道光朝画样未画宫门,慈福楼五开间,后罩殿位置偏西六开间;国355-1827则只有三开间宫门和七开间后罩殿,慈福楼因何略去暂不可知,存在遗址破坏严重、已确定不再重建等可能性,其中山门、后罩殿的形制与《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的描绘一致。第一版方案中的另四张画样两两相近,国343-0694与国392-0453近似,两图均以墨线描绘基本延续原有格局的佛香阁、宝云阁、转轮藏组群,以红线描绘改动较大的排云殿及两侧院落,其中东西跨院(即后来的介寿堂、清华轩)仅绘围墙(图8-中),墙内建筑被省略;国343-0693与国392-0454近似,东西跨院除围墙外还绘有三开间宫门(图8-右)。推测此阶段已放弃罗汉堂、慈福楼的重修。
第二版设计方案包含两张画样,同样绘制于光绪十三年,仅画出中轴线上排云殿组群的院落布局,明确了核心建筑排云殿的形制,主体建筑正式命名。
第三版设计方案包含五张地盘样和一张彩绘立样,绘制于光绪十三年至十七年,该方案首先对中路排云殿组群进行调整与完善,随后将东西两侧院落纳入设计范围。其中有三张地盘样涉及介寿堂,一张为草图,另两张准底几乎完全一样。国354-1783是一张设计草图,底图是带有图签的呈样,另加修改方案的贴页,重点推敲东西跨院、东西夹院及山门前牌楼的布局。图中东西夹院中的值房为东西向,各三座,面阔五间;东跨院放弃旧有格局,拟改为前后两排房屋的形式(图10-左、11),均为面阔五间带耳房;夹院与跨院之间以围墙隔绝,并不连通,中路和东西路建筑群尚未形成整体。图中还标注了院当尺寸及两座正房的尺寸:“添修值房二座,每座各五间,内明间面宽一丈一尺,四次间各面宽一丈,进深一丈六尺,前后廊各深四尺,檐柱高一丈,台明高一尺六寸。随耳房四座各一间,各面宽一丈,进深一丈四尺,柱高八尺五寸,台明高一尺二寸”。此外,东跨院拟将南侧院墙向北移,将人字松置于院外,还标示了井的位置。国354-1784和国345-1785内容基本相同(图10-右),均为墨线绘制,无图签及文字标注,这两张画样确认了草图中东西跨院的设计构思,东跨院为前后两排房屋的形式。

图片图10 第三版方案示意图

图片图11 第三版方案之国354-1783

第四版设计方案(图12)完成于光绪十七年前,包含两版糙底与两版正式画样。

图片图12 第四版方案示意图

图片图13 第四版方案之国392-0108、国341-0419、国392-0383、国392-0217

第一版设计对应画样国392-0108和国341-0419(图13)。糙底国392-0108以墨线绘制,有多处涂改痕迹,标注有东西跨院建筑平面尺寸及院当尺寸。图中东西跨院格局改为合院式,但仅绘制了后一进院落的建筑。东西跨院后一进院落完全对称,后院厢房突破了夹院的分隔,与排云殿配殿紧邻,便于庆典活动的使用。东跨院两座正房均为五间,东西各带耳房两间;仍将古树圈在院内,并标注了古树到建筑的距离;前院仅有垂花门及古树、井,并未画出其他建筑。此外,东西夹院中的值房调整为东西向十三间值房各一座、南北向三间值房各一座。准底341-0419中,基本确认了草图对东跨院后院的设计,但游廊间数有所调整,介寿堂正殿未画耳房,后院正房的耳房则改为西一东二的不对称形式。此图中东西跨院均未绘制院墙。
第二版设计对应画样国392-0383、国392-0217(图13)。糙底国392-0383底图为墨线,以红线绘制东西跨院前院增添的建筑,东西跨院、夹院均标有各建筑面阔进深尺寸、院当尺寸。东跨院两座正殿分别标注了面宽进深,应为共用一套尺寸,明间宽一丈一尺,次梢间宽一丈,进深一丈四尺,前后廊深四尺;耳房面宽一丈,进深一丈二尺;后院东西厢房明间宽一丈一尺,次间宽一丈,进深一丈二尺,前后廊深三尺五寸。该图是已知最晚近的一张标注两座正殿及后院东西厢房尺寸的画样,经核对与现存实物尺寸基本一致,且与一份无朝年做法册《修理介寿堂各座房间游廊墙垣甬路并库房等工做法》数据一致,应为实施方案。前院增添东西厢房各五间,以转角游廊连接垂花门和后院游廊;前院正殿耳房也为西一东二的形式;院落东侧围墙不再与建筑保持距离,而是向内移,紧贴后院东厢房(基本与转轮藏东侧院墙取齐);南侧院墙移动到井的北面,将井置于院外。呈样国392-0217以墨线绘制原定格局,红线绘制新改定的东西跨院前院建筑、院后值房、围墙等,图中主要建筑均以图签标注名称,新改定的部分为红签,其余为黄签。东跨院红色图签上标注“添修东厢房”“添修西厢房”“谨拟东西厢房二座各五间,内明间面宽一丈,四次间各面宽九尺,进深一丈二尺,外前后廊深三尺五”“添修游廊”“添修值房”“添修琉璃院墙”“添修隔断墙”“添开屏门”“添开角门”“谨拟值房二座七间,内明间面宽一丈一尺,六次稍间各面宽一丈,进深一丈四尺,外前后廊各深四尺”。图签标示的厢房尺寸以及厢房和正房的位置关系与现状基本一致,更可说明西跨院清华轩前院厢房位置的改动与水池相关;同糙底一样将井置于院外,前院比较局促,垂花门几乎与玉华殿处于同一轴线,与现状不符,推测该处设计因空间效果不好而有所改动;图中东侧院墙紧贴后院东厢房,似有与转轮藏院墙取齐之意,但现状介寿堂东侧院墙与建筑有1.5米左右的距离,从整体上看,在保证正殿体量的情况下,东侧耳房的山墙尚在转轮藏围墙以东,很难做到院墙与转轮藏院墙取齐,确实不必强求;图中院后山坡上的值房最终并未修建,推测是因其位置较远且地形复杂,建设和使用不够便利,因而在院东修建值房代替。
根据《工程清单》记载,光绪十七年二月慈福楼“院内拆卸砖块石料”,即介寿堂工程正式启动,因此上述四版方案的画样均应完成于这一时间点之前;光绪十七年七月,后院正房、耳房及东西厢房“成砌地炕炉坑”,与画样国392-0383上的地炕标识(红色矩形)相呼应;光绪十九年九月开始出现“介寿堂”之名,至此东跨院被正式命名,十月底开始陆续“糊饰顶隔”“安内檐装修”;光绪二十年二月主体建筑基本竣工。画样国392-0222“介寿堂内安围屏准立样”描绘了介寿堂正殿室内陈设的形象,图背面标注光绪二十年四月初四日,正面标注有围屏尺寸(图14)。

图片图14 介寿堂陈设图样国392-0222

庆典活动中动用大量仪仗及各类器具,需要一定的储藏空间,为满足庆典活动的需求,光绪二十年在清华轩迆西、介寿堂迆东分别添修库房、值房(东西九间房)。样式房就这两处房屋的布局绘制了多个方案,国354-1794、国355-1813、国356-1953即是介寿堂迆东值房的3张画样(图15、16)。图中使用“介寿堂”一名,说明绘制于光绪十九年命名后至光绪二十年施工前的时间段。图中重点标注场地内“松树”“榆树”的位置。方案一需砍伐两棵树,且位置靠南对景观有一定影响;方案二位置靠北景观影响较小,但需砍伐三棵树;方案三紧贴围墙,无需砍伐树木。在权衡各种利益关系后,选择了对中路主体建筑群景观影响最小、尽量多地保留原有树木、东西房屋对称的方案国356-1953,其形制与尺寸和东九间现状基本吻合,是最终实施方案。考虑到清华轩西库房的4张画样是进呈样三选一、再绘草图修改的逻辑关系,东值房也不排除还有一张描绘东西向房屋十一间的呈样,与西库房的这一方案对称,为原版方案三,已不存或混于其他图档中,而国356-1953则是选择方案三后绘制的修改草图。

图片图15 东值房设计方案

图片图16 东值房画样国354-1794、国355-1813、国356-1953

4总结

样式雷图档较为完整地呈现了介寿堂的设计过程,从最初前后两排房屋的设想到后来的合院式建筑,始终重视院中古树,体现了对环境的尊重。设计过程注重建筑、院墙、植物等要素间距的控制,施工中随实际情况有所调整,是从使用功能出发营造适宜空间效果的实践。
样式雷图档在介寿堂历史变迁的研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无论是道光朝总图对清漪园时期慈福楼格局的记录,还是光绪朝重修图档对介寿堂重修过程的立体展示,都体现了样式雷图档在把握颐和园重修设计理念与方法方面的重要价值。

注释:

1 依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文物古建基本情况统计表
2 光绪十九年九月十一到十五《工程清单》中载:“介寿堂院内南北房、东西厢房及垂花门枋梁柱木均油饰彩画……”首次出现介寿堂的题名。
3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颐和园志》第167页,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图文提供:刘婉琳、赵晓燕、张龙
图文编辑:颐和园研究室 贾艳月
图文审核:颐和园研究室 赵晓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