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句玩笑被投诉,老师,只能说明你玩笑不当

 奉啸敏 2022-11-06 发布于湖南

这是近期发生在广东某学校的一件事。

一位学生最基础性的知识都可以连错三次,老师开玩笑说如果再错第四次,罚学生抄中学生守则100遍。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全班同学都知道老师是在开玩笑,包括那位连错三次的学生。

大家都笑了,也包括那位连错三次的学生。

然而,学生回到家里就不对劲了。据家长说,那位学生回家后,哭了一整个晚上。

于是,家长在群里怒斥老师,为什么要罚自己的孩子抄中学生守则100遍?

老师解释那只是一个玩笑,当时那位学生也知道是玩笑,也笑得比较开心,怎么回去就哭了,还哭了一整个晚上?

家长不满老师的解释,把老师的玩笑定性为恐吓。把老师的这一行为投诉于学校。

虽然这位老师在班级群里向这位家长公开道了歉,说自己确实考虑不周,语言有失误,可依然被全校通报批评。

而且学校要求全校老师对照检查对学生有无体罚、恐吓

你是否觉得这位老师被投诉得有点冤?

而且,这位老师回到家里后,还被自己的老婆数落了一番:“他不懂就不懂,你那么较真干嘛?不会菱形性质的学生一大堆,你能全部教会吗?”

看来,这位老师的教运确实有点背。

被家长投诉放一边,连自己最亲密的人都来数落一番,这句玩笑似乎不应该。

不知道这位老师的年纪有多大,抗挫能力怎么样,老奉真诚地希望这个玩笑被投诉事件不会改变这位老师的教学初心。更不会使得这位老师自此之后,眼神暗淡,选择佛系与躺平。

教学这件事,有时也需要雄心和斗志的。

真的不希望一句玩笑被投诉的事,不会泯灭这位老师的教学斗志。

在此事件背后,有人谴责那位家长。谴责家长的野蛮和不讲道理。

不是没有真的罚你的孩子抄写100遍么?哪怕就是真的有罚抄行为不也是为了你的孩子好么?

这样动不动就投诉,以后要老师怎么作为?如果老师对你的孩子不管不问了,难道是一件好事?

这样的质疑看起来似乎也相当地有道理,家长动不动就投诉的行为似乎也可以被质疑。

但,问题的实质还是没有找对。

实质在哪里?实质就是,一句玩笑被投诉,只能说明这位老师的玩笑不当。

也就是说,无论家长的投诉行为是不是有点草率和野蛮,其投诉行为是因老师而起这一实质不能改变。

几千年以来,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方法一直是教师的必修技巧,且要贯穿整个教学生涯。

对于基础性的知识,如果学生三遍不会,那就教第四遍。四遍不会,那就教第五遍。

如果始终不会,也不能放弃,还得努力地教下去。

怎么能罚抄中学生守则呢?

何况,这位老师妻子的话也不无道理,他不懂就不懂,你那么较真干嘛?为什么非得要他懂?

让每一个学生,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掌握,那不就是相当所有的学生在所有的考卷上都得100分吗?现实么?

而且,就算承认这位老师的认真和负责,也赞同他为学生出发考虑问题的视角,那句玩笑是不是又适当呢?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句玩笑——罚抄中学生守则100遍,有两个关键词,罚抄和100遍。

凭什么是罚抄,学生犯了什么错误就被罚?他只是基础性知识不会,又不是犯了不该犯的错,更谈不上什么原则性的错。

为什么是100遍?即使就是要罚,100遍是什么概念?可不可以是10遍,3遍或者是1遍?

其实哪怕就是1遍也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家长看来,孩子没有错,不应该被罚。

这起事件的背后其实还暗藏着一个教学技巧问题,那就是跟学生能不能开玩笑?

这个问题当然也是因人而异。

不管玩笑是否善意,开玩笑时不仅要看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更要看学生背后的家长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否则,就是好心办坏事。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经常看到这样的两异现象,同样一个学生,有的老师批评他就没事,有的老师批评他他就寻死觅活。有的老师训斥所有的学生都不会被投诉,有的老师随便招惹哪位学生之后都会被家长找麻烦。

这就是个人教学能力的差异。

至少,在这起事件当中,这位老师的玩笑是不当的。

老奉的意见是,尽量不要跟学生开玩笑,哪怕是善意的。因为这个善意只是你自认为,在别人眼中可能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022-11-6  10:05:5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