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佩妮用歌声唱出西湖山水的诗意,还原《四景山水图》卷魅力

 天空勇者 2022-11-07 发布于江苏

《四景山水图》卷

南宋画家刘松年所作的

一组绢本设色画

共4段

分别描绘了

春、夏、秋、冬四时景象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钱塘湖春行》(节选)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山秋雨蚤作有叹》

宋·杨万里

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

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节选)

宋·苏轼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

情何限、处处消魂。

故人不见,旧曲重闻。

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其中杭州西湖之景更是闻名天下

古往今来

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泼墨

多少游人旅者为之陶醉神往

白居易写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移步易景之间

充满对西湖春色的喜爱

杨万里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摹出夏日西湖

荷花与荷叶相称的艳丽

他还道

“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深觉秋色之中,

西湖像是一匹美丽的锦绣

苏东坡忆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

情何限、处处消魂。”

感叹梅开时节在杭与友人同行的过往

春夏秋冬、日暮昏晨

晴雾风雪、花鸟鱼虫

西湖十景早已幻化成

中国文人的精神寄托之物

此间的山水与情怀

也已融入人们的寻常生活

四季山水

是中国古代诗画中永恒的题材

在文人的眼中

西湖山水的四季轮转美不胜收

南宋画家刘松年所绘的

《四景山水图》卷

就分别描绘出杭州四个季节的景观

第一幅《踏青》,

春花烂漫,杨柳葱翠

 堤边牵马的人们出游归来

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第二幅《纳凉》,

夏木浓荫,碧荷点点

有人端坐在水阁中纳凉观景

自是有无边惬意 

第三幅《观山》,

秋高气爽,霜叶尽染

一老者独坐庭中静息远眺

闲情逸趣的氛围油然而生

第四幅《赏雪》,

山裹银装,万籁俱寂

桥头有一老翁骑驴张伞

踏雪寻梅,颇多闲适之趣

画家幽居于山湖的闲逸生活

在这卷四时之景中得以尽数展现

如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所言

刘松年画的既是风景

也是当年文人与普通人的生活

他用四季的主题

独特地展现出当时的生活景象

这卷可一窥古时杭州

四季“日常”的佳作

在中国绘画史上

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馆员

周耀卿介绍

刘松年继承了李唐的画风

但将其雄健特色转化得更为典雅

且画风更为严谨

他将青绿和水墨兼容

并融入界画技法

成就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典范之作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范存刚还表示

刘松年采用边角式的构图方式

与写实的笔调

使得画面充满生活气息

“有我之境”融入“无我之境”

让我们从中不仅观赏到四季美景

也领略到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

体会到人与自然的

和谐、融合之美

西湖催生出的众多文化经典

镌刻在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中

人们对于西湖的陶醉与歌颂

到今天也未曾停止

在《诗画中国》的舞台上

网友“唐草不是草”

用自己扎实的古建筑知识积淀

结合当下最新的三维场景制作技术

完美复刻出《四景山水图》卷

还原引人入胜的西湖四时之景

让文化底蕴与科技创新

碰撞出新的火花

歌手戴佩妮徜徉其间

吟唱四首描写西湖的诗篇

季节更替融汇于她

娓娓动听的歌声中

观者仿佛身临其境

沉醉于西湖的四季美景

时至今日

西湖已然成为

中国传统山水美学

极为经典的景观体现

也是中华文化的标志和象征之一

西湖美学

深入我们的精神世界

激励着我们

不断用科技的创新

诗意化还原古代西湖的魅力

为西湖浇灌来自

二十一世纪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刘杪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