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约30年,看中国湿地保护成绩单

 蓝林观海 2022-11-07 发布于山东
11月6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系列活动——“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在湖北武汉东湖落雁景区正式揭幕。据悉,湿地大会闭幕后,展览将作为大会成果之一,免费向公众开放。

图片

武汉东湖风景区一瞥
秋水长天,飞鸟翔集。在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一幅幅讲述中国湿地保护的历史画卷,在湖光山色与虫鸣鸟叫中徐徐展开。

图片

展览中的裸眼4D动物栩栩如生
展馆总面积860平方米,是由废旧水厂改造而成。展览通过图片、视频、互动体验等形式,对中国履约30周年历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展现中国湿地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彰显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图片

展览中的翠鸟捕食瞬间。
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湿地公约》。30年来,中国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的多种需求,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湿地保护道路。5635万公顷湿地,是美丽中国的一张名片。中国现有64处国际重要湿地、29处国家重要湿地、1021处省级重要湿地。目前,全球共有国际湿地城市43个。其中,中国拥有13个,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图片

湿地部分昆虫标本
武汉市湿地保护中心高级工程师李鹏说,展览的一大亮点就是,通过“色、声、香、味、触、法”六感,来引领人们认识湿地,了解湿地如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参观者感受湿地的绚彩、悦耳、芬芳、鲜美、触感,体悟湿地的自然哲学,思考湿地与人类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图片

展览中的沙画作品
湿地的未来,与每个个体息息相关。在湿地大会期间,大会执委办发起“取水汇水”活动,从全国64个国际重要湿地中选择12处国际重要湿地取水,在成就展揭幕仪式上,由中外嘉宾共同汇入武汉东湖湿地,寓意汇聚全球湿地保护力量、凝聚生态保护共识。

图片

来自于我国12处国际重要湿地的水样
今年10岁的钢花小学五年级李沁仪同学,手捧的是盛满上海长江口中华鲟国际重要湿地的水的竹筒。“作为'湿地小卫士’代表之一,能够参与到湿地大会取水汇水中来,特别自豪。来自祖国天南海北的水汇聚到一起,也激励我们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同心协力保护好我们的湿地。”她说。

图片

湿地小卫士合影
“成就展是一个系统的梳理、全面的总结,不仅让与会者知道,也让全国人民知道,更让全世界人民知道,我们曾经面临着什么,做了些什么,下一步应该去做什么。”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城乡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王香春说。
不少专家学者观展后纷纷表示,30年来,中国的湿地保护经历了摸清家底夯实基础、抢救性保护、全面保护三个阶段,并随着今年6月湿地保护法的施行,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夏静)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夏静
责编:王远方
编辑:邢妍妍 孙小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