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早餐第一城之一04

 ldtsg1957 2022-11-07 发布于四川
晒干的豆丝用水泡发之后,就是一顿美味早饭的绝佳食材。和米粉面条的口感不同,由绿豆黄豆做成的豆丝软而不烂,可放些鸡蛋、腊肉之类的食材与之同炒,非常油润可口。而本地的老饕们则最爱用前一晚留下来的菜汤来煮豆丝,汤中的鲜味全被豆丝吸收,热乎乎的吃上那么一碗,别提多带劲了!

图片
重油烧梅
中国大多数地方这东西叫“烧麦”“烧卖”,在广东叫“干蒸”,而到了武汉它就有了一个独特的名字——“烧梅”。因为武汉的烧梅是用擀面杖擀出“底部厚,两边薄”的皮,拖住整个烧梅馅,再将皮捏成“梅花”形,每个烧梅隔一个拇指宽的距离放进蒸笼蒸制,蒸出来如同一朵朵梅花,因而得名。

武汉的早点师傅,似乎都练就了无影手,一旦有人下单,便徒手抓起烫手烧梅放入盘中。烧梅是糯米肉馅的,拌以皮冻、虾、蛋、葱花、味精、胡椒等配料,皮薄馅鲜,绵软融润。一口下去热烈浓郁的黑胡椒味儿,正好缓解烧麦的油厚,口味重但非常过瘾,正如同武汉人的火爆性格,第一口呛人,之后却回味无穷。

图片
油饼包烧梅
武汉某家“网红”老店的发明,但是却意外的受欢迎,两个重油的食物混在一块,反而成了最完美的组合。蒸烧梅的蒸笼和炸油饼的锅,就直接放在店门口,揉面、和面、包馅全过程都是明档。左边的师傅熟练的抄起已经揉好的面团,轻轻地放入油锅,呲的一声,油面上便泛起油花来,用铁夹子来回翻了几次,等外面看起来呈金黄色后,便夹给另一个包烧梅的师傅。油饼包烧梅,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字,用小铁铲轻轻地将油饼划破个口子,趁烧麦还冒着热气,快速的夹几个放到油饼里,再用专门的包装包好,全程下来不用10秒钟。

油饼,用老面发酵味道才好,炸出来油饼皮薄金黄,吃起来香脆有口感,外形胀鼓鼓的也能包更多的烧梅。烧梅,必须包含着上好的糯米、肥瘦4、6开的猪肉、香菇和高汤。薄且脆的油饼,香而不腻,搭配着烧梅的软、糯、香,两者互相中和,那种饱足感只想让人揉着肚子感叹,这样的组合只有天才才能想出了吧!

图片

欢喜坨
欢喜坨,在武汉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是糯米粉滚成圆团,再裹上一层芝麻,炸熟后外脆内软,外焦里嫩,色泽鲜艳,咬一口,一声脆响后糖汁四溢,满嘴芝麻香。

图片
图片

面窝
不要被面窝的名字给骗了,它实则是用米浆制成的。将米磨成米浆,勾兑约十分之一的黄豆浆,加上盐、胡椒、味精、葱姜末后,盛在一个中间突出来的圆勺中,放在热油中炸熟沥干油即可。因四周厚而中间薄得干脆成了一个小洞,呈凹状,武汉人不习惯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窝”。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