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的厚葬之风,始于何时,哪个朝代最严重?

 明铭易学 2022-11-09 发布于江苏

        厚葬之风,兴于先秦,盛于西汉,是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一种传统思想,作用甚微,却贻害无穷。

图片
        孔子虽提倡三年守孝,但并不提倡厚葬,孔子认为治丧以哀为主,父母去世,子女们只要做到悲哀即可,认为哀比礼更重要,“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如礼不足而哀有余。”孔子反对厚葬,主张节俭治丧,如果经济条件不够,可权宜行事,这不算非礼。孔子反对以金银珠宝陪葬,更反对用人殉葬,痛恨用木头、泥人制成的俑殉葬,甚至开口咒骂用俑殉葬的人会断子绝孙。
        在思想上提倡和支持厚葬的,以孟子最著。我们知道,孟子是孔子的继承者和儒家思想的发扬者,但他虽继承了孔子的孝道与仁爱思想,却把孝道更加物化,把礼视同厚葬,他认为不厚葬父母,就是不孝。他母亲去世,孟子特派弟子充虞选购珍贵木材做棺椁,充虞认为太奢侈,还被孟子说教了一通。孟子的厚葬思想,对后来的厚葬之风的兴起影响很大。
图片
        当然,真正的丧礼制度都是孔子、孟子等一大帮儒家学者建立起来的。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对丧礼也是如此。在儒生们的努力下,后来建立了以五服为范围的尽孝血统,人死之后,其上下左右五代为居丧服孝的血缘对象。有了制度规定,接踵而来的就是奢华的丧礼,包括珍贵的陪葬品,可以说,是丧礼制度的一再拔高,助长了治丧的奢华。
        应该说,就厚葬的单个对象而言,没人能超过秦始皇。关中本有重死之风,生前经营死穴的事,在秦国相当普遍,秦始皇13岁继承王位,就在这个孩提时代起,秦始皇就开始修建自己死后的陵墓,一直修了30多年,到了死,工程还没有彻底完工,其中所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真是无法计算。看看如今出土的兵马俑,那人工特制的成千上万的人俑,就已经超乎人的想象了,何况他陵墓中还有多得不能计数、贵得不能计价的奇珍异宝。
图片

        厚葬之风,西汉最盛。特别是到了汉武帝期间,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国力迅速强大,厚葬之风陡然兴起,什么金缕玉衣,什么黄肠题凑(西汉帝王陵寝特制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再有,在墓葬的洞中画壁画,在石材上雕塑画像,奢侈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像金缕玉衣,用金丝缝结千百块玉,制成玉衣玉裤,一件金缕玉衣,一个熟练的玉匠,要花10年时间,才能完成,其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秦汉兴盛的厚葬之风:厚葬之风的具体危害都有哪些?

        丧葬处理的对象虽然是死人,但都是由活着的人操作的。厚葬之风的盛行,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危害都很大。
        1.浪费了大量钱财。汉代皇帝即位后的第二年,便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通常到死的时候才能完工。史书记载说,“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充山陵”就是用来建造陵墓。这就是说,为皇帝建造陵墓,费用要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t01fe3a9c67043ada1c.jpg?size=640x432

        这种惊人的浪费,后果自然极为严重。如西汉成帝刘骜(音ao),先建延陵,已费10年之功,后听别人谗言,放弃延陵,重建昌陵。昌陵地势低洼,要从东山运土填垫,土方成本“与谷同价”。
        施工5年后又停止,再建延陵。如此折腾,以致造成“公家无一年之蓄,百姓无旬日之储,上下俱溃,无以相救”的局面。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饿死于道者以百万计”。至于民间,厚葬风气也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为厚葬父母而债台高筑,甚至倾家荡产者不乏其人。

t01034a781dba296242.jpg?size=500x311

        2.有害于道德风尚。最常见的是“约生待终”,也就是父母在时,尽量使他们节衣缩食,以积攒钱财,准备死后铺张,用父母之饥寒来换取虚荣。而且,这种不道德的做法,并不完全是因为经济不宽裕、不得已而为之,而是受“厚葬为孝、薄葬为鄙”观念的毒害。许多富有人家,包括京师贵戚、郡县豪吏,生不厚养、死后崇丧的现象也很严重。
        3.赙赠成为变相敛财的手段。膊赠,是人死以后,亲朋好友给丧家送礼。这本来是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帮助料理丧事,但由于厚葬之风盛行,治丧费用越来越大,因此,赙赠也就变成敛财的手段。

t01f3e1c30610f32c1f.jpg?size=490x273

        有的人在亲属死后,为多收礼,到处报丧,大宴宾客,全无哀痛之情;有的甚至以送礼多少来划分亲疏远近;有的凭借权势和地位,暗示或勒令别人送礼,把赙赠变成摊派;更有不少官吏,为收礼而枉法。他们把收来的钱财,在治丧时大肆铺张浪费,或者用来购置田产,通过给父母办理丧事来发财致富。
        就送礼的人来说,虽然有的是出于对死者的哀悼,对丧家的同情;有的是畏惧丧家的权势地位,不得已而为之;但也有人动机不良,以送礼而谋私;更有人把送礼当作诱饵,进行拉帮结派活动。

t01189eb905e4a24f44.jpg?size=550x340

        西汉时,有个叫朱建的人,本来刚直廉洁,曾因劝阻淮南王布谋反,而受到皇帝的褒扬,名声很大。心怀不轨的辟阳侯审食其想拉拢他,被他拒绝。朱建为母亲办丧事时,有人便劝辟阳侯趁机送重礼,以图与朱建交好,辟阳侯便送去了百金。
朱建收礼后,果然同以前判若两人,变成了辟阳侯的死党。后来,辟阳侯两次遇杀身之罪,都因朱建为他在皇帝面前说情而得到宽免。但最后,因辟阳侯罪大恶极被淮南厉王所杀,朱建也畏罪自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