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慢性萎缩性胃炎,单从脾胃治,是治不好的,应从心肾出发

 lxr1843 2022-11-10 发布于吉林

之前治疗的一个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来就诊,本来他想先做个胃镜,但是我把他拦下了,因为这个东西对一个中医来说,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他的症状是:胃中嘈杂不适,隐隐作痛,时如针刺,嗳气,消化不好,胃胀打嗝难受,每次吃东西就干呕,反胃干呕更为明显。

辩证后开方:白术、半夏、制附子、桂枝、肉桂、蛇床子。

结果,患者服用之后,上面的症状很快好转,到后来他不放心,做过一次胃镜显示正常,再后来随访也没有反复。

这是什么道理呢?

说起胃病,不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还是胃溃疡、肠炎等等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从脾胃论治。

但是临床多年的经验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从脾胃治,是治不好的,要治心肾!

火生土,意思是,胃火动力在心,脾阳动力在肾,脾胃乃升降中枢,心肾方为升降动力。

中焦脾胃阳气,一个来自太阳的照射,能够让胃土温暖生长万物,另外一个要靠大地核心中的热量,向上散发,温暖脾土,才可以种上庄稼。

所以说脾胃虽然是升降的中枢,但是升降的真正主导却是心肾,心火就是太阳之热,肾阳就是地核之火。

再回到这个病人,除了种种胃病之外,还有冠心病,时不时有胸闷的感觉,手上青筋暴露,呈现紫暗,常常小肚子发凉,冬天手脚冰凉。

有冠心病,说明心脏本身的阳气都不够,那么,它怎么有多余的能量往胃上传呢?

小腹凉,冬天手脚不暖和,是下焦阳气不够,肾阳不足,怎么有热力往脾土上面传呢,帮助腐熟水谷呢?

所以,这个方子,分这么几部分:

白术、半夏健脾益气,降逆和胃理气;

制附子、肉桂、桂枝温补心阳;

附子、蛇床子温补肾阳。

桂枝能把阳气带到心上去。心火下降于胃的过程,中医叫做火生土,所以桂枝用在这里,它是点火的一味药,心火一暖,脾胃就有劲了。

注意:需在医师辩证下对症使用,切勿盲目用药,以免不良后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