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鲁斯的眼睛

 张戈1963 2022-11-10 发布于四川

哈索尔的眼睛

荷鲁斯的眼睛

“何鲁斯之眼”是一个自古埃及时代便流传至今的符号,也是古埃及文化中最令外人印象深刻的符号之一。荷鲁斯之眼顾名思义,它是鹰头神荷鲁斯的眼睛,具有神圣的意涵,代表着神明的庇佑与至高无上的君权。古埃及人也相信荷鲁斯之眼能在重生复活时发生作用,例如在埃及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图坦卡门的木乃伊上也绘有“何鲁斯之眼”(有时也译作荷鲁斯之眼)。

      在古埃及语中,“何鲁斯之眼”称为“华狄特”(Wedjat,又作瓦吉特、沃婕特),这个读法和古埃及历史最悠久神祇之一眼镜蛇女神华狄特相同,所以这个符号最早是代表沃婕特的眼睛。沃婕特是代表太阳的神明,这个眼睛意谓著沃婕特无所不见,能察知世间万物的神圣之眼。由于古埃及诸神的复杂关连,因此后来在一些神明上也能见到这种眼睛符号,例如在早期的壁画上便发现这个符号代表着何鲁斯的母亲哈索尔(Hathor)的眼睛(一说是何鲁斯的妻子)。最终这颗神圣之眼成为了法老的守护神­——鹰头神何鲁斯的右眼。有时 “何鲁斯之眼”的镜像图形便代表着何鲁斯的左眼,也就是月亮,或者代表着另一古埃及神明托特的眼睛。(以上出自“百度百科”)

“荷鲁斯的眼睛”通常绘于坟墓的入口处,以使死者看到外面的世界。

“荷鲁斯的眼睛”有时描绘在棺材上:

有时出现在壁画中:

有时单独制作成銅质护身符,安放在木乃伊缠带之内:

“荷鲁斯的眼睛”下面的两条装饰物最初可能是眼泪。

在萨迈拉出土了一只雕刻有流泪的人面像的罐子。“这是公元前5000多年由萨迈拉陶工制作的一只罐子的颈部。上面一位梳着弯曲发型的女子眼里含情脉脉。她的眼睛和鼻子都是镶上去的,两颊上各有三道美人标志,脖子上系着一串三角形珠子构成的项链。”(戴尔·布朗主编《苏美尔 伊甸园的城市》第72页.图90b.)所谓“两颊上各有三道美人标志” 实为两行眼泪。流泪的人面像表明这种罐子可能是专门在葬礼等哀悼仪式中用来装圣水的(既是生命之水又可象征哀悼的眼泪)。

三星堆出土的铜眼

在三星堆2祭祀坑中出土了一些铜眼:

  

(以上出自陈德安著《三星堆 古蜀王国的圣地》)

(陈德安 魏学峰 李伟纲著《三星堆 长江上游文明中心探索》)

三星堆“哈索尔”分为两类,第一类只有头像、下面没有基座:

  

  以上2例眼角的下方带有钩状弯曲,显然不是自然生物的眼睛。

  

  以上2例带有大大的、不成比例的眼睛,也不象自然生物的眼睛。

第二类带有一对铜眼(即“荷鲁斯的眼睛”)构成的基座:

  

  构成基座的双眼和神面中的双眼是不同的眼睛:基座之眼的眼角的下方带有钩状弯曲,神面的大眼则大得不成比例。

三星堆出土的“铜右眼球”残长50cm,如果以一对铜眼构成基座,基座的长度将超过1米。

甲金文之臣、目、臤

《汉典》所收录的甲骨文之“臣”:

  

《汉典》所收录的金文之“臣”:

  

臣(禅真)gjŋ(植鄰)甲文臧象以戈刺目为奴 省戈表不刺者为臣 专指役使于家内者,中古汉语ʐin,英语ministerslaveservant,拉丁语minister(大臣)(部长:维语哈语柯语ministir、土库语塔语巴语ministr,乌孜语wäzir)。拉丁语servus'slave>*ser>中古汉语臣ʐin。凸出眼睛可能表示监视、尽收眼里、看。

        《汉典》所收录的甲骨文之“目”:

       《汉典》所收录的金文之“目”:


甲金文“目”“臣”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是横着的、后者是竪着的。

甲金文“目”“臣”并非人类的“眼睛”,而是所谓神兽“饕餮”的眼睛。如果把所谓的“饕餮”视作“哈索尔”,那么“目”“臣”皆是“哈索尔”的眼睛。下面是石峁遗址中的“哈索尔”雕像:

 石峁遗址“哈索尔”的眼睛之眼角是往上挑的,象是人类的丹凤眼,近似于所谓的“立目”。商周青铜器上有些“饕餮”的眼睛仍保留着这种造型,如:

  

  (以上照片出自马承源《中国青铜器》)。商周青铜器中“饕餮”的眼睛大多数在眼角的下方带有钩状弯曲:

  

  

  

  

  (以上照片出自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也有石峁“哈索尔”之眼与眼角钩状弯曲之间的过渡型:

  (以上照片出自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原地区尚未出土“铜眼”;但从“臤”( 又持臣)义为“堅”来看,又所持(或触)之“臣”当为“铜眼”。

  

(以上为《汉典》所收录之“臤”)

賢(匣先)giin(胡田),中古汉语hwean。《说文·貝部》:“賢,多才也。从貝臤声胡田切”臤(溪寒)khaan(苦寒)、(溪山)khriin(苦闲)、(溪真)khins(去刃)、(匣先)giin(胡田)賢古文,中古汉语khankhaenkhínhwean。《说文·臤部》:“臤,堅也。从又臣声。凡臤之属皆从臤。读若铿锵之铿。古文以为賢字苦闲切”右手持“铜目”(“铜眼”)者为“臤”由于“铜目”(“铜眼”)为“神”(像)眼,所持者为巫祝,故以巫祝*mlal称呼之,因此“眼”“目”“臣”亦出自巫祝*mlal,致使“臣”在后来表示巫祝、大臣。由于右手持“臣”(“铜目”/“铜眼”)为巫祝,而巫祝在古代享有较高地位被认为是“賢”者,故“臤”为古“賢”字。又“臤”中之“臣”为“铜目”/“铜眼”,质地坚硬,故可引申为“堅”。《说文·臤部》:“堅,剛也。从臤从土古賢切。”堅(见先)kiin(古賢),中古汉语kean

【本文于2021年5月12日17:30发表在“张老大”(本人)的博客中,同时自动分享到“杠上花6663”(本人)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