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茫茫书海中,为你寻找更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资源和那些锲入心灵的文字。与高人交心,轻松学习,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 喜欢我记得点击右上方的三个点,给我标星哦,茫茫人海,永不失散。 第一个误解——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就是那些经常怼人的经常批评社会的人。批判性思维确实是一种具有质疑反驳倾向的思维,但并不是非理性的否定、贬低、攻讦、挑错、抹黑、声讨、抬杠……我们不要被“批判”两个字迷惑了。第二个误解——高智商的人批判性思维能力一定强。批判性思维与智力肯定有关联,但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你没发现吗,生活中很多高学历的人经历诈骗误入邪教。一些行业精英,一些学界翘楚,面对公共领域的事件,认知、判断表现得很“傻”。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方式,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会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深层的分析和判断。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人,他们有共同的特征——不喜欢人云亦云,较“真”,重证据,重逻辑推理。这个时代,信息太多了,太容易获取了。你躺在那里,信息也通过各种方式主动推送给你,更要命的是,其中很多是“假冒伪劣”信息。面对假信息,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也做不到每一次判断都是正确的,也经常“自欺”和“被骗”。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了,怎么还会自欺呢?“自欺”是人类进化的结果,例如很多人会主动选择相信那些鸡汤格言,相信“努力一定会成功”“正义从来不会缺席”,这样的警句妙语,这些句子其实经不起理性的推敲,但是,因为它们具有励志作用,能让人身处乐观幻觉中,所以很多人会暂时搁置理性思辨,选择相信。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了,怎么还会被他人骗呢?徐贲老师就举过一个他上当受骗的例子,当他听到鲍勃·迪伦拒领诺奖这则消息时,他和许多人一样信以为真,大众轻信是因为懒得对信息核实、验证,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在热点信息传播链中的“不可缺位”,所以想都不想急忙点赞、发朋友圈,而徐贲老师选择相信前还是有过思辨权衡的,最终选择相信是有原因的,例如拒领诺奖这个行为符合鲍勃·迪伦反特立独行的公众形象,符合自己希望这个世界弄涌现出反抗世俗的卓越人士的心理期待……总之,现代社会,每个人都会有“被骗”的经历,如果身处信息来源单一、假劣信息横行的环境中,“被骗”的几率就更高了。既然不可能百分百避免“自欺”和“被骗”,那为什么还心心念念要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呢?吃饱了撑的吗?这是人心智成长的自然需求。人随着心智成长,都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完自己的人生,都不想被那些不负责任的广告、影视、网络、新闻等媒体洗脑,都希望自己免受某些流行观念、习俗、禁忌、团体以及别有用心者的控制,因此,“轻信、盲从”一直以来是贬义词。心智水平越低,对“批判性思维”需求也越低,就如“新裤子乐队”唱的——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没有文化的人不伤心。《新课标》在论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时有一句话——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的关系。要想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区分“事实”和“观点”很重要。“事实”和“观点”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您有兴趣,可以细想、深究,今天我们先通过例子初步感受一下。地球是圆的,这是事实;地球是宇宙中最美的星球,这是观点。这是一张纸,这是事实;纸是人类历史中最伟大的发明,这是观点。李白写了很多诗,这是事实;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是观点。“人之初,性本善”选自《三字经》,这是事实;“人之初,性本善”,这是观点。这是一幅画,这是事实;“这幅画很难看,是在丑化……”,这是观点。能分辨了吗?“观点”只是一些个人的想法和意见。只要是观点,就可以被质疑,可以商榷,可以讨论,哪怕这个观点是专家名人说的,哪怕这个观点印在了权威书本里,哪怕这个观点成千上万人认同。因此,一个意欲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环境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人发表“观点”,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就要列举证据,那些作为证据的材料要经得起推理。一个人接触到“观点”,在决定是否接纳这个观点前,就要验证证据,核实材料。所以,在课堂里,当我们呈现观点时,应该允许学生质疑,甚至我们要主动问:你认为有道理吗?你也是这么想的吗?你接受这样的说法吗?但是,实际如何呢?我们老师在呈现观点时,经常是不容置疑的,是不容辩驳的,我们习惯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说“听清楚、记下来、抄上去”,请记住——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背下来——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老师喜欢用“众所皆知”、“理所当然”、“显而易见”这样的词语,如果学生质疑我们抛出的观点,我们还喜欢将这个人与立场、忠诚、觉悟挂起钩来。这样的专断式的语言与姿态像鱼叉一般插入学生的思维并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的教学里,充斥了“正确答案”,批判性思维永远不可能发生。《知识的错觉》的两位作者,斯罗曼和费恩巴赫曾做了这样一个测试,请受试者们看几条2012年美国几条引起热议的政策,包括“社会保障的退休年龄是否应上调”“教师行业是否应实行绩效制薪酬”等。(1)受试者们先自我评估,评估自己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以及赞成或反对的强烈程度;(2)受试者尝试解释每一条政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越能讲清其中的因果关系越好;(3)再次评估自己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以及赞成或反对的强烈程度。实验结果是什么呢?第二次自我评估时,受试者们普遍认为自己没有那么了解政策,而且,他们赞成或反对的程度也有所收敛,换句话说,极端态度变少了。这个实验指向这样一个结论——当人尝试去解释以后,会影响自己的认知、判断。所以,我们的教学中应该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解释”,“有难题,有阐述,有论证”的课堂才是批判性思维肥沃的土壤。有人会说,我为了让学生接受书上的观点,是在“解释”啊,他的“解释”是怎样的呢?你竟然怀疑课本里的话?你竟然不相信伟大的某某说的话?你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也就是说观点“正确”与否,根本不是证据推导出来的,完全是人决定的。这根本不是解释,更算不上“论证”,这是在大搞崇拜——崇拜名人,崇拜古人,崇拜老人,这种崇拜一旦成为习惯,就不可能有批判性思维。反过来,孩子的“观点”经常被轻易推翻,粗暴践踏,理由也和“证据”无关,而是因为他年龄小,地位低,小孩子懂什么?你一个考试都不及格能说出什么像样的话?正所谓“人微言轻”。上面这种现象是“没有解释、没有论证”的显现表现,糟糕的是,还有很多隐形表现。我们现在的课堂太快了,老师语速快,教学环节切换快,我们总是以为机智、快速、热烈的讨论就是好的讨论,我们好像很怕等待,很怕那两秒、五秒的安静,以为那就是“冷场”。其实,“慢”才可能让孩子有理性的富有逻辑的有证据的去思考,“静”才会让学习者的注意力放在思考“信息是否真实、概括是否过于笼统,逻辑是否错误,前后是否矛盾”这些方面。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比的是谁嗓门大、语速快、气势强,那么这个教学其实和独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没什么关系了。情绪化的课堂往往没有“论证”。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我们老师喜欢用诗意却显得空泛的语言,喜欢用结构化的句式来推动教学。 这是送别诗里的传世经典,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一把打开盛唐气象的钥匙,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从中我们可以听到一种叫做唐诗的歌唱,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叫做圣堂气象的历史画卷,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诸如此类,完全以营造情绪为目的的语言,配上刻意追求感染力的语气声调,再配上音乐,会产生一种麻醉的力量,让人无暇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中,思辩也是很难发生的。最近发展迅猛的线上教学,尤其那些商业化的视频小课,大多采用讲故事的形式,通过动感的图像伴以幽默进行教学。你如果仔细研究这些课,你就会发现课中很少涉及“思维”,很少讲解一个观点的来龙去脉,这些课里充满了没有过程的结论、不加阐述的意见。这些视频小课总是以最易懂的方式出现“知识点”,让学习者享受信息获取的快感,视频课的开发者看重的是学习者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学习者的成长。线上的视频课如此,线下的很多课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尤其多才多艺的名师,他们更有“能力”把教学变成了娱乐,课堂里充满了各种噱头、幽默以及由此带来的廉价的笑声、掌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很多专家会给出很多建议。而我个人认为读文字书,读高质量的整本书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法,当然,这也是一个观点而已。我们读书时是一个人孤独地面对文本,面对一些冷静的抽象符号,而要把抽象符号转化为画面、情感、情节、思想……是一项强度很大的智力活动,用比喻的方式来说,“书”就是一个人思维的球场、游泳池、跑步机……其次,纸上的铅字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有序排列、富有逻辑。文字书不断让读者得到锻炼,慢慢成长为一个理智的人——冷静、理性、崇尚逻辑、憎恶自相矛盾。电视却是非常不同的一种媒介,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有过形容——电视确实是美丽的奇观,是难得的视觉愉悦,每天你都能看见成千上万个图像,每个镜头的平均时间是3.5秒,电视展示给观众的主题虽多却不需要我们动一点儿脑筋,看电视的目的,只是情感上得到满足。现在手机上的短视频更是变本加厉了——简短、倍速、叠加精彩点、麻醉式音乐。屏幕让观众一直有新的东西可看,让观众的眼睛得不到片刻休息,它不让你有机会涌出“让我想一想”或“我不知道”或“你刚才说是什么意思”或“你的这些信息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这样的念头。总之,沉迷在短视频中的人无暇思考,在电视和短视频没有“发达”以前,完全没有必要强调书籍的特点,但现在我们需要重视这样的观点了——读文字书是思考,刷短视频是娱乐。当然,如果一个读者读的书——撒谎、过于笼统、滥用逻辑、煽情、大话,以及过于简短,对提高批判性思维也无多大帮助。没错,微信、微博、短信、短消息、微评论等过于简短的文字也不太具备推论性。所以,我还是觉得,成长阶段的人应该读一些高质量的长文章,高质量的整本书。分析到这里,你会发现,很多教学专家谈“批判性思维培养”,喜欢谈批判性思维工具啦、支架啦,然后出示各种思维导图,搞得很专业很有实用性的样子,没错,这些工具有一定作用,但远不及我上面谈到的三点重要。这很像当代的一些历史研究把注意力集中在琐碎的细节上,避免对重大历史事件做出是非、善恶评价。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各自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