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岁11个月的童童(化名)来自浙江杭州,是当日换心患儿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童童从小体质很差,去年5月,他开始频繁出现胸闷、气促、乏力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有扩张性心肌病,这是一种异质性心肌病,是导致慢性心衰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一年来,童童辗转北京、杭州等多地大型医院求医。经过一年的保守治疗,病情反复且逐渐加重,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无论如何也要救孩子!”今年10月14日,童童的父母经多方打听后,带着奄奄一息的孩子来到了协和医院。此时,他的精神状态很差,只能以卧床为主。 董念国为他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发现童童的左心室已扩张至正常同龄孩子的两至三倍。由于心肌收缩无力,心功能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一。此时,换心是唯一重生的机会。 来自山东的患儿慷慷(化名)是家里的老二,今年11岁。家中3个孩子均被诊断有限制性心肌病,他的姐姐也因此病而离世。慷慷和弟弟从山东到北京再到武汉,辗转多地未果。10月21日,兄弟俩双双来到协和治疗,慷慷病情较重,这次获得了宝贵的换心机会。 12岁的浩浩(化名)患有严重的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长期内科治疗效果欠佳,近半年加重,为了最后一线生机,全家辗转从四川来到武汉求医。 “对于终末期心衰患者,心脏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之一。”董念国介绍,在所有器官移植中,儿童心脏移植是实施数目最少的实体器官移植,其原因在于儿童心脏移植技术难度大,能够与儿童受体匹配的心脏供体较少。“此次同日进行的3台心脏移植,既是3位患儿的幸运,更是对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能力的考验。” 心衰的儿童及家庭是极其不幸的,万幸的是,这3名儿童及时等来了救命心。11月6日,董念国团队接连得到好消息,在广州、北京和南宁三地有合适的心源。根据3台移植手术的计划和安排,协和医院先后派出3支“护心团队”,马不停蹄奔赴三地取心,克服重重困难,将宝贵的心脏安全护送到院。 图为董念国、苏伟、王国华进行第一台心脏移植手术 图为团队进行第二台心脏移植手术 图为团队进行第三台心脏移植手术 3名患儿术后恢复良好 “从探索到成熟,如今,儿童心脏移植已是终末期心脏衰竭患者的常规治疗方式。”董念国表示。从2008年至今,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已完成儿童心脏移植手术139例,儿童心脏移植数量领跑全国。 多年来,在董念国的带领下,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创新“边缘供心”理论,改进供心保护方法,使冷缺血安全时限从国际标准4小时延长至6-8小时,一定程度缓解供心短缺这一制约移植发展的瓶颈;建立一整套适合国情的心脏移植技术体系,不仅优化受体评估、机械辅助、抗排策略,而且针对儿童等特殊心脏移植特点,个体化设计术式,提高手术成功率,如采用供心旋转术式实施终末期先心病右位心心脏移植,联合侧枝封堵技术实施国际首例终末期先心病杂交心脏移植,通过扩大心包腔、改良腔腔吻合等完成亚洲最小年龄最低体重(66天3公斤)心脏移植等。该方面成绩得到国内外专家肯定,被认为推动中国心脏移植事业发展,尤其将中国儿童心脏移植提升至世界先进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儿童健康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基础。”协和医院副院长夏家红说。儿童心脏移植作为器官移植皇冠上的明珠,全球每年完成500例左右,中国为50例左右,难以满足儿童终末期心衰救治需求。十余年来,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完成全国约40%儿童心脏移植,其数量与疗效均达国际先进水平。“以初心践行使命,以使命护佑生命。”夏家红表示,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将牢记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深耕儿童心脏移植医学前沿,为人民健康事业不懈奋斗,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