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消中消下消的区别是什么

 若悟369 2022-11-12 发布于安徽
上消中消下消是中医对糖尿病,即消渴的辨证分型,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病证不同,所以治疗用药不同。
“三消”是明代医家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明确提出的,有助于中医对糖尿病进行分型论治。
上消在肺,为肺热津伤(肺中有热邪,持续耗伤人体津液)所导致,主要表现为多饮、口干舌燥,伴尿频、尿多,此时治疗宜清热润肺(清除热邪以滋润肺脏)、生津止渴(促进津液生成来缓解口渴),常用中药有生地、麦冬、枸杞、玄参等。
中消在胃,为胃热炽盛所导致,主要表现是多食易饥,但是形体消瘦,伴有口渴尿多、大便干燥,治疗宜清胃泻火(清除胃火),养阴增液(增加体内水液),可以用玉女煎加减。
下消在肾,为肾阴亏虚所导致,主要表现是尿频尿多、小便浑浊,伴随腰膝酸软(腰部和膝部酸软无力的感觉)、头晕耳鸣、神疲乏力(精神疲惫,身体乏力)、口干唇燥等,此时治疗宜滋阴补肾,润燥止咳,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糖尿病在积极降血糖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施治,有助于病情的控制,用药谨遵医嘱。
更新时间:2022-10-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