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心学:贯通 儒、释、道三家之精华

 权谋帮 2022-11-12 发布于河南

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王阳明创立阳明心学,参透世事人心,终成一代圣哲;曾国藩研习阳明心学,编练湘军进攻太平天国,历时十二年克尽全功,再造乾坤。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最为杰出的只有两个半人!这两个半人分别是:孔子和王阳明,加上曾国藩(半个)。

明史曾说:“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也就是说:明朝以前,既是文人、又善于用兵的,没有超过王明阳的。

 王阳明曾有“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可谓概括其平生之所学。

虽短短四句,却意蕴丰厚,一则其融通儒释道三家之精义,二则其弘扬并拓展原始儒家(即孔孟)之深蕴,三则其凸显王阳明的“致良知”之宗旨。格物首要致知,致良知,可以说是与内心的对话,是道德意识的根本,是外在行为的内心监督。

“无善无恶心之体”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依老子的看法,作为“相对待之善”则非至善,因为能辨别“善恶”之所以为善恶的标准,则应超越善恶。

老子认为,这个标准就是本体界无善无恶之“大道”。

庄子说得更加清楚,大道裂而术生,道无善恶,而术有善恶。

老庄超善恶的本体之“道”与阳明心之体有贯通之处。

以佛学立场看,最高的本体乃是“真心”如来藏,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即“无善无恶”的本体。

倘若它被“无明之念”发动起来,则进入“识”(妄心)的层次,而“变幻”出善恶相对的世界来。

依此言,阳明之心体又源于佛。

儒家立场看,孔孟未直接点明,但亦有暗示,譬如孔子所立之“仁”、孟子所谓的“求放心”等,皆有所指涉。

《中庸》则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实为阳明本句的“立意”处。

“喜怒哀乐之未发”亦同“善恶之未发”,乃言本心未被“情绪”调动之时,是“无善无恶”,同时又是超越善恶的。

当然,由于心学特点是“以心印心”,更重视自家的体认,故而理论的渊源探求终不过是同古人的印证而已。如此看来,儒释道在“心体”上的见解具有“同质性”,故而阳明此句可谓贯通三家。

“为善去恶是格物”

朱熹将“格物”理解为“向外”用力,即寻求外在事物之“理”,带有浓重的“道问学”的色彩;

而王阳明的“格物”则是向内用工,充满鲜明的“尊德性”的意蕴。

“致良知”之说,乃王学之根本,良知之达成,全在一个“致”字。“

致”为工夫,核心在于对意之“私心闪念”猛着下工夫。意念上持正,即为格物,即为致良知,同时也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晚年很少提知行合一,就在于致良知亦大致涵盖了知行合一。

因为知道用功(格物)即为知,能去格物即为行,故而,“驱私、克己”皆是知行合一的工夫。

这种“致良知”的功夫是极难的,王阳明在事功方面卓有成效,谈及“致良知”,却有“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之感叹。

佛道虽无“格物”之说,同样是“格物”的工夫。譬如佛家的四谛、八正道理论及禅定念佛法门,无一不是“格物”;

道家的老庄,虽无后期道教所谓的“清规戒律”,然亦有虚静、坐忘之法门,是心体上“格物”。

心是自己的,自知而无可欺骗,修心首要在于与良知对话。修心而后格物观天下,用更宽广的眼光看世界,更深层次的思想思考未来,必然有不一样的行动表现力,人格必然得到升华,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些明了而又深奥的道理。行动的重要性,只有实践才能证明对还是错,无论对错,不必气馁,再次与内心对话,坚持,必将成功,这样的正能量参悟即是收获。

权谋帮防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