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魏灭蜀之战(上) 一、魏灭蜀战前形势 蜀汉灭亡前夕,由于南北方均势打破,形势对魏国极为有利,而对蜀国十分不利。魏国拥曹势力彻底失败,内战结束,司马氏在夺权斗争中收揽人心,不敢过分为非,并经过寿春之战后五年的恢复修整,其国力军力一天天强盛。吴国同反司马氏力量诸葛诞并肩作战,竟连遭失败,证明无力攻魏,魏国东线压力从此减轻,有可能在西线集结重兵,根本上改变对蜀汉方向的力量对比。蜀汉政治、经济、军事三者都存在严重问题,处于建国以来最弱时期,兵力劣势更加明显,带甲将士10.2万,人口28万户,仅相当魏国1/5。经济上承受着姜维长期北伐的沉重负担,民生凋敝。虽然制定了正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原则,但是未能像魏文帝那样,建立严禁宦官干政的制度。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四贤相去世后,上有后主昏庸,下有宦官黄皓专权,臣下只求无罪容身,举国昏昏,政治日非。 在此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之际,蜀廷对于逐渐逼近的战争危险,缺乏清醒认识和警惕。大将军姜维虽然预感到寿春之战后魏国有可能进攻汉中,却制定了错误的诱敌深入方针。甘露三年(258年),即寿春战后当年,姜维鉴于其8次北伐歼敌不多,为了诱魏军深入汉中而歼之,改变汉中防御部署。过去,刘备留魏延镇守汉中,都将兵力充实于诸外围,以抵御外敌。魏军如果来进攻,使其不得进入汉中平原。到兴势防御战,王平抵御曹爽,都秉承此制。姜维建议,以为错守前沿诸围,虽然符合周易“重门”御敌的原则,然而仅可防御敌人,不能获得歼敌大利。不如听到敌人到来时,诸围都收兵聚谷,退守汉、乐二城,使敌进入平原,我重视阳安关口(即阳平关,今陕西宁强西北)镇守以抵御魏军。有事之日,令游军(机动部队)并进,以等待敌之虚疲。魏军攻关不克,田野无散落谷物,千里运粮,自然疲劳。退兵之日,然后各城同时出动,与游军合力反击。这是歼敌的方法。根据上述方针,姜维令督汉中胡济退驻汉寿(今四川剑阁东北),汉中仅以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另在汉中以西之西安、建威(今甘肃西和县北3公里)、武卫(今甘肃成县、徽县一带)、石门、武城(今甘肃武山县西南)、建昌、临远(西安、石门、建昌、临远均在今甘、陕交界地区,即甘肃武都、成县,陕西凤县、勉县一带)等处,建立围守,阻击魏军由武都、阴平进入,而诱其进入汉中。景元三年(262年)秋,姜维侯和败后,畏惧黄皓,率主力去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避祸,东距汉中千里之遥。汉中难以迅速得到姜维主力支援,更加空虛。在西线兵力转变为魏强蜀弱的形势下,姜维不守汉中秦岭门户,自弃险要,等于开门揖盗。 二、司马昭灭蜀决策和作战方针 寿春战后,大将军司马昭进一步控制朝政,同天子矛盾加剧。景元元年(260年) 五月,魏帝高贵乡公曹髦见威权日见丧失,政非己出,不胜忿怒道:“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企图召集百僚废司马昭。这一密谋泄露后,他率殿中宿卫苍头官僮数百人,进攻相府,亲自用剑战斗。相府兵将不敢迎战天子,在中护军贾充纵恿下,舍人成济刺死曹髦,刃穿透背后。司马昭令迎曹操之孙15岁的曹奂即皇帝位,是为元帝。司马昭企图篡魏,但是论功只有寿春之战取胜一事, 又有弑帝恶名,难孚众望,因此加紧战争准备,企图进一步完成统一大业, 建立不世之功。景元三年(262年)夏,他决心先灭蜀,后灭吴,向众臣指出,平定寿春以来,休整了六年,以训练军队,修理甲兵,对付吴、蜀。大略计算如果伐吴,需要制造战船,疏通水道,当用千余万功,是10万人一百几十天的工役,而南方水土低下潮湿,北军前往必患流行病。今日应当先取蜀国,三年之后,借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取吴,这是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计蜀国战士9万,驻守成都及防守其他郡不下4万,其余部队不过5万。可把姜维绊在沓中,使其不能东援,我大军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取汉中。蜀军如果据城守险,兵势必散,首尾分离割裂。我集中大军以屠城,分散锐卒以掠野,使其剑阁来不及守险,关城不能自保。以刘禅的昏暗,边城失陷于外,士女震动于内,其灭亡是可以预言的。对于这一计划,征西将军、都督陇右邓艾以蜀国没有出现可伐的破绽,多次陈述异议。司马昭深以为忧,令其主簿师纂任邓艾司马进行开导,邓艾才接受其决心。只有司隶校尉钟会认为蜀国可以攻取,同司马昭一起预先筹度地形,考察、论证事态和局势。 景元三年冬,司马昭以钟会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敕令东方青、徐、兖、豫、扬诸州造船,唐咨造浮海大船,伪装伐吴,迷惑蜀国。景元四年(263年)五月,征调四方兵力18万,下诏大举伐蜀,其部署是:以征西将军邓艾率3万余人从狄道(今甘肃临洮)向甘松(今甘肃迭部东南30公里)、沓中进军,绊住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率3万余人,从祁山向武街(今甘肃成县西北)、桥头(今甘肃文县东南白龙江边)进军,切断姜维向汉中之退路;钟会率10余万人分别从骆谷、斜谷(均为秦岭的南北通道)二路向汉中进军;以廷尉卫瓘持节监邓艾、钟会军事,行镇西军司。 当景元四年钟会在关中治兵时,姜维察觉其有进犯的企图,上表后主,建议增派左车骑将军张翼加强阳安关口,右车骑将军廖化加强阴平桥头,以确保对汉中之封闭及姜维回援汉中退路之安全。黄皓相信鬼巫的话,以为敌人终归不会来攻,启禀后主扣住此事,因此群臣无人获知这一危急情况。 三、钟会攻陷汉中姜维摆脱钳制 此战第一阶段,魏军攻陷汉中和阳安关口。八月,魏军从洛阳出发,大赏战士,陈兵誓师。将军邓敦认为蜀国不可伐,被斩首示众。蜀朝庭得知魏军将到,令右车骑将军廖化前往沓中增援姜维,左车骑将军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赶赴阳安关口增援诸围;令汉中诸围不得交战,退守汉(今陕西勉县西南)、乐(今陕西城固东)二城,企图诱魏军深入,待机歼灭其有生力量。 此时战局形成东西两线。东线汉中,魏军10余万,蜀军不超过3万,兵力悬殊。钟会二路并进,魏兴(治西城,今陕西安康西)太守刘钦进兵子午谷南口,攻击汉中侧背,保障钟会军南下。众军数道平行,在无抵抗下进入汉中平原。姜维主力和后方援军都未到达。蜀军仅有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兵各5000人,以及阳安关口的守军。九月,钟会令以护军荀恺万人围汉城,前将军李辅万人围乐城,荀、李不能攻克。钟会攻乐城,也不克。于是钟会率主力西进,令护军胡烈为前锋,攻取阳安关口。关口守将为傅佥,临危受命,由蒋舒协助。蒋舒原为武兴(今陕西略阳)督,无所建树,被替换而怨恨,这时要求出击。傅佥说,受命守城,保全就是功劳。违令出战,如果丧师负国,死而无益。蒋舒说,你靠保城立功,我靠出战立功,各按自己意见办吧。率军佯称出战,出城后投降胡烈。胡烈乘势袭击阳安关口,傅佥格斗而死。钟会长驱前进,缴获蜀军大量库存粮食。于是蜀国险要秦岭弃之不守,阳安关口出了叛将失守,都未发挥阻击作用。魏军虽然未克汉、乐两座孤城,但是打开汉中入蜀门户,蜀军将魏军封闭于汉中而歼灭的企图落空。 西线阴平郡,魏军6万余人,姜维5万。魏军邓艾企图抑留姜维于沓中,以确保钟会主力攻入汉中,其部署是:以天水太守王颀从沓中以东,陇西太守牵弘从沓中以北,金城太守杨欣从沓中以西甘松,三面攻击钳制姜维军,自率大军继牵弘之后。这时,廖化到达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得悉魏将诸葛绪将向建威(今甘肃西河县北3公里),有切断姜维退路的危险,即留在原地等待接应姜维。姜维获悉钟会众军进入汉中,恐怕阳安关口有失,立即向汉中机动。杨欣等跟踪追击,在强川口(据胡三省注,在西倾山东南)激战。姜维败退,听说诸葛绪军堵塞道路,驻电在桥头,便经孔函谷(今甘肃舟曲东南20公里的白龙江中游岸边)在邓艾尾随下到达阴平会合廖化,折向蜀国北道,企图以攻击诸葛绪侧后调动他回援,诸葛绪果然后退30里。姜维进入北道30余里后,迅速回军,从诸葛绪让出的桥头通过。诸葛绪急进拦截姜维,差一天的路程未赶上。姜维在前堵后追不利态势下,摆脱邓艾、诸葛绪大军钳制,使蜀军主力完成有战略意义的机动。 第二节、魏灭蜀之战(下) 一、钟会受阻剑阁、邓艾偷渡阴平 以后,获悉阳安关口陷落,决定放弃原定保卫汉中的企图,改为退向剑阁,以确保蜀中。在退却中同张翼、董厥援军相遇合军。钟会突破汉中防御后,沿金牛道前进,企图攻入成都平原。他所走的金牛道起自汉中沔县西南,经七盘岭、朝天驿到剑阁,是入蜀咽喉大道。历史上自秦以来,由汉中入蜀,都走该道。蜀中有难,该道数百里间必为战场。其主要险要剑阁所在的大、小剑山,连山绝险,延亘如城,其小剑山凿石架设阁道,绵延30里,飞阁通衢,一夫守险,万夫趑趄。诸葛亮治蜀时,根据守蜀必须守金牛道、守金牛道必须守剑阁的原则,在此设防。以前邓芝出使时对孙权说,蜀有重关之险,其第二险就指剑阁。钟会进至剑阁后,受到先期到达的姜维蜀军主力阻击,无法前进。由于诸葛绪阻击姜维失利,姜维成功回援,在剑阁守险,钟会失去乘胜直捣成都之势,灭蜀计划被打乱。钟会军事受挫,加强政治攻势,移檄蜀国,将士吏民,呼吁巴蜀贤知,见机而作,归顺魏国,不要玉石俱碎,悔之无及。同时致书姜维,希望双方效法春秋吴国季札与郑国子产,两人一见如旧相识。姜维见书不答,列营守险,其营垒所在之山,峭壁千丈,下临绝涧。姜维这时已由被动化为主动。 姜维在取得主动过程中,忽视次要方向阴平。阴平有樵猎小径可入蜀。姜维退兵经此路北口时,鉴于此路山高岭峻,荒芜人烟,大军难以通行,没有留兵防守。邓艾尾追姜维到阴平后,简选精锐,企图沿此路出绵竹(今四川德阳北黄许镇),直指成都(今属四川),邀诸葛绪同行。诸葛绪以接受节度阻击姜维、向西前进不是诏命赋予任务为由拒绝,脱离邓艾,会师钟会,共向剑阁前进。诸葛绪到后,钟会企图独揽大权,密告诸葛绪畏缩儒弱,不肯前进。魏廷令囚车送回,所部归钟会统辖。钟会合兵十几万,在剑阁相持一个多月,攻击不能克,粮道险远,被迫无奈,商议还师。邓艾以为蜀军今已受挫,应利用形势发展胜利。向司马昭建议,从阴平沿小路,经汉德阳亭(今四川江油东北雁门坝),进军涪县(今四川绵阳)。由剑阁以西100里出去,南距成都300余里,以奇兵冲击蜀国腹心地区。认为剑阁守军一定从剑阁回军涪县阻击这支奇兵,则钟会军即可两车并行,进入坦道。如果剑阁军不回救,则防御涪县之兵必寡。《军志》有言: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现在偷袭敌之空虚,肯定可以破敌蜀国的防御。 冬十月,建议被批准,邓艾率万人在前,偷渡阴平道,行进在岷山中,翻越摩天岭,寻觅樵猎小径。途经马阁山,道路跌滑不通。邓艾军包裹马脚,挂牢车子,抢修阁道,方才通过。钟会令将军田章等从剑阁以西,走小路到江由加强邓艾军。如邓成功,分享其功劳。田章还未到江由,先在百里外战败埋伏在山间的3校蜀军。邓艾令田章为先登,长驱前进。十一月,先登到达江由,守将马邈投降。江由为涪县北方屏障,两岸悬崖峭壁,万山环绕,地势险要。刘备在此设关尉戍守。后主时改为地方武装戍守,称为义守。江由以下,山高水险,道路傍江背山,峻峭险狭,北来者右靠崖壁,只能以左肩担物,无法换肩,号称左儋道。 邓艾军经左儋道,一路山高水深,通过无人烟区700余里,途中粮食运输多次受阻,几乎断粮。邓艾以70高龄,用毛毡裹住身体,推转而下,率领大军攀树贴崖,鱼贯前进,艰苦卓绝,通过阴平小路。 二、邓艾逼近成都迫使蜀国投降 至此,战局进入灭亡蜀国的第三阶段。后主得悉邓艾通过阴平小道后,令诸葛亮之子、卫将军诸葛瞻率众军阻击。诸葛瞻进至涪县,盘桓不进。黄权之子、尚书郎黄崇,深知邓艾轻兵深入,利在速战,战不能胜,必陷困境,劝诸葛瞻抢占山区,依托险要,阻止邓艾军进入平原,再三劝说,至于流泪。诸葛瞻犹豫,邓艾军长驱直进,击败前锋,诸葛瞻退驻绵竹。邓艾致书诸葛瞻说,如果投降,表荐你回祖籍作琅邪王。诸葛瞻怒斩诱降使者,列阵等待。邓艾令儿子邓忠攻击右翼,司马师纂攻击左翼。二人战斗不利,退回,称不可攻击。邓艾怒道,存亡之际,在此一举,有什么不可以攻击的?喝斥并将斩二人。邓忠、师纂驰马回军再战,大破蜀军,斩诸葛瞻、尚书张遵、尚书郎黄崇,占领绵竹。诸葛瞻时年37岁。其长子诸葛尚叹道,父子蒙恩,不早斩黄皓,以致败国灭民,为何还活着呢?驱马赴魏军战死,蜀军都离散。 蜀国估计魏军不会很快到达成都,未作守城调度,后方也没有得力将帅,及至邓艾进入平原,百姓惊慌,跑散在山野中,无法禁止。后主令群臣会商,计无所出,有的认为同吴国本为与国,可投奔吴国,有的认为南中7郡险阻陡峭,易于凭借险要防守,可以奔往南中。益州土著集团领袖、光禄大夫谯周极力主降,认为自古以来,没有寄寓他国作天子的;如果进入吴国,当然应该臣服人家,再说大能吞小,魏国能兼并吴国,吴国不能兼并魏国,是很清楚的。同样为小国称臣,怎如为大国称臣。两次受辱之耻,怎如一次受辱。如果奔向南中,应当早作规划,然后可行。现在大敌已经临近,祸败将到,众小人之心,无一可以担保,恐怕出发之日,将变生不测,又如何能够到达南中呢?又分析魏国受降的必然性,认为方今东吴未宾服,魏国其势不得不受蜀降,受降后不得不以礼相待。有人仍建议退却到南中,后主犹豫不定。谯周上疏反对去南中,认为南中过去不出租税、力役,南征以后才出,南人以此为愁苦,他们是些祸害国家的人。北兵前来,不只取蜀而已,如果我投奔南方,北兵必及时追击。即使我到了南方,供应大增,耗费南中夷人必多,必加速其反叛。蜀地人民不肯弃父母,千里跟随南行,其逃亡、叛变也是必然的。愿陛下早作打算,可获得爵土,如果到南方再降,其祸必深。尧、舜以其子不好,将帝位授予别人,微子以殷王之弟,臣归武王,难道愿意这样作吗?是不得已啊!十一月,后主接受谯周之策,率太子、诸王及群臣,载着棺材,捆绑着自己,出城投降,送上士民簿,计户28万,人口94万,甲士10.2万,吏4万人。后主之子北地王刘谌要求父子君臣背城一战, 为国家死难,认为以此见先帝方可,不被采纳。投降这天,刘谌去刘备庙大哭后自杀,左右无不痛哭流涕。 姜维等从诸葛瞻战败后,不再收到正式通报,只听到传闻:有说后主企图固守成都,有说企图东入吴国,有说企图南入建宁(南中7郡之-一, 治味县,今云南曲靖)。姜维等率领步骑四五万人,撤离剑阁,南下巴西(治所阆中今属四川),沿广汉酆(今四川帅江东南40公里之郏江上游南岸)道以摆脱腹背受敌的处境,并察明情况,以伺机回援成都。军队擐甲厉兵,塞川填谷,数百里中,首尾相继。钟会在姜维等撤离剑阁后进军涪县,并令胡烈等追击姜维。不久姜维等接到后主敕令,令投降魏军。姜维令兵士全部放下兵器,与廖化、张翼、董厥从东道向钟会投降。将士都发怒,拔刀砍击石头。各郡县、围守都接到投降的敕命。蜀国从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攻入成都,历49年,至此灭亡。 当魏军攻蜀时,南中领建宁太守霍弋要求带兵北上,保卫成都。后主以部署已定,没有批准。成都失守后,霍弋在查明后主已降后才降魏。蜀国前此在魏军攻蜀的十月间,向吴国告急。吴军为策应蜀军,于十一月二十二日发起三路攻魏,以大将军丁奉督众军向寿春前进,将军留平到南郡同施绩商议进兵方向,将军丁封、孙异向沔中前进。蜀国投降后,吴主令三路退兵,并起兵西上,谎称救蜀,企图打通蜀国永安(今四川奉节城东),抢占蜀国土地。蜀将罗宪拥兵2000守永安,说,本朝倾覆,吴国是唇齿之国,不救助我灾难,而谋取私利,背盟违约。况且汉国已亡,吴国怎能长久,难道能作吴国的降虏吗!动员将士,坚守永安,阻止吴军不得通过。 司马昭鉴于征蜀将领远在西土,战胜后很容易拥猛将锐卒,割据一方;因此对钟会、邓艾等怀有警惕,仅任命二人为每个方向的主将,而不设全战主将,并以卫瓘进行监军,全战指挥由自己遥制。战前有人提醒说,钟会可能有野心。司马昭成竹在胸,笑道,我能不知道吗?只是预先胆怯,智勇便发挥不出来。唯有钟会不胆怯,蜀必可灭。灭蜀后,将士思归,不会听钟会作乱的。 魏军灭蜀后,钟会、邓艾、卫瓘之间发生内讧。钟、卫密告邓有反状,司马昭令槛车征邓。钟独揽大军,威震西土,自以为功名盖世,不可复为人下,联合姜维,密谋叛魏独立,尔后率魏、蜀兵出斜谷,经长安,攻取洛阳,以定天下。姜维企图先促成魏军内乱,然后乘机恢复蜀国,同钟会结交,劝杀尽北来众将。但是消息泄露,魏将士争杀钟会,姜维也被杀。邓艾将士乘机追回邓,卫瓘怕邓报复,派兵杀邓。这时吴国以蜀地百城无主,企图乘虚兼并益州,令步协率兵西上,继令陆抗率兵3万增授,围困永安,以打开入蜀通道,而降魏蜀将罗宪固守,吴兵不得过。罗宪被攻半年,魏国救兵不到。后来,司马昭令荆州刺史胡烈救罗宪,吴兵才退。灭蜀的次年,司马昭加九锡,第三年即魏威熙二年(265 年)八月病死。长子司马炎继立为晋王,十二月,废魏元帝,建国号晋,是为晋武帝。魏国在2年内,也继蜀而灭亡了。蜀亡后16年,晋武帝发动灭吴之战,吴亡。 三、乘虚蹈隙作战方针的胜利 魏灭蜀之战从景元四年八月开始,十一月结束。4个月内,魏军创造战争史上邓艾偷渡阴平小路的佳话,连克汉中、涪县、绵竹,直逼成都,最后取得不战屈敌、灭亡蜀国的重大胜利。此战是三国后期意义最重大的战争。它结束了三国鼎立格局。魏国从此据有长江上游,取得对吴国的顺流之势,使其陷于孤立,为进一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同时说明魏国长期休养生息,大力恢复经济,坚持守势战略,才取得灭蜀实力。此战是在优势于蜀军兵力一倍的条件下进行的要塞、阵地和城市进攻战,以及运动战。所以取胜,就作战指导而言,主要是制定和贯彻了乘虛蹈隙的方针: 1、抓住蜀国虚弱时机,定下灭蜀决心。此时魏国国力日盛,司马昭反对派军事上彻底失败,吴军经过寿春之战的较量,不可能有大动作,东线可保无事。寿春之战后魏国经过五年的休整和准备,灭蜀时机成熟,司马昭不顾群臣反对,也不顾攻蜀将帅邓艾的犹疑、钟会的野心,毅然不失时机地定下战略进攻的决心。并在战前成功地进行战略伪装,荫蔽意图,麻痹了蜀国。 2、以次要的6万兵力钳制蜀军主力姜维于沓中,主力钟会大军乘虚进入汉中平原,并置汉、乐二城不克于不顾,径直西下,在蜀军增援部队未到、阳安关口空虚之际,一举将其攻克,打开入蜀大门,使得全局皆活。 3、诸葛绪阻击失败,姜维回援,魏军主力进至剑阁受阻,粮运险远,无力持久相持,有可能前功尽弃。在此危急情况下,邓艾敢于以偏师出奇兵,冒着艰难困苦、九死一生风险,跋涉于无人烟小路,直捣蜀国首都,拊蜀军主力后背,再次以乘虛蹈隙,使魏军绝处逢生,使战争出现根本转机。 蜀国所以灭亡,主要是由于内政腐败,人民疲敝不堪,国力虚耗,益州土著集团主降。然而战争开始时,有经过战争锻炼的部队,有重险之固和固定的防御方向,民心未叛,士气可用,保住国家是可能的,一度几乎迫使魏军退兵,最终结局却未能如意。 军事上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其作战指导上的错误是: 1、麻痹侥幸。对魏军大规模进攻的严重性估计不足。看不到寿春战后,魏国已有可能在西线集结重兵,识不破魏国的战略伪装,没有作好防御以灭蜀为目的的大规模进攻的准备。姜维报告关中魏军有进犯的意图后,不仅刘禅、黄皓不相信此事,不发兵增援汉中,连姜维本人也忽视了局势的严重程度,继续屯兵沓中,使蜀国汉中防御继续空虚。直到战争中,在阴平道和成都的防御上,还继续麻痹侥幸,终于铸成亡国大错。 2、由于形势判断错误,没有在寿春战后及时转变为战略防御。灭蜀前一年,姜维仍在发动第9次北伐,简直是玩火。姜维制定的诱敌深入汉中的方针,不适合防御魏军大举进攻。蜀军以弱军对强军作战,绝对应当利用秦岭天险和涪县以北山区有利地形,疲劳沮丧魏军,贏得时间,姜维、诸葛瞻却虑不及此。可以说蜀国灭亡,一半是方针错误奉送人家的。 3、对于主要方向金牛道和剑阁的防御,是重视的、成功的。对于次要方向阴平小路的防御,过去诸葛亮也是有眼光的,以身边参军廖化任阴平郡广武(今四川平武东北)督,防御该路北口。如果遵循诸葛亮成规,邓艾愉渡阴平小路,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姜维平时既未在广武设督,从阴平退守剑阁时,又未留兵防守阴平小路北口,当魏、蜀军在剑阁相持时,也未大力加强江由守备,严重忽视对次要方向阴平小路的关照,导致全局由主动彻底转为被动。 4、后方不作应战准备,不聚兵屯粮,还阻止南中将领北上支援,以致邓艾偏师出现后,惊慌失措。蜀国本可背城一战,国库有米40万斛,金银各2000斤,锦绮彩绢各20万匹,剑阁主力完整无损,魏军各统帅间潜伏着争权的矛盾,邓艾兵不过1万,孤军深入,兵少力疲,粮食难以为继。如果后主在成都坚持一段时间,以等待邓艾粮尽和自己援军到来,则邓艾必有覆军危险。即或不守成都,也可南撤至江州,重新组织抵抗,江州等地有兵有粮有回旋余地,事情尚有可为,军事无必败之理。满朝乃至为邓艾突然出现所吓倒,举国不战而降。昔日刘备创业时那种败而不屈的顽强意志,已丧失殆尽,诸葛亮说的,“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的精神,也荡然无存,创业者和守业者两者的精神相比,相去何啻十万八千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