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痛灵汤 骨碎补15克 威灵仙20克 肉苁蓉15克 鹿衔草12克 鸡血藤30克 狗脊30克 白芍30克木瓜12克甘草5克 功能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软坚散结。 主治 颈椎、腰椎、脊椎、髋、膝、踝等关节骨质增生。 用法 每天服1剂,每剂煎服2次,饭前空腹服。 外用药组成 当归15克、赤芍15克、川芎12克、红花12克、南星15克、白芥子15克、鸡血藤20克、威灵仙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桂枝15克、独活15克。 用法 上药用布包好,煎汤1脸盆,置炉上保温,用厚毛巾蘸药汤热敷患部半小时,冷即再蘸再敷,药汤可连用3天,再煎再敷,每天热敷2次。 针灸治疗 颈椎取穴大椎、风池、肩井,伴有上肢麻痛者加肩颙、曲池、合谷;腰椎取穴背俞、腰阳关,腰椎骨质增生两旁用夹脊刺加拔火罐,伴有坐骨神经痛者加环跳、阳陵泉、绝骨、丘墟;膝关节取膝眼、鹤顶,足三里。 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天或隔天针1次,12次为1疗程。 方解 腰、颈椎骨质增生,中医学无此病名,但从本病临床表现,乃属于中医痹证范围,与中医“骨病”、“骨痹”相类似。此病多发生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因年老肾气不足,易受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灵枢》云:“邪在肾则病骨痛”。又肾主骨,生髓于脑,特别是肾气虚不能生髓主骨,是以骨质退行性变化为主要内在因素。肾者主骨,若长期劳损,肾虚体亏,在筋脉失养的基础上,易感风寒湿邪,邪阻关节,气血瘀滞,故本病以疼痛为主症,表现本虚标实。因此,治疗本病,当以补肾为主,佐以去瘀,再结合部位 不同,感邪各异和症状不同,进行辨证施治,使肾气充盈,则筋骨坚实,为治本病之原则。故内服药中以肉苁蓉、骨碎补入肾充髓,去风湿,活血;桑寄生、杜仲、川断、狗脊补肝肾,强筋骨;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木瓜祛湿舒筋;桂枝温经散寒,通畅血脉;鸡血藤行气活血,通经活络;威灵仙走窜通络,不仅能增强健骨舒筋作用,且可收到“通则不痛”之效。针灸有解除痉挛,疏通经络,祛瘀活血,祛风祛湿,舒筋活络止痛之效。故以针药并治,取长补短,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可获良好效果。 加减运用 颈椎骨质增生加葛根、桂枝;头晕恶心加天麻、半夏;手臂麻木加地龙、桑枝、丝瓜络;腰椎骨质增生加桑寄生、杜仲、川断、牛膝;压迫坐骨神经痛加丹参、桃仁、红花;膝关节骨质增生加菟丝子、牛膝、穿山甲、皂角刺;膝关节肿胀加防已、苡仁;膝关节冷感加桂枝、川乌;膝关节热感加忍冬藤、地骨皮。 典型病例 吴某,男。 患者颈项疼痛,转动不灵,牵引右手臂外侧疼痛,右拇、食指发麻已年余。曾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颈椎综合征”,并用中西药治疗未效,前来诊治。 检查:慢性病容,精神不振,颈项旋转及俯仰均受限,颈椎5~7有明显压痛并向右臂放射,握力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X线显示颈椎5~7椎体后缘唇状骨质增生,5-7椎间隙变窄,椎间孔缩小。心电图正常。诊断为“颈椎病”。依上法治疗1星期后,自述症状明显好转,颈部转动疼痛大减,但晨起仍感不舒。再经针药续治至第3个疗程结束,颈部活动正常,右臂疼痛及手指麻木消失,1个月后X线摄片复查,颈椎病变较前明显好转,椎间孔基本正常,椎体间隙较前扩大。随访2年未见复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