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迷津偶悟】(连载45)——变化 | 王顾岸

 又见酸枣人生 2022-11-14 发布于山西

书法上讲究变化,这没错,任何艺术皆追求变化,死板、单一本来就是大忌。但有人拿王右军的《兰亭序》中的“之”字说事,好像王逸少是故意写出那么多“之”字的形状的。

谬之大矣!王羲之书写《兰亭序》的时候,一边写字一边作文,思维主要集中在构思全篇的主题思想、行文层次和遣词造句上,笔下的“书法”则完全是平时深厚学养自然而然的流露,哪有心思故意让二十几个“之”字不同呢?至于那些“之”字的形状,只不过是作者行笔中根据其当下所处的位置、前后周边的字形以及留白疏密等等具体情况的一种随机性调节,“无意中”造成了每个“之”字的各具其状、各有特色。只能说那是一种烂熟于心、身心合一、得心应手的很高境界的体现。

假若认定是王羲之“故意”为之,不但无趣,而且也太贬低书圣的修为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