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瘕”属中医病名,为妇科常见疾病。“癥”作为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而“瘕”的相关论述可追溯至《黄帝内经》,二者不能完全分开,自古而今,医者多以“癥瘕”并而称之。张锡纯结合临床诊疗经验,在其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从瘀血、冷积论治“癥瘕”,创制“一汤一丸一散”破瘀而消癥瘕日久,并提出善用专药才能从根本消之。 本文将探究结合《医学衷中参西录》,浅析张锡纯对女子“癥瘕”的学术经验。 张锡纯在其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之“论女子癥瘕治法”中提出“女子癥瘕,多因产后恶露未净凝结于冲任之中,而流走之新血又日凝滞其上以附益之,遂渐积而为癥瘕矣”,女子癥瘕是因瘀血阻遏冲任,逐渐内积而形成,即“瘀血”为“癥瘕”之一大病因;张氏又言“然癥瘕不必尽属瘀血也。大抵瘀血结为癥瘕者,其人必碍生育,月信恒闭。若其人不碍生育,月信亦屡见者,其癥瘕多系冷积”,癥瘕又或因冷积结于下焦,胞宫气血逆乱,遂形成癥瘕,“冷积”则为“癥瘕”另一大病因。再者,“癥者有实可征,在一处不移。瘕者犹可移动,按之或有或无,若有所假托。由斯而论,癥固甚于瘕矣”,张氏认为“癥”与“瘕”之间,前者的病情更为严重。 祛邪、活血化瘀为主 张锡纯言“此证若在数月以里,其身体犹强壮,所结之癥瘕犹未甚坚,可用《金匮》下瘀血汤下之”,在疾病早期,患者体尚健壮,所结之“癥瘕”亦为坚固,正气未亏虚而还可攻伐,故而可用《金匮要略》所载的瘀血汤方,以祛邪、活血化瘀为主。若患者体质禀赋较弱,则还需注意增加扶正之力。 扶正祛瘀并用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载“若其病已逾年,或至数年,癥瘕积将满腹,硬如铁石,月信闭塞,饮食减少,浸成劳瘵,病势至此,再投以下瘀血汤,必不能任受,即能任受,亦不能将瘀血通下”,患者“癥瘕”病久至数年,正气耗伤,积将满腹,按之硬如铁石,月信闭塞,饮食减少,身体虚弱,正气不足以攻邪,易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故治疗时需兼顾扶正,既要消积,又要固本。张氏善用专药以消癥,并进一步创制“一汤一丸一散”。 理冲汤 生黄芪 三钱(9g) 党参 二钱(6g) 白术 二钱(6g) 生山药 五钱(15g) 天花粉 四钱(12g) 知母 四钱(12g) 三棱 三钱(9g) 莪术 三钱(9g) 生鸡内金(黄者) 三钱(9g) 用水600毫升,煎至将成,加好醋少许,滚数沸服。 方解:张氏言“惟治以拙拟理冲汤补破之药并用,其身形弱者服之,更可转弱为强。即十余年久积之癥瘕,硬如铁石,久久服之,亦可徐徐尽消”。理冲汤以生黄芪、党参、白术、山药补气健脾、固护正气;且张氏言“破癥瘕者,三棱、莪术之良能”,三棱、莪术即为化瘀消癥之要药,二者均性味辛苦,善行气、破血、消癥、止痛,二者常配伍参芪一类扶正补益之药,以防祛邪太过而伤正;鸡内金味甘、性平,“善化瘀血,又不伤正气”,善通经除瘀,张氏强调鸡内金须生用,炒之则无化瘀之能;天花粉、知母其性凉润,用之以防黄芪、党参虚热内生,使脏腑阴阳调和。 理冲丸 水蛭(不用炙) 一两(30g) 生黄芪 一两半(45g) 生三棱 五钱(15g) 生莪术 五钱(15g) 当归 六钱(18g) 知母 六钱(18g) 生桃仁(带皮尖) 六钱(18g)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钱,早、晚开水送下。 方解:此方遵理冲汤之方义,扶正兼以祛邪。生黄芪、当归补气养血;在三棱、莪术的基础上加水蛭,水蛭气味咸平,主逐瘀血、破癥瘕、利水道,张氏谓其“但破瘀血而不伤新血,味咸专入血分,于气分丝毫无损”,为化瘀消癥之良药,又强调水蛭当用生品,因水蛭色黑,且生于水,得水之精气而生,若用火炙,伤水之精气,则用之无效,三药共散瘀血而消癥积;桃仁味苦甘、性平,活血化瘀,且当用生桃仁带皮尖者,张氏认为桃仁之尖“乃生发之机,善通气分”,而桃仁之皮“能入血分而化瘀”,尖皮同用,则调达气机,消除瘀血,破除癥积;知母味苦、性寒,滋阴而防内生虚热。诸药合用,补破并施,补中有消,消中寓补。再者,丸者,缓也,久病之人体虚,故应用丸剂“缓缓图之”。 化瘀通经散 炒白术 三钱(9g) 天冬 三钱(9g) 生鸡内金 三钱(9g)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开水送下,一日二次。 方解:癥瘕日久,患者多体虚,不宜使用三棱、莪术,因此本方使用生鸡内金通经除瘀,为防其损伤中焦脾胃,故配伍以白术健脾和胃;白术味甘苦、性温燥,善健脾益气;天冬味甘苦、性微寒,有养阴润燥之效,刚好能佐制白术温燥之性。张氏还提出,本方还可用山楂片(三钱)以煎汤,搭配红蔗糖(三钱)冲服,疗效更佳,由此可见张氏在祛邪消积的同时,重视固护正气,攻补兼备,才能更好治愈病患。 医案一 李某,女,42岁,已婚,2016年4月12日初诊。 主诉:月经量多半年余。 患者工作比较繁忙,平时劳累少眠,乏力明显。近半年来月经量多,B超示子宫6.2×5.1×4.3cm,子宫宫底见一2.8×2.6cm低回声区,子宫左侧见一1.8×1.2cm不均匀回声区,双侧附件未探及明显异常,提示多发性子宫肌瘤。 刻诊:患者月经规则,经量多,经色暗红,血块多,行经腹痛,乏力,腰酸痛,夜寐不实,纳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沉涩。 中医诊断:癥瘕(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止血。 方药:理冲汤加味。 生黄芪 15g 党参 12g 生白术 12g 山药 15g 三棱 12g 莪术 12g 知母 10g 天花粉 10g 生鸡内金 10g 杜仲 15g 川断 15g 牛膝 20g 首乌藤 20g 生甘草 6g 上方服用14剂后,乏力、腰酸痛、夜寐不实明显好转,再给予上方治疗3个月后,月经量恢复正常。复查B超示宫内回声均匀,两侧附件无异常发现。 按语:正气不足,推动运血无力容易瘀血内停,产生癥瘕。患者平素工作繁忙,劳则气耗,故乏力明显。正气不足,气不摄血,固摄无权则经量多。气虚运血无力,瘀血内阻则行经腹痛、行经血块多。气虚则肾气亦亏,腰失所养见腰酸痛。气虚生血不足,血不养神则夜寐不实。舌暗红、脉沉涩均是正虚血瘀之象,治疗拟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理冲汤加减。方以生黄芪、党参补中益气、扶助正气为君,臣以三棱、莪术消癥散结以化瘀血,白术、生山药益气健脾以助君药,知母凉润、天花粉养阴为佐,既可制参芪之热,又可滋肾水之枯。生鸡内金为使助癥瘕消除,加之杜仲、川断温补肝肾以助正气,首乌藤养血安神以调睡眠,生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扶正祛瘀兼顾,消癥瘕而不伤正,益气血而不碍癥瘕消除。药后患者正气渐充,摄血有力,瘀血得消,故经量减少,胞宫癥瘕消散,患者得以痊愈。 医案二 杨某,40岁,工人,1998年5月5日初诊。 患者月经紊乱,经量多1年余。 B超提示:子宫肌瘤,约3.5×2.8×1.9cm 症见经血淋漓17天,量多,色紫暗夹有血块,时有小腹疼痛,头晕腰酸,下肢无力,带下量多,色黄白相兼,有异味,大便秘结,舌质紫暗,舌苔白腻,脉细滑。 中医辨证:脾肾气虚,血行不畅,瘀积结于胞宫。 治法:扶正益气,破血消癥。 处方:理冲汤加减。 黄芪 30g 党参 15g 白术 15g 天花粉 15g 知母 12g 三棱 15g 莪术 15g 鸡内金 10g 夏枯草 20g 肉苁蓉 15g 生牡蛎 30g 三七粉(冲) 3g 生水蛭粉(冲) 3g 每日1剂,水煎服。 服5剂血止,守方加减连服3个月,诸症渐减。 B超复查:子宫大小正常。 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按语:《医宗金鉴》云“凡治诸癥积,宜先审身形之壮弱,病势之缓急而治之。如人虚,则气血衰弱,不任攻伐,病势虽盛,当先扶正气,而后治其病;若形证俱实,宜先攻其病也”。理冲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关于其方义张氏云“用三棱、莪术以消冲中瘀血,而即用参、芪诸药以保护气血,则瘀血去而气血不至伤损。且参、芪能补气,得三棱、莪术以流通之,则补而不滞,而元气愈旺。元气既旺,愈能鼓舞三棱、莪术之力以消癥瘕”,白术、山药健脾除湿;天花粉又善通行经络,解一切疮家热毒;知母若同黄芪补气之方,恐其有热不受者,亦恒辅以知母;鸡内金消癥和胃;加水蛭生用者,可治数年瘀血坚结,再辅以夏枯草、桃仁、生牡蛎消癥散结,则见效更速。 医案三 李某,女,40岁,1991年3月14日初诊。 患者因家庭纠纷,怒郁闭经10个月。小腹疼痛,时时加剧,两胁作胀,乳房胀痛,心烦少眠,心悸胸闷,右少腹扪有包块,拒按,白带多。舌暗苔薄,脉细涩。 中医辨证:癥瘕(肝气郁结,血瘀胞宫)。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通经。 处方: 柴胡 10g 枳壳 10g 赤芍 10g 桃仁 10g 红花 10g 当归 10g 川芎 10g 生地 10g 柏子仁 10g 川牛膝 10g 路路通 10g 失笑散 15g 益母草 30g 7剂。 二诊:服药后,乳痛胁胀次递减轻,白带多,腹痛依然,遂以上方去失笑散、益母草,加三棱 15g 莪术 15g 红藤 15g 败酱草 30g。7剂。 三诊:白带渐见减少,小腹疼痛亦缓,月经仍无,饮食不振。上方加鸡内金 10g 水蛭 3g。7剂。 四诊:服5剂后,即觉小腹胀痛阵作,服完7剂,月经来潮多紫黑血块,缠绵不清,10余天方罢。后去红藤、败酱草,加党参 10g 黄芪 10g。 间断服药3个月,此后月事以时下,追访半年从未逾期。 按语:水蛭味咸、气腐。入煎剂气味腥秽,患者多恶之不服,复因《本经》谓水蛭性猛,“主逐恶血”、“破癥瘕积聚”,医家常畏而弃之不用。余每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观其理冲丸、理冲汤,将水蛭配合三棱、莪术活血化瘀,气血亏损者,配伍党参、黄芪补助气血、消癥祛积,疗效卓著。张氏深得水蛭药理,其云“凡破血之药,多伤气分,惟水蛭味咸专入血分......但破瘀血而不伤新血,善破冲任之瘀,虽有数年瘀血坚结,一月可以尽消”,故临床应用,穷尽变化,得心应手。余临床习以用之治疗闭经、癥瘕、中风后遗症、痹病,每获良效。深信张氏所论水蛭“为破瘀血者乃此物之良能,非其性之强烈也”。此案中,患者因七情郁结,气滞血瘀,胞脉闭阻,而成血滞经闭。治疗方中四逆散疏肝解郁以通络,桃红四物汤养血入络以攻痹,诸恙悉减,惟月事未下。配伍一味水蛭,逐恶血、破癥瘕,通经活络,终于获效。张锡纯云“用药攻病,宜确审病根结聚之处,用对证之药一二味,专攻其处”,此经验之谈,余深信不疑。 I 文章声明
|
|
来自: wangming72 > 《中医妇科 妇科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