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建成先生】《时代佳作 专辑》【精品名家文学】隆重推荐 2022111507

 神州家园文学会 2022-11-15 发布于河北

会长:王世春   总编:卢春志

 联合推送


               




作者简介

曹建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人。1970年呼和浩特

第七中学初中毕业。现任内蒙古通志馆副主

编,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协会常

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呼和浩

特市作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史地研究者。 1963年参加玉泉区红领巾歌舞团。1971年下乡呼市郊区西菜园人民公社前八里庄大队。1974年冬入伍。1976年赴唐山抢险救灾。1978年在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工作,任站长、稽查长。                                        

2013年受聘为呼和浩特市文化人材(库)百人百组百万人带动工程专家组成员。2014年作品《话青城》被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采用并展岀。2015年绘制的《20世纪70年代呼和浩特(旧城)街区图》由内蒙古自治区地图院岀版,并在内蒙古电台《绿野乡音》栏目做有关归化城历史专题讲座一年。20178月,有53万字图文并茂介绍归化城(呼和浩特市旧城)人文历史、地理文化之话青城《归化城老街巷》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本了解、认识,研究呼和浩特的百科工具书。201711月《归化城老街巷》获今古传奇第二届全国大赛文学一等奖。2018418日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我出生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桥头街,成长居住在玉泉区,可以说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或故于斯。说句心里话,对于旧城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感,就连几次搬家都不舍的离开旧城。工作后,由于工作性质我便经常窜行于旧城区的大街小巷。人一上年纪,就不由得爱回忆往事,看着旧城区建筑在城区改造中不段消失,晚上一闭眼,我见过的旧城老建筑、召庙、大南街繁华景象就出现在眼前,向看电影一样不停地过目。由其是1958年大年初五,我曾有幸赶在北门城门楼未拆前登上城楼目睹了城楼内深密的镇水之物“九猪载佛”。还有那弯弯曲曲幽静的街巷四合院。仿佛大观园的山西梆子又回到耳边,加之大西街茶馆德兴源 传出的烧卖味。也曾一度望着印在青城卷烟上的火车站深思。而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玉泉区旧城人为什麽不能为恢复旧城历史、地理、召庙、民俗文化做点贡献呢?于是我就着手先从旧城失去的街巷开始,于2014年绘制了一张《20世纪70年代呼和浩特(旧城)街区图》由内蒙古地图院出版。后又在旧城区地图上写了话青城《归化城老街巷》于2017年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201812月,应玉泉区文联展出玉泉区旧城区改革开放40周年 照片回顾展。引起热爱玉泉区群众关注,得到好评。今年6月出版话青城《绥远城老街巷》。并着手写一图文并貌《呼和浩特城区街巷志》、召城《呼和浩特召庙》献于世面,给后世留些呼和浩特早年地理、召庙、民俗文化信息。          

                          

呼和浩特绸布七大祥

曹建成

呼和浩特(归化城)的商业兴起是满清夺取政权替代明王朝在长城内外的统治开始。由于满洲人和蒙古人生活习惯大体相同,都是游牧民族,因此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允许关内、关外生活资料相互交换,很快就拉开了呼和浩特的商业序幕,为日后奠定呼和浩特成为塞外西口商埠打下良好基础。到清末民初时期,呼和浩特工商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京绥铁路通车后的二十多年,呼和浩特大南街和北门内街(大北街)不足千米之街就迅速进驻百余家字号买卖。这些商家为生存,大搞商战,你升他降,他来你走,使买卖越做越大越红火,把个单丸之地的大南街硬是搞成有北京王府井的称号。发展过程中,大南街、北门内街先后出现了以绸布业为主的:恒聚兴、祥源通、增兴源、德铭号、忠义恒、增盛魁、元复永七家绸布字号,人称“七大祥”,并传有“要穿绸缎恒聚兴”的民谚。

一:恒聚兴,时为呼和浩特绸布第一家。位于北门内街南端路西,南是复兰斋糕点(国营大什字副食品蔬菜门市部),北邻济仁堂药房。恒聚兴绸布庄开创于民国十年(1921年),东家是河北新河县高姓商人。店铺三间,高七八米,女儿墙上镶嵌有“恒聚兴绸缎店”墙顶塑有绿色石雕狮子三头以壮威。店内俩根立柱上挂一副对联:“丰恒来塞北十字大发财,生意从古道处世守中和。”是恒聚兴生意人必须遵守的经营规则。1955年,恒聚兴宣告歇业。不久,恒聚兴留守人员重新组合进入国营百货公司,并改称百货公司国营大北街第二门市部。1980年大北街改造,大北街第二门市部消失。(旧址今大北街南端路西:“明康眼镜”东10米)。

二:祥源通绸布庄,位于北门内街中段路东,恒昌店巷西口北转角处,店铺是一座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的二层局部四层近代西欧风情建筑,是呼和浩特地标建筑。它的财东是山西晋绥军第六十一军军长李服膺。祥源通开业后,采取山西人经营模式稳扎稳打,并在归化城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归化城“七大祥”中唯一的山西绸布店。(其中六家均为河北人开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祥源通进行了社会主义运动改造,成为了呼和浩特市百货公司下属的一家大型百货公司。改名为百货公司国营大北街第一门市部。一楼外厅经营日用百货化妆品等,里屋销售毛料、布匹和服装鞋帽。是旧城最大的一家百货商店。20世纪70年代末,大北街扩路,这一呼和浩特市唯一的西欧地标建筑拆除。从此草原都市就再也看不见西洋建筑了。(店址:今恒昌店巷西口西五米处,大北街路中)

三,增兴源,店铺三间,位于大南街北段路西。北是聚生泰绸布店,南邻万福兴金店,民国十八年(1929)开创,1949年更名:九瑞号。店铺是座外墙贴瓷砖的二层小楼,为张家口增庆源设在归化城的一家分号。北距德铭号仅10米。是一家专营蒙古族服饰衣料为主的绸布店。1980年大南街扩路,增兴源店铺拆(店址:今光彩市场北转角东南的地方)。

四:德铭号绸布店,位于大南街北段路西。北是宝华楼金店(国营金店大南街门市部),南邻聚生泰绸布店)是座三间店铺的近代二层建筑。最初是一家叫做“长义元”的茶馆。(烧卖店)京绥铁路通车后,大什字成为了市区中心,一位天津商人就把“长义元”租去,开一家绸缎店,字号“德铭号”。解放后,“德铭号”改名呼和浩特市大南街旧货委托门市部。1980年,该门市部因大南街扩路拆除(店址今大北街南端路西凯鸿洗浴东10米)。         

五:忠义恒绸布店位于大什字路口西南角,是座二层近代中西建筑,店门朝东北方向开。北是大西街,南邻宝华楼金店。民国初期开业,店铺俩间。解放后,改名为大南街绸布门市部。1980年扩路拆除(店址今大北街南端路西张亮麻辣烫东10米)。

忠义恒                    

六:增盛魁绸布店,位于大南街北段路东,北是聚兴厚布庄,南邻美华兴鞋店,有店铺四间,门脸上筑有女儿墙,近代建筑。建国后为呼和浩特市土产公司大南街土产门市部,1982年后拆(店址今大东街西口西北十米)。

七:元复永,位于大南街路东,北是裕和鑫杂货店,南邻文具店。铺面三间,硬山建筑。解放后是化工门市部,1982年扩路拆除(店址今大南街北段路东)。

以上系呼和浩特民国时期专营绸布“七大祥”经营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七大祥”建筑完好无损并且仍在营业。1980年到1982年短短地三年时间就把呼和浩特有历史文化的清、民时期中西结合的近代建筑全部拆除完毕。从此,呼和浩特大北街、大南街具有影响力的清民近代建筑消失在了旧城区改造中。2018

简述呼和浩特市旧城方言发音。

曹建成。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区域都有自己方言发音口语。呼和浩特市也不列外,在数百年的历史中融入了蒙、满、回、藏等民族文化、民俗,形成了以晋、冀、京、宁为主体的本地方言发音口语。

呼和浩特市方言分为:旧城方言发音;新城方言发音;郊区方言发音;土默特左旗方言发音;托克托县方言发音;和林格尔县方言发音;清水河县方言发音; 武川县方言发音。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电视台播出的《崔磊说事》就是郊区方言发音的推广,而以呼市方言为主的“长江、迷糊”则是地道的郊区、土旗方言发音口语。

那么呼和浩特市方言到底以哪一种发音为标准呢?没有規定、没有统一,也没有要求。但笔者认为呼和浩特市方言应该以其旧城方言方音为主,诸旗县方言方音为辅。因旧城(归化城)是呼和浩特的根,它的方言由于融入了蒙古语和满州语,故口语发音软绵绵的,表达 能力慢腾腾地非常动听。有些语言发岀口后,外来人听不懂。有些字很嚼口,汉语拼音拼不出音。如:北,本地人发音念bi.a,麦:发音为:mia.e等。

有些地名、物品等称呼也特别,还有些字发音用字古老,如:做“甚”个呀的“甚”字,就是旧城人日常生活中的口语用字。还有圆白菜被称为“食儿白”,昨晚称“夜尼个”,买布料叫“扯布”,买酱油和醋叫“打酱油和到醋”。蒙汉混合语地名“大召”,外来波斯语“补杂”、“杠”,意为“打”和“跑”。再就是语言发音如街巷的巷字,呼市旧城人念巷为“hang”,而“hang”的方音从何而来,就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不知道,反正是祖宗传下来就这麼个念法。“hang”也许有人会认为是山西方言发音,其实山西人巷就念巷而不念“hang”。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以蒙古语命名的单位、地名很多。如:乌兰恰特,汉译:红色剧场。叫了半个世纪,近年来不知道怎么回事乌兰恰特被媒体报道成“乌兰恰特大剧院”。喇嘛庙大召称其为“大召寺”,这就反应出对呼市旧城方言发音的误判。21世纪初,大量的赤峰、通辽等东部人进入呼和浩特市,给呼市又增加了一种东部方言方音,于是有媒体报道:呼和浩特市应推广赤峰方言话。照这样发展和下去呼市的历史也该从写了。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和研究交流。          201711

呼和浩特四大井

呼和浩特市旧城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1973年以前)有名井四口,即:玉泉井、海窟井、四眼井、大炕井。这四口井但凡是土生土长在旧城的老人都见过并喝过这四口井的井水,在这四口水井中,若论名气当属玉泉井(有康熙马踏御泉传说)。而要是论水质的话,去掉宣染确数海窟井。

玉泉井旧名“御泉井”,解放后破除封建迷信,将“御”改“玉”,新名玉泉井。          

玉泉井位于大召前街,坐落在由青石条砌成的井台上,该井台是归化城所有井台中最高的一座。井台上置提水井口八个,迤北筑一木置小庙,人称:井神庙。庙前筑一青石旗杆,高五米,旗杆上刻有“源泉常混”。早年旧城人常说的:石头旗杆木头庙”就指玉泉井而言。“混混”二字在《辞海》中解釋:混混,亦作浑浑,同滚滚,水流不绝貌。该井壁内顽石砌成,泉水从井壁缝隙中渗出。

玉泉井之水清澈甘甜,水质轻,此水烧开后无水垢,是上层的泡茶水,喝多不涨肚,故茶馆多在此井取水。玉泉井除井水好外,另一原因是有“康熙马踏玉泉”之传说。《归绥识略》载:马蹄踏地,有泉涌出,味清而甘,四时不竭,居民建神祠于其上。水侧流数步北口为地,上改巨石作井眼,寺前一带咸政汲焉。由于玉泉井的声誉,大召一带便形成归化城最早的商业中心和繁华热闹的地方。1973年这口有数百年的名井一夜间没有了水源。渐次大召一带逐步失去了昔日的繁华景象。

海窟井位于呼和浩特东南二里许。清代、民国时期,这里是个有风水的地方,是有名的风景区。海窟井南侧有千余平方米大的池塘,池塘四周树木环绕,井西有坐西朝东青砖砌一米多高井神庙一座,东北偶建有合二为一龙王庙与文昌祠。

海窟井井台用青石条砌成,井壁也是青石而砌,井口为青石凿成的六角井台,北部还有俩个大井口,用石磨盘盖着,旁留有出水口,如水上涨就流入池塘。早年旧城老人们在茶余饭后经常叨拉说:玉泉井的井水和海窟井的井水同出一水系,是海窟井之水流入玉泉井,所以玉泉井的水也好喝。

海窟井之水清澈甘甜、水质轻,矿物质丰富,是上等的矿泉水。此井水长年不涨、不溢、不落任凭用之,取之不尽。海窟井有多深,据说曾有人做过测试,用三十六根竹杆绑在一起还探不到底。海窟井因井水深不测底,所以在民间也有传说:古时候,这个地方原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经过地质变化,待海水退去,留下一个窟窿眼,也就是这个窟窿眼连着大海深不见底, 并且终年不停地往上冒出来清澈甘甜的矿泉水,故当地人便称其为“海窟”,并成为呼和浩特一景(这也是海窟井的由来)。史载:海窟归化城名井,在城东南,泉高于地,四周石甃,东夏不增减,旁有罅出水左右,蔬菜园灌溉。《归绥道志》载:“海窟,曾苏武牧羊之地”。它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使苏武出使凶奴被置留,曾在此居住。      

海窟井的出现,在民国二十年(1931)呼和浩特地名街巷命名时,因海窟井呼和浩特市之名便把海窟井东侧的一条南北街分段命名为海窟街和龙王庙巷

19658月初,在一次雷震雨过程中,海窟井边那棵有数百年历史的大柳树被从天空下来的一道闪电哗啦一下子就从大树的半种腰给劈成两半。第二年(1966年)9月,井西的那座一米多高井神庙被呼六中的红卫兵给拆了。从此,海窟井井水渐次减少。1968年。海窟井水位下降,有人便把井北侧用大磨盘压着的两口井打开,发现井里有不少绿草苔藓等,以为是这些绿草苔藓把流水的井口堵住,便把这些水草捞出来,整整装了一车。没几天,整座海窟井就塌陷下去,还陷下去三间排子房。于是就有人说:“把龙王爷的头发、胡须都拔光了,龙王也气走了,水也没啦,不塌才怪”。随后海窟井枯竭,今天只留下因海窟井而命名的清泉街街名。

四眼井是呼和浩特城内的一口井,位于城内北门内街(今天的大北街)东南侧,因井的原因于民国二十年(1931)把井旁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巷子被命名为“四眼井巷”,并成为从东出城的一条主要街道。史载:“四眼井,甜水井,在都统署南,罗城地东小巷内。”而《四眼井重修碑记》:“四眼井始建于清代早期,位于归化城四眼井巷西口,井水清澈甘甜,相传有消病去疼的作用,与玉泉井、海窟井、大炕井为归化城四大名井。”

该井设四个青石刻方形提水口,这口井水除了供城内居民饮用水外,还是巷内諸皮坊工业主要用水。后来因水位下降,该井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停用。              

大炕井位于呼和浩特西南,民市北街(通顺北街)北端和桥头街东口交汇处。呼和浩特七大召之一的乃莫齐召(隆寿寺)就座落在大炕井正北八十米处。召前井东一条南北街初命“隆寿寺街”,清光绪年间因召西设置“济生店”而被当地居民称为“大炕什”。民国二十年(1931)隆寿寺街被命名为民市北街。但是当地人仍称其为“大炕什”。而此井也被称为“大炕井”。这就是大炕井的由来。

大炕井井台高一米,东南北三面用青片石砌成,西为上井台之道,井台上盖青石板,北有饮马石槽。中筑青石井口四,用于提水。井甃为顽石砌,泉水从石甃中出。井水随不及海窟、玉泉之水,但也清澈甘甜,是上等的矿泉水。每天五明头过后,天刚蒙蒙亮,是大炕井一天最忙碌的时候。居民们从四周担着水桶,推着水车聚集在这不太大的井台上,提水的提水,倒水的倒水。水桶的撞击声,拔斗子的流水声混合在一起,非常协调。随着阳婆的升起,忙碌了一早身的打水者渐渐离去,这时候也是大炕井一天最安静的一刻。因居民们的需求,便产生了卖水的行业。有一卖水人叫杨存景,住通顺北街59号。因此人长的身材魁武高大,人称“二寸子”。1967年,大炕井西院打了一口洋井(压水井),人们便去院内打水,大炕井废弃。

二十年后,桥头街有古姓经批准,在大炕井井台上建民居。从此,大炕井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无人提起。大炕井因大炕什得井名。大炕什、旧地名,清代,归化城厅在井西北百米处建一济生店,店内设大炕供难民休息。民国后,民市北街先后开设了数家留人店,店内铺一盘大炕供难民留宿,于是当地人就把它称之为“大炕”。文曹建成.曹晓宏2016221日。

塞上老街(通顺街)

曹建成

呼和浩特旧城今天一条挂“明清遗韵”牌匾的“塞上老街”在经过三十多年来的不断包装打造已经形成和归化城齐名,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明清街一条。      

每当游客一进入这条街东口,就会看见街北墙体有一黑色大理石的刻文载:该街因朋苏克召偕音而来,称通顺街。(但是撰写该碑文的确不知道朋苏克召是建于清顺治年间的一座召)是先有召(庙)、还是先有街。(时间颠倒)况且这座召和街位于归化城外的西南,中间要经过大召(无量寺)或乃莫齐召(崇寿寺)才能进城。距城最少有三里地。归化城外区域什么时候形成,规模有多大,人口有多少,都有记载。解放前后长期居住生活在这条街的居民也都知道这条街的历史和来历。

民国二十年(1931)归化城首次街巷命名时,该街以“人市”为界,分别被命名为:通顺东街和通顺西街。早年的通顺东、西街在民国时期是基层劳动人民生存的一条街,也是归化城初期的工业发源地,是清民时期除大召、小召、小东街商业区之外的又一条基层商业街。该街中心十字路口是呼和浩特有名的“人市”(民国时期劳务雇工之地和买卖人口的地方)。街中多估衣铺、(估衣就是一些七八成的衣服,还有一些做好还没有穿过的新衣服,另外还有以故人的衣服卖到估衣铺。)铜、铁匠铺、钉鞋铺、当铺,还有:潘大龙店、双生店、大花子店、粮店天元公、茶馆义顺斋、饭馆三和元。建国后有:钉马掌的、萝笼社、铁匠炉、修鞋铺、通顺街粮站、食堂三和元、土产、旧货委托、劳保用品门市部、食品厂通顺街门市部(鸿兴号)合作百货门市部、合作蔬菜门市部、国营糖业第七门市部、食品公司肉食门市部、熟肉铺。

街中还有一特色商品交易者—提吼(当地人方言称为:提猴,提猴这一行当,是归化城民间一种低级商业行为,行成于清末民初,1966年消失。)是旧城老百姓给沿街行商的生意人起的别名。他们在商品交易中有一套成型的規矩,叫“捏价”。并且在口语谈价时还有一套口诀。他们在商品交易中将较长的袖子放下来,再和买家右手相握,左手相扶,并用衣袖遮挡住右手出价,同时用行语说出价格。行语口诀是:一喜、二到、三听、四风、五口、六抓、七晃、八登、九宽十喜。这种古老的交易方式今以不见。街中建筑多为清末民国房舍,1975年通顺东、西街合并称:通顺街。

1985年后,通顺街改造,街道取直,街两旁老房大部被拆,新建仿古建筑(墙体用机红砖和机青砖,房子间数多为五道九间,多二层楼,擦板门窗改玻璃门窗。)取而代之的商店是:古玩、皮画、铜器等。

历史和史载证明:通顺街形成于清顺治年间,初只是大召、朋苏克召两召间便道,光绪年间逐步形成萨县、托县、和林县?包头县进城通衢。

西茶坊的朋苏克召建于清顺治年,玉泉井传说于康熙年马踏,归化城建于明代万历三年。所以明代没有“塞上老街”,(通顺街)呼和浩特在明代除城内的一条街(民国后命名的北门内街即今大北街)外,哪来四百年通顺街。

2017107

【翰墨堂阳】

荣誉会长;李迅   修中河

荣誉顾问:  平淡似珍   郭涛  赵月花  白水山人 董文海   薛迎春  春哥在线 

名誉总编;杨蔚青

会长;王世春  

副会长;卢旭明  邢建东  

秘书长;庞丽英  

古体诗主编;杨杰峰 赵小光  微微 唐剑龙

现代诗分社长;杨杰峰

现代诗副主编;邢建东

制作:堂阳诗侠  

投稿专用王主编微信:  shenzhou81   邮箱2354352917@qq.com

【精彩回顾-名家名作】

《神州文学精品诗社》【重阳佳节诗歌佳作】正刊总第039期2021101808
【神州古韵精品诗社】《内刊082 期 三社组稿专辑》 202209140

《神州古韵精品诗社》正刊总第42期【缅怀领袖专辑】2021122708

【神州文学家园】隆重推荐  卢春志——《神州著名诗人》

【神州文学家园】隆重推荐林松平——《神州文人》  作品

【神州文学家园】隆重推荐王天胜——《文人墨客》  作品



版权声明:本刊发布展示的诗词(对联)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图片来自华为和百度,如有侵权,请通知撤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