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冀鲁边区往事(3)

 赵殿超 2022-11-15 发布于河北
  上期讲到大赵村惨案有了线索,司令员邢仁甫有重大作案嫌疑。这个邢仁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邢仁甫,生于1910年,河北盐山县旧县镇东街人,他的父亲是一个土匪,母亲在他七岁那年去世。他从小对父亲的所作所为很看不惯,决心走自己的路。

                         邢仁甫


   16岁从学校毕业之后,他担任过教员和铁路警察等职务。在他十八岁那年,也就是在1928年的6月,邢仁甫在国民革命军马鸿逵部担任了通讯排长和旅部参谋。

    在国民党部队,他看到军阀作风严重,感觉在那里没有前途,于是离开部队回到老家。

    这段时间里,他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希望之火重新点燃。192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响应党的号召,在津南、鲁北地区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并任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司令员。

     三十一支队在邢仁甫的带领下,收复了大批失地,队伍迅速扩大,在原来只有三路的基础上扩编到二十四路,兵力发展到三千余人。

    这段时间,邢仁甫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作战能力得以体现。一切进行得非常顺利。

   如果按照这个轨迹走下去,他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开国功臣。有人说至少被封为少将或中将。

    然而,也正是太过顺利了,事情开始向相反的方向发展。邢仁甫的思想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由于他身在自己老家的土地上,掌握重兵,又有战功,所以从心里上觉得自己就是老大。而且生活上也走向腐化。

    在他的部队里有一个叫宋魁玲的漂亮女兵,是个宣传干事。邢仁甫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跟她搞到了一起。说起来,他早已成家,当时已经有了三个女儿。这一切阻止不了他喜欢上一个漂亮女人。

    前文讲过,冀鲁边区在1943年前后对敌作战形势严峻,一些人思想动荡,情绪悲观,里面就算上邢仁甫一个。

    作为边区司令员,他不再像当初那样积极备战,对付日本鬼子,而是物色到一块风水宝地——望子岛。

    望子岛本是一个荒岛,面积不大,约两三平方公里左右,四面被水包围,不易受到攻击。

   邢仁甫将宋魁玲搞到手,躲在岛上过上了舒适的日子。

   在斗争形势严峻,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他命人在上面修筑工事,加强岛上的防御。并从此不再亲自参与战斗。

    在这期间,他侵吞了三四万公款多次派人到天津采购奢侈品供自己和宋享用。二人的关系也公开化。

     1940年时面对残酷形势,曾擅自率领专署机关一些地方干部和部队离开边区;后来更发展到与天津日特郭振亚、德平伪军曹振东部及天津国民党秘密机关频繁联系,暗中勾结。

    对于邢仁甫的行为,上级领导有了察觉。为了治病救人,挽救他,1941年决定调派黄骅同志作为副司令员前来协助他工作,以免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哪知道,黄骅来后,他就从内心敌视并排挤黄骅,以至于一步一步走到痛下杀手的地步!

    那么,黄骅同志有过怎样的经历,又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正副领导会成了水火不容的仇敌呢?

在下期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