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上草片段

 察右中旗人故事 2022-11-15 发布于福建
本文作者:支成明

记得那时写过关于小草的作文,因为它最常见,最容易观察其形态,也是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也记得儿时最早学的一首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它是原上草,我们家乡的草,也同是“原上草”(或是杂草吧),都是同一类草吧,长得如剑的青剑草,毛绒绒头的毛悠悠草,浑身有刺的沙蓬,高高大大的沙蒿等几类吧。

春天来了,它们是最先钻出地面来迎接春天的,要知道,这里的春天真正的是春寒料峭,还是天天吹西北风,时不时夹着雪花吹来,天冷硬得很。就这样,它们在墙角,土埂旁,不经意钻出嫩绿的柔柔的芽,给你眼里钻进来惊喜和稀罕。恰好每天的早晚,化肥厂就播放那段美丽的旋律:我们在回忆,回忆那春天,在冬的山巅,露出春的生机。歌声随风飘荡,正好迎我们上学和回家。不久,满山遍野绿意盎然。

故乡在这后山,算不上富饶,但这几十里的趟子里,每每五六里就有一处村子,每个村子都不小,当然,有着供销社、公社、中学的七苏木村是附近最大的村庄了。

我们这些十二三的泥猴子们,如同原上草一样,在这贫瘠土地上,却不误春光,快乐地成长着。在这时光里,去七苏木上学,玩耍。在原上草从一根根到连成片,开始在它上面翻跟头,背课文,还要像电视里一样练武功。当然,还有用嫩杨树枝削成笛子,呜呜地吹;有香香地吃那辣中带甜的辣麻麻;有依着黄绿树枝故作沉思迷恋阳光的。原上草在发芽,长高,变粗。我们跟着原上草一样成长。吃着酸盐汤就饸饹,或带皮山药就玉米面窝窝头,一样每天嘻嘻哈哈地长着,刻在春光和流水里。

夏天了,原上草使劲地长,把灰蒙蒙的后大山变成青山绿水,田地却不稀罕它,人们用手用锄除去它们。在田埂,河畔,路旁乃至山旁,盼望它长大,长多,长密,牛啊,羊啊,还有我们的小白兔更是离不了它们。我们也如原上草,在四处飘荡,劳作,努力地生存、生活。

我最喜欢初秋的原上草,因为地里的庄稼刚刚从深绿泛黄,天空也蓝得一尘不染,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拿着一条草绳,出去拨原上草。原上草这时有了籽籽,茎粗杆壮高大了。

拨草算是苦轻营生,在滩里拨时少,多数是在趟壕子,大西坡一带。拔原上草时人不能多了,最多相跟二三人,那时富生或利军和我相跟的时候多,一出去分开梯田埂,这个是你的,那条我来拔,先是顾不上说话,毛悠悠,沙蓬草比较适合。有时赖人家的山药地没有除尽草,几下就拔够一背了,有时得跑好远。拔够用草绳捆一块,这时看看他们拔好没,要是没有就得去帮忙。最后二三人把草捆好放一块,就要歇歇乏,躺在草堆上,开始天南地北地聊,或者是互相讲故事。

有一回天已黑,福生给讲鬼故事讲得把慧堂吓得不敢走了,只好把他夹在中间往回赶。都喜欢下午这趟拔草,太阳已下山,微风吹来,神清气爽,周围一片肃穆,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宁静恬淡。秋天的原上草带来的是丰硕,我们也长满了胡须,努力地把岁月之歌溶入到酒里。

剩余的原上草在皑皑白雪里,仍是羊、牛、马的最爱。那时人皆淳朴,一到冬天,都把马啊牛啊放开缰绳乱跑,有时半月十天才回一次家,都没有把马牛丢失了,其间,仍让原上草发挥余热。有时,老汉们出去抽烟把烟灰从鞋底磕下来时,能把一条土埂上的草点燃了,他们不在乎,有雪烧不了多远,另外,烧过的土埂,明年底上草长得更密更高更旺。这些老汉们,已是你我相杂期间。

原上草和我们庄户人一样,离不开这几十里的地,春暖它长我们耕种,夏昼一起盼雨水,秋结籽我们收获,冬还要蕴藏等来春。

原上草诸般好处和诸般事迹,是我们说不完道不尽的,只能说这一年一年,一茬一茬的原上草片段原野上没有人注意它们,悄悄隐藏于岁月长河之中,也融于其中。如同原上草不论雨涝天旱,不离不弃,守候着守候着。

“我们的故事,说着那春天,春天的好时光,留在我们心里。”这首歌,还在耳边响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