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患儿突发精神障碍,差点住进精神科,却发现是缺乏这种维生素……

 新用户50212949 2022-11-15 发布于宁夏
Image

患儿 13 个月,主因「持续精神运动功能减退、情感淡漠 1 月」来儿科急诊。

详细问诊后,发现患儿母亲是一位素食主义者,长期母乳喂养,断奶后也继续喂养纯素食,最终孩子罹患「营养不良性佝偻病」,并出现全身多处骨折,考虑诊断为佝偻病。

佝偻病是许多营养不良的一种,是一个常见有关儿童成长健康公共卫生问题,咱们接着往下看~

病例介绍


现病史

患儿 13 个月,因持续精神运动减退和情感冷漠 1 月来儿科急诊。足月顺产,出生于家中,生后第 12 天至当地医院儿科体检(具体不详),其后未行进一步检查,未定期随访,接种疫苗未按时接种。

8 个月会爬,10 个月可行走,随后即开始出现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11 月龄时出现站立不稳。父母一直未引起重视,直至 12 个月大时,才将其送至医院就诊。

体格检查

体重 - 2.7 SD(标准差),身高 -1.4 SD,Waterlow 评分为 78%,头围 -1.0 SD。因缺乏既往体检记录,未对生长速度进行评估。

脂肪翳较薄,情感淡漠,牙齿萌出延迟,手腕明显变宽,可见双侧肋部「串珠」样改变。触诊肢体时无疼痛,肢体无变形或不等长。无支撑时坐位困难,四肢肌张力减退。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显示钙水平正常(2.21 mmol/L;正常值 [N]: 2.1~2.6)和低磷血症(0.64 mmol/L;N: 1.3~1.8),碱性磷酸酶升高(ALP 1066 IU/L;N < 35)。

维生素 D 缺乏症(25-羟基-胆钙化醇:22.6 nmol/L;N: 75~250)。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21.2 pmol/L;N: 0.8~5.2)。

磷酸盐重吸收率下降为 4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3(FGF-23)正常(165RU/mL)。

其余的营养评估显示维生素 A、 B6 和 C 缺乏,但维生素 B1、 B9 、 B12 和 E 的水平正常。白蛋白水平正常,前白蛋白水平下降(0.110 g/L)。甲状腺功能正常。

影像学结果

X 线片显示弥漫性骨质疏松,骨质透明度过高,皮质脆弱,左尺骨和双侧腓骨干骺端骨折,干骺端增大、凹陷、磨损,骨骺线增宽(图 1 和图 2),前肋软骨关节膨大(图 3)[1]

Image
图 1. 右臂 X 光片:手腕增大,尺骨和尺骨干骺端呈杯状、展开和磨损,骨骺线增宽 (A):(B) 尺骨骨干端合并骨折;弥漫性骨质减少。(图源:文献 1)

Image
图 2. 右腿 X 线片:干骺端呈杯状、展开、磨损,骨骺线增宽  (a);(b) 腓骨干骨折,骨痂粗糙;弥漫性骨质减少。(图源:文献 1)

Image

图 3. 胸部 X 光片:前肋软骨关节膨大(C)。(图源:文献 1)


「破案」过程

层层剥茧,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追问病史,患儿 7~8 个月前一直是纯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包括米粉、水果、蔬菜、豆类、燕麦片、黑芝麻和杏仁等在内的素食,每天添加两勺(分两次)橄榄油、花生油和鱼油,但未额外补充维生素 D。

入院前患儿每日能量摄入约为 950 kcal,父母认为应该限制孩子饮食中动物制品(肉、鱼、蛋和乳制品)的含量。

最终诊断: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并有低钙血症,除饮食外,没有遗传性佝偻病或其他风险因素的依据。

知识延伸


1、这种儿童佝偻病,到底什么来头?

佝偻病是一种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营养性代谢综合征。在生命周期的不同年龄阶段,由于骨矿化不良而表现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在儿童表现为佝偻病、成年人表现为骨软化症、老年人为骨质疏松症。其本质都是维生素D或钙缺乏导致骨矿化不良与骨形态异常

维生素 D 是一种营养素,同时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25-羟维生素 D25(OH)D 的水平是反映机体维生素 D 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

因此维生素 D 的营养状况判定指标通常采用血清 25(OH)D 浓度,参照 2011 年美国医学研究所及 2016 年全球营养性佝偻病管理共识提出的儿童维生素 D 营养状况的判定标准 [2],即:

  • 血清 25(H)D < 30 nmol/L 为维生素 D 缺乏;

  • 30~50 nmol/L 为维生素 D 不足;

  • > 50nmol/L 则为适宜。

2、维生素D缺乏对儿童健康有什么危害?

维生素D在人体内不可或缺,它不仅具有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而且可以预防和治疗佝偻病。

研究证实维生素 D 的水平与多种疾病如小儿呼吸道感染、哮喘、骨质疏松、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子痫前期、过敏性哮喘、风湿性关节炎、Ⅰ 型及 Ⅱ 型糖尿病、痴呆、感染性疾病以及十余种肿瘤等密切关联 [3-5]。维生素 D 水平对不同疾病的影响也是近年来各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

3、我国儿童维生素 D 营养状况堪忧

儿童维生素 D 缺乏和不足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涉及各个年龄,对5岁以下儿童的影响尤为突出,我国的情况也是如此。

目前我国儿童中维生素 D 缺乏和不足仍是突出的营养缺乏问题,与儿童户外活动过少和膳食维生素D摄入量严重不足有关,而且儿童中规律补充维生素D制剂的比例也较低。

据调查 [6],我国0~3、4~5、6~8、9~11、12~17 和 18~23 月龄婴幼儿过去 1 周服用维生素 D 补充剂的比例分别为 27.0%、30.1%、43.8%、38.5%、35.2% 和 33.4%;城市婴幼儿服用比例显著高于农村(城市 42.1%~62.5%%、农村 11.9%~22.8%)。

常规给予预防剂量维生素 D 补充剂将有助于改善 5 岁以下儿童维生素 D 营养状况,可显著降低发生维生素 D 缺乏的风险 [7-8]

4、如何科学防治维生素 D 缺乏?做到这几点很关键

(1)维生素 D 缺乏的预防 [9-10]

1)户外活动:建议尽早带婴儿到户外活动,逐步达到每天 1~2 h,以散射光为好,裸露皮肤,无玻璃阻挡;6 个月以下的婴儿应避免在阳光下直晒;儿童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防晒,以防皮肤灼伤。

2)膳食摄入:指导儿童多进食含钙丰富的食品如乳类、奶制品、豆制品、海产品等。

3)维生 D 制剂

① 为预防佝偻病,建议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补充维生素 D,每日 400~800 U,以预防维生素 D 缺乏及不足,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

② 自出生 1 周开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胎儿口服维生素 D 制剂 800 U/d,3 个月后改用口服维生素 D 制剂 400 U/d;如果用早产儿配方奶粉者可口服维生素 D 制剂 400 U/d。

③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维生素 D 能够有效促进患儿免疫功能的提高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次数,促进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恢复。建议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每日应补充维生素 D 400~800 U/d,以促进疾病恢复,免疫力提高,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风险。


④ 建议腹泻病程期间,儿童应补充维生 D 400~800 U/d,以补充腹泻期间消耗掉的维生素 D,有利于腹泻症状的恢复,降低腹泻的发生风险。

⑤ 建议存在缺铁性贫血及铁缺乏高危风险的儿童,每日应补充维生素 D 400~800 U/d,降低铁缺乏的发生风险,提高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⑥ 营养不良等慢性疾病的儿童易罹患维生素 D 缺乏的风险且病情严重程度与维生素 D 缺乏程度呈正相关。建议每日补充维生素 D 400~800 U,将有助于改善患病儿童的营养状况、减少维生素 D 缺乏风险,改善慢性病的预后。

4)其他情况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户外活动少以及生长过快的儿童在用维生素 D 制剂同时,根据膳食钙摄入情况酌情补充钙剂,达到营养素推荐量要求。

(2)维生素 D 缺乏的治疗  

1)维生素 D 制剂的补充:在剂量上,可予每日疗法或大剂量冲击疗法;在剂型上,可选用口服法或肌肉注射法;治疗原则以口服为主,口服法比肌肉注射法可更快提高 25(OH)D 水平。维生素 D 2000U/d 为最小治疗剂量,强调同时补钙,疗程至少 3 个月(见表 1)。

表 1.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维生素 D 治疗量(U)[11]
Image
注:治疗 3 个月后,评估治疗反应,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确保钙最低摄入量为 500 mg/d

2)钙剂的补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户外活动少以及生长过快的儿童在使用维生素 D 制剂治疗的同时,联合补充钙剂更为合理。含钙丰富的辅食添加应不晚于 26 周。

3)增加户外活动与阳光照射:户外活动和阳光照射可以增加皮肤维生素 D 的合成。夏秋季节多晒太阳·主动接受阳光照射,这是防治佝偻病的简便有效措施。强调平均户外活动时间应在 1~2 h/d。

4)膳食的调整   注意膳食结构的平衡适当添加和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例如牛奶及奶制品、豆制品、虾皮、紫菜、海带、海产品和蔬菜等, 或加钙饼干等钙强化食品。

最后患儿结局如何


患儿严重佝偻病伴骨折、营养不良,收入院进一步治疗。补充维生素 D 和钙剂,同时建议改变饮食习惯,指导家长改用含有牛乳蛋白和动物蛋白的婴儿配方奶粉,并密切随访。

治疗后患儿一般情况迅速好转,1 个月内逐渐恢复独坐,3 个月内可能行走。体重正常增长,各项指标也慢慢恢复至正常。

后续随访,患儿饮食结构合理,发育赶上同龄儿童;家长规律带其体检,按计划接种疫苗。

投稿:zhangjie4@dxy.cn

参考资料 (上下滑动查看):
[1] Lemoine A, Giabicani E, Lockhart V, Grimprel E, Tounian P. Case report of nutritional rickets in an infant following a vegan diet. Arch Pediatr. 2020 May;27(4):219-222.
[2] Munns CF. Global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n Prevention and M anagement of Nutritional Rickets[J].Horm Res Paediatr,2016,85(2):83-106.
[3] Bouillon R,Carmeliet G,Verlinden L,et al.Vitamin D and human health:lessons from vitamin D receptor null mice[J] Endocr Rev,2008,29:726-776.
[4] Melamed ML,Astor B,Michos EDet al.25-hydroxyvitamin D levels, race,and the progression of kidney disease[J]. J Am Soc Nephrol,2009,20:2631-2639.
[5] Borkar VV,Devidayal, Verma S,et al. Low levels of vitamin D in North Indian children 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1 dia- betes[J]. Pediatric Diabetes,2010,11:345-350.
[6] 杨振宇.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 (2010-2013) 之-0~5 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7] Palacios C,Gonzalez L. Is vitamin D deficiency a major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J]. J Steroid Biochem Mol Biol,2014,144PA:138-145
[8] Schoor N,Lips P.Global overview of vitamin D status[J] Endocrinol Metab Clin N Am,2017,46:845-870.
[9]. 中国儿童维生素 A、维生素 D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01):110-116.
[10] 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维生素 D 缺乏及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7):781-782.
[11] Munns CF,Shaw N,Kiely M, et al.Global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n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nutritiona ricket[J]. JClin Endocrinol Metab,2016,101(2):394-4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