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坚持做一件事是种怎样的体验?

 作家杨文华 2022-11-15 发布于广东

我一直都很喜欢阅读,从上初中的时候就开始读小说了,到今天我都已经三十多岁了,也没有停下阅读的习惯。

不管是工作休息之余,还是公交车地铁上的零碎时间,我几乎都是见缝插针式地把时间花在阅读上了。我这个人特别闷,没有朋友,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平时也没有啥特别的爱好,就是阅读一直都伴随着我。

这样的状态持续有二十年了吧!

虽然一直在阅读,但是我很少体会到是坚持的感觉,我就是喜欢,做这件事情能够得到快乐,自然就可以一直干下去。就是这么简单!

我还记得大学毕业的第一年,我在澳门葡京酒店工作,下班了和同事聚会的时候,我还背诵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自序文章给他们听。

当时是在酒吧里,乱糟糟的,灯红酒绿的环境,有男有女,他们都笑,显得我特别奇葩。当时有个女生说我看起来就是那种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学生的感觉,书呆子气特别重。

还真不是这样,在学校的时候我显得比较叛逆。还有一个男同事,后来我们成了朋友,因为这个事情他说我:之前觉得你都是装的,现在我发现了你是真的,你是真的呆。我就笑。

我估计他这辈子交往的朋友中,只有一个是我这样的——可以成大段的背诵古文。

那个时候我还比较喜欢文学,看了很多文学小说,很多作家都是《聊斋志异》的粉丝。我也特别喜欢古文的那种很典雅的叙述方式,所以就买了这本书在家里研究。

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我去了很多个城市,搬过无数次家,这本书还一直留着。虽然我现在看的书多了,已经换了口味了,可是我依然记得这是我毕业后发工资买的第一本书。

我看书都是跟随着兴趣而走,没有太强的目的性,所以要说我这么多年的看书得到了什么,好像也没有。

我就是个特别普通的人,没钱没对象,不但没存款,还有负债。一个人在外地打拼,有着一腔孤勇的梦想。好像只有会吹牛,啥也不会。工作也干不好,经常被领导骂。还经常换工作,换了很多份工作,都是基层,我经常感叹自己什么也干不好。

现状就是这样一个人,行走在大街上根本看不出来。不过深入了解一下,我会有和别人一点点不同,表现有三:

1、知识丰富一点。

这个事情通过很多个细节可以证明:之前读书的时候,上语文课,老师引用的很多课外知识点,我比他还懂得多一点。比如有次过端午节,老师讲到了屈原,讲到包粽子划龙舟这些事儿,讲得了汨罗江三闾大夫这些名词,我比他还能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

他连《围城》里的“方鸿渐”三个字都不知道,在那里信手胡写,我是懒得纠正他。

还有我上一份工作做培训机构的老师,总部师资培训的时候,随便一考试,我的分数都是排名靠前的。

2、思考问题多一点。

之前我上高中的时候,梦想是成为鲁迅那样的思想家。很多同学也都评价我是一个说话一针见血的人,能看到很多人不曾注意的东西。其实是看书多了养成的毛病,喜欢什么东西都要研究个透彻。

现在我明白了,哪有什么思想家啊,真正有思想的人早就知行合一把事儿做成了。你看朋友圈一刷都是马云语录,刘强东怎么说,没有人会说他们是思想家,其实是任何有价值的思想都想往他们身上按。

3、对语言文字敏感一点。

这一点也是我不断地思考体会总结发现的,我看一本书只要随意抽取一段文字读一读就知道这个人水平咋样,值不值得读。一般人应该不会自然具备这个本领。也是长期阅读下来的职业病了!

我还会一直阅读下去,可能会持续一辈子。可能会因为这个动作我会做出一些成绩,也有可能什么也没有。不过没关系,因为我根本就不是什么坚持,而就是纯粹的喜欢。我阅读我快乐,这就是我存在的一种方式,和世界和谐共处的方式。人活一辈子,还有什么能比让自己快乐更重要的事情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