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93年,菲律宾红薯高产,却规定不准出口,偷渡者将被处死 这年

 渐华 2022-11-16 发布于山东
偷渡者将被处死。这年我国正发生大饥荒,华商陈振龙冒死从菲律宾偷回1根红薯藤,救了我国千万百姓,如今这位“甘薯之父”却被很多人遗忘。

陈振龙是福建福州的商人,经常去菲律宾(当时叫吕宋)做贸易出口生意。

很多人觉得,他为了一根红薯藤,拿生命开玩笑,实在是不值得,可是他也是没办法。

因为在菲律宾红薯被列为“国宝级”食物,国家明文规定,不允许出口,不允许偷渡,一旦发现,偷运者将被处死。

陈振龙刚到菲律宾,就被这种新奇的食物吸引,可以生吃,也可以蒸煮烤着吃。软糯甘甜美味可口,饱腹感很强,吃一个就能顶一顿饭了。

对于从小挨饿的陈振龙来说,能吃上一个红薯,那是相当满足。在当地,人们把红薯叫做“甘薯”。

甘薯的藤蔓很长,果实长在土里,不仅块头大,结的也多,一根能结出一大串,更重要的是,它容易养活。

陈振龙看到这些甘薯,就好像看到了国内人们的救命粮。

原来,那一年,国内正在闹饥荒。

闽中大旱,颗粒无收,人们不得不以树皮、草根、观音土充饥,尤其是陈振龙的家乡,很多人被活活饿死。

在当时,即使没有灾害,国内水稻和小麦的亩产量,也不过200-300斤,而菲律宾甘薯的亩产量,竟高达2000多斤。

陈振龙还了解到,菲律宾的甘薯是西班牙人引进来的,他非常心动,也想把甘薯引进到国内。

可是,粮食是一个国家存亡的关键,甘薯作为菲律宾的主食,却被要求禁止出口。

陈振龙想到国内忍饥挨饿的百姓及家人,做出惊人举动,打算冒死把甘薯偷带回国。

他找到当地农民,开始认真学习培育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熟悉了甘薯的生长规律,掌握了基本的种植方法。

更重要的是,他了解到,甘薯只需要一根藤蔓就能存活。

陈振龙喜出望外,心想,把一根藤带进国内,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很快,他开始了第一次冒险,这天他把精心挑选的甘薯藤包装好,放在了装货物的箱子里。甘薯藤和货物混在一起,如果不仔细看,是不会被发现的。

过关口时,甘薯藤果然蒙混过关,陈振龙深呼一口气,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但是,在搬运的过程中,箱子突然被行人碰倒,里面的东西滚了出来,眼尖的工作人员一下子就发现了那根甘薯藤。

陈振龙急中生智,说那是他在路边捡到的,以为是一根绳,本来是想用它绑捆货物用的。工作人员看他态度诚恳,口头警告外加罚款,便放他走了。

冒险失败后,陈振龙很不甘心,开始谋划第二次。

这次他准备的很充分,提前买了10盆花,然后把花放在了用甘薯藤编成的篮子里。花的茎和叶跟甘薯藤交织在一起,乍一看,浑然天成。

陈振龙心中窃喜,这次肯定能通过。

可是,他还是大意了,没想到,检查人员把每盆花都拿出来检查了个底朝天,最后只剩下了个甘薯藤篮。

这次他百口难辩,不仅吃了罚款,还被抓了起来。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得以脱险。

连续两次都失败了,陈振龙非常沮丧,但是,他一想到家人还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心里就直痒痒。

他决定再试一次,与其回家活活饿死,不如放手一搏。

同时,他也意识到,要想把甘薯藤带回国内,并非易事,他很快总结了失败的原因,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

陈振龙发现甘薯藤跟商船上的麻绳非常相似,如果再染上相同的颜色,完全可以掩人耳目。他花300元买了一根甘薯藤,把叶子剪掉,和麻绳缠在一起,在上面涂满了淤泥。

果然不出所料,这次顺利躲过了严查,甘薯藤随着陈振龙乘船而归。当商船驶出菲律宾时,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长出一口气,激动地热泪盈眶。

他赶忙把甘薯藤取下泡在水里,担心枯萎。船一靠岸,陈振龙一路小跑回到了家,把甘薯藤种到了土里。经过他三个多月的精心照顾,甘薯藤已经爬满了院子。

挖出来一看,却傻了眼,结的果子又细又小,根本不像在菲律宾看到的那样。陈振龙研究后发现,原来是因为土质太硬,阻碍了甘薯的正常生长。

不过,陈振龙坚信一定能种出又大又甜的甘薯。他开始让儿子定期给甘薯松土施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种植成功。

在陈振龙的带领下,很快十里八村的人都开始种甘薯,大大缓解了人们的饥饿问题。人们发现,挖出来的甘薯,表面通红,十分喜庆,便改名为“红薯”,有的地方也叫“番薯”“红苕”“地瓜”。

后来,有人将红薯带到了山东一带, 并推广开来,不久后整个中原地区都种起了红薯,再后来,红薯便普及到了全国各地。

@学史思今

陈振龙作为一名商人,却怀揣着救国救民的大爱之心,冒死将红薯从菲律宾引进中国,救了无数华夏儿女,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粮食危机过后,国家的人口也得到了大幅度增长,首次出现了人口破亿。

后来,有人为了感谢陈振龙的救命之恩,在福州乌石山修建了“先薯亭”和“先薯祠”来纪念他。

人们常说,吃米不忘袁隆平,现在可以再补上一句,吃薯不忘陈振龙。

大家在吃红薯的时候,是否记得他的故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