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言纪郢化尘埃——七绝八首咏楚史

 郢都故事 2022-11-16 发布于湖北

谁言纪郢化尘埃——七绝八首咏

\文 张卫平

  2022年11月16日出版的《荆州日报》“文化荆州”专栏,刊发了本人的《重阳节的荆州奇》和由本人组稿的《七绝八首咏楚史》,现予转载。

纪南城烽火台

吴绪松

谁言纪郢化尘埃,尚有荒垣烽火台。

风雨虽销家国恨,敢忘兵燹入城来?

孙叔敖

汪业盛

瘗蛇时已见初衷,戒子辞封守固穷。

三辩狐丘知益患,千秋吏道在廉公。

过叔敖墓遣怀

  

千年风雨海生桑,遗此贤臣碑一方。

兰尚坟茔何处是?骂名惟有伴怀襄。

楚庄王

翟宗鹏

奔腾万马越荆襄,问鼎中原向洛阳。

勃勃雄心天可鉴,千秋勇武数庄王。

题端午节

李长峰

百舟争渡是端阳,荆楚人家角黍香。

千古风骚千古恨,蛟龙碧水诉衷肠。

楚庄王

邓焰如

观兵昔日过成周,问鼎留心话折钩。

英概终为绝伦主,功垂霸业说千秋。

谒孙叔敖

  

青松掩映小陵丘,碧水回环令尹讴。

辅佐庄王强国力,丰功历历耀千秋。

楚庄王

阳敦舜

春秋五霸楚庄王,问鼎中原引汉唐。

灭烛绝缨书绝笔,锋棱不露盛名扬。

附:重阳节的荆州传奇与习俗(节选)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们从王维的诗中了解到,古代的重阳节,有着插茱萸之俗。茱萸,名“艾子”或“越椒”,是一种药用植物,古人把茱萸作为驱邪的神物,常以此制作成囊佩戴。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在古时的荆州,这种习俗极为流行。至唐代,荆州民间不仅于重阳节插茱萸、佩茱萸囊,而且还将茱萸制作成茶而饮用。

  宋代诗人陆游在《荆州歌》中,写下了“沙头巷陌三千家,烟雨冥冥开橘花,峡人住多楚人少,土铛争饷茱萸茶”之诗。
    据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卷五则记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正是故事”。

  这个故事,无疑是最荆州的故事了。

  东晋永和年间,西征大将军桓温镇守荆州,有一年重阳节,他登上荆州城西北15里处的龙山即现在的八岭山赏菊饮酒,备美酒佳肴和九黄饼宴请亲朋与幕僚。众人饮酒行令,兴致勃勃。席间,参军孟嘉的帽子突然被风吹落,却仍然尽情畅饮。待孟嘉离席净手时,桓温便让名士孙盛作文嘲笑孟嘉,孟嘉归席,挥毫作答,出口成章,其文辞之优美,令满座叹服。

    于是,"贵重近臣光绮席,笑怜从事落乌纱"传为佳话,落帽台也因此而得名。

    对此,荆州市民俗专家徐风诚的解读是,“荆州民间世代因袭,喜在重阳登山揽胜、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吃九黄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