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是一种步法多变、身法手法合一、具有较高锻炼价值和技击价值的拳种。八卦掌的练习,不但能使身体健壮,更重要的是,以技击为研究重点。技乃交战之法,击乃撞击之力。武技的高低和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交战的胜败。俗话说练拳要有整力:技术动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整力是一个动作结束的最终表现,在力学中称为合力。练习套路时,精神要贯注,发力要完整。拳师们说过“练功时无人似有人,交战时有人心无人。”这就是说,在练功时一定要重视空间想象力和自然意识的培养,注重动作合理的变化和发力的完整性科学性。 (一)平衡力 平衡是有条件的,在套路练习和散打训练中如人体失去了平衡条件就会失去稳定性甚至翻倒,以致不击而败。为了达到稳定平衡状态,必须满足于平衡条件,在运动中应当重视下述几点: 1.撞掌:前后、左右力矩的均衡,也就是任何方向的总力矩等于零。 2.降低重心,增大稳度。人体重心的降低是为了获取更大的稳定角。 例一:八卦掌的下盘功就是为了锻炼腿部肌肉的功能和灵活多变的稳定步法。人体重心的下移就能使人体处于较大的稳度。 例二:人体反向用力的作用。八卦掌的身形要求:气沉丹田、小腹要实、含胸拔背、竖项顶悬、沉肩坠肘等,这都是为了达到人体重心的稳定性所表现出的内外相合的人体表现形式。 (3)对抗力。动作时;五趾抓地,脚心要空,是指动作瞬间的站立平衡状态。为了维持身体平衡所做出的一种对抗用力的表现。 (4)重心的调整:人体在运动时,平衡角度随动作的变换在随时调整。因此,人体的重心位置也随动作的改变而改变。从某种程度讲:平衡是暂时的,不稳定状态是长期的。争取缩短不稳定的时间以达到相对的稳定状态,这就是通过重心的改变达到各个方向总力矩相等。八卦掌动作运动中利用抽腰、转腰,以及灵活多变的步法等特色技术来改变不平衡状态,使运动中急速多变的动作达到稳定程度。 (二)合力 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心神意气力。意念是力的总指挥,俗话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要意念到,身体各部分的力才能集中一个方向,形成合力。在武术术语中叫做发力完整或是整力。内外力合一,在武术术语中又称六合。气血之和生其力,外加形体运动的合理相助(肩与胯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也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内外合力。 (三)螺旋力 螺旋力也叫螺旋劲、拧钻劲、拧肩调背,是八卦掌中的一个特殊练法。这就是利用肩和背部之力传递于臂部,达到增大臂力之目的。这种发出于全身的力,要比单独依靠肘部或肩部肌肉伸缩而得到的力大得多。螺旋力在技击时用处很大。利用臂部紧贴对方之躯干而拧钻靠打,不但力大,而且更重要的是时刻改变运动的方向,给对方造成错觉,从而很容易使对方失去平衡自己获得取胜的机会。 (四)杠杆力 八卦掌的腕部运动比较灵活,腕部运动,实则是想求得杠杆力。我们都知道,利用一根棍,就可用较小的力来撬动较大的重物。这就是说,交战当中利用巧妙之力,即利用自己的腕部来破坏对方合力的方向,趁此机会利用自己的合力打击对方的分力而取胜,此所谓二人交战腕中求。 (五)丹田力 丹田力是八卦掌运动中的主要之力。如果向前推力,就要克服对方的反作用力。臂与腿是支撑之力,这两处之力传递于肩与胯之间的躯干,躯干受力最大的部位就是丹田。反过来说,发力时必须根部——丹田,发出较大之力,才能克服较大的阻力,形成“力自丹田出”。 (六)冲力 在武术锻炼中,不但要有力,而且还要速度快。如果没有较快的速度,就会失去击中的机会,或是虽击中而无力。这就是说:在出手时,速度要快用很短的时间获得较高的加速度。例如:伸臂出掌时,随即蹬腿和身体前倾,躯干摆动,或是转腰摆臂等同时向一个方向运动,这样的运动速度可以增大运动冲力。 (七)化力 化力是八卦掌中的一种发力形式,当对方来力过大不可阻挡时,可用化力克之。化力实际上就是利用质点的曲线运动或圆周运动,使运动的方向随时发生改变,对方找不到自由的发力方向。化力也不是单纯为了防守,而是攻防结合。化力虽然用力很小,但能改变对手的冲力方向,俗话说四两拨千斤借力发力。 游身八卦掌的特点是:八卦掌走圈,圈中有圈,层层不穷。所以在练习八卦掌行桩走圈,换式时腰要画圈,动作过程中四肢皆画圈。这就是练习化力。 (八)爆发力 爆发力是肌肉突然伸展和收缩发力,会使质点在一瞬间得到很大的加速度。质点定向行程短促形成爆发力。在武术术语中称为抖劲,也叫寸力。爆发力是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极大的加速度。这种爆发力使用于对抗技击中及套路练习中。 总之,运动中力的方向在随时改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技术训练中力求科学合理传承有创新。 |
|
来自: 新用户3892281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