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糟了,我要出国做义工的事情被我妈知道了

 雨雨的一隅之地 2022-11-17 发布于贵州

我本想晚点再告诉家人的,没想到上一篇文章我妈竟然认真读了(看来以后要注意了),不仅知道我被学生气哭了,并“骂”我完犊子,还瞪着眼睛、皱着眉头问:做义工怎么回事啊?那表情,我几乎没有见过,是连我决定到贵州某村做两年的支教都没有过的神态。

我不得不坦白,就像是一个被发现秘密的孩子,哦,其实在家人面前我就是个孩子,即便我已30+“高龄”了。

我说大概元旦过后会去某国做一个月的义工,不过现在还没完全确定,资料方面还不齐,再说,到时候签证、出关是否顺利还另说,但此时我妈情绪已经有些激动了,而我爸则在旁边没说什么,似乎一直在刷着短视频。

我妈大声和我说,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你还敢出去!老老实实在国内呆着不好吗!再说你刚得了肺炎不久,万一再感染上,哪那么容易好啊!都33了(在我们家那儿一般说虚岁),赶紧找个对象、生个孩子,在哪儿交个首付买个房子,消停地(东北话,意思是平平淡淡、安安静静地)多好!

没对象、没结婚、没孩子、大龄这些事,几乎每次和家里视频都会聊到,尤其是当我爸去参加了谁的结婚宴,或谁家又生了孩子的时候或之后,我都会再听一遍,我奶奶也有了智能手机,有时候也会和我打视频,“找对象”的话题会再次被提起。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被PUA了,因为我妈经常说我,你看你要啥啥没有,家还是农村的,学历也不高(不是985、211的大学,不是研究生、博士生),工资还凑合,但在北京也买不了房呀,都这么大了,没对象不说,还到处逛,也不想着稳定!每当这时候我也会有点火大,不是气自己的现状,而是觉得,连最亲近的家人有时候都不理解你或者说支持你。

当然我知道家人有他们的出发点,从传统北方农村人的角度来看,“老婆孩子热炕头”才是终极追求,所以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也正因为这个,我并不会和家里大吵大闹,而是耐着性子听,甚至开始用自己身边的例子和在网上看到的各种事实来试着和我妈讲道理。

大多数时候我妈是聪明的、明事理的,这也是为什么她即便小学二年级没有毕业也能够和初中没有毕业的老爸一起在我很小的时候通过拼命地种庄稼来还清爷爷因到处看病而欠下的“巨额”债务;即便是借钱,我妈也狠下心来决定在我小升初的时候把我送到我们市里最好的初中读书。

当我的观念和家人越来越不一样的时候,我知道,我的想法相较于他们走得有点快,因为接触的人、书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也就让我有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想法:我想要去大城市工作、我想要到乡村去支教、我想要出国做义工、我想学各种各样的技能,将来的我也许还会出去读个书,而最终我的根将扎在哪里,连我自己现在都不知道。家人在北方的根扎得越深,我似乎想往外走得越远,像是一个探险者,不断向远方航行,寻找适合自己的新大陆。偶尔我在半梦半醒间极度渴望家里的安稳、恐惧周遭的陌生,但当我双眼睁开、慢慢清醒的时候,我又能够非常平静地处在当下,即便“举目无亲”。

我时而平静、时而焦急地和老妈解释,我说现在疫情管控越来越放松,并且很多人阳了之后不久就可以好,这让我妈再次想到了一个亲人,阳了不久后确实恢复正常了;我说北京的房子咱是买不起,但我也不用你们给我钱来交什么首付,我可以选择一直租房子,或者在某个其他地方或国家买房,再取个洋媳妇,我妈似乎有点开心,说,嗯,那也行,混血儿长得好看!此时我都有点惊讶,我妈竟然也能接受我在国外生活的提议。

最后我妈也很无奈,毕竟我“翅膀硬了”,只能说要我时刻注意安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