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医学开展显像新技术——11C-胆碱

 影像核医马平 2022-11-17 发布于河北
图片

PET/MR、PET/CT检查作为分子代谢水平的人体功能显像检查技术,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示踪剂进行解剖和功能显像。应用最广泛的示踪剂就是18F-FDG,可明显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指导恶性肿瘤的分期与再分期,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其在全身许多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虽已获得认可,但还存在一些不足。随着正电子标记药物(分子探针)的不断研发,放射性核素标记的11C-胆碱逐渐应用于临床。

胆碱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恶性肿瘤的胆碱代谢增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11C-胆碱在PET显像中对胶质瘤、头颈部肿瘤、肺癌、肝细胞肝癌、前列腺癌、膀胱肿瘤等的诊断、分期及复发检测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颅内病变的观察、高分化肝细胞肝癌的诊断、生物靶区勾画、复发病灶的定位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18F-FDG在PET/MR、PET/CT显像中的不足。

病例1

男,因肺癌行18F-FDG PET/CT显像,示双侧额叶,左侧枕叶、右侧小脑半球片样水肿,部分内可见结节,相对18F-FDG代谢略高,病灶定位不清晰。

图片
图片

11C-胆碱 PET/CT显像上相应位置可见高代谢结节,病灶显示清晰,并与MRI增强结果一致。

病例2

男,69岁,前列腺癌去势术后4年,排尿不畅半年,PSA增高1月(PSA 13.92ug/L)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1C-胆碱:膀胱内无放射性分布,前列腺内放射性浓聚灶清晰。

图片
图片

FDG显像:膀胱及尿道放射性干扰,前列腺内病灶显示不清,仅隐约可见前上部放射性异常浓集灶。

在前列腺癌中,18F-FDG的应用则大为受限,往往不能很好的分辨和检出前列腺肿瘤。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8F-FDG 通过泌尿系统排泄,膀胱和尿道中的高放射性会影响对前列腺病变及盆腔淋巴结的观察;

②部分前列腺肿瘤组织生长缓慢,对18F-FDG 的摄取不高,因而降低了其检出的灵敏度。

由于不同肿瘤代谢表型各异,前列腺癌通常伴有脂质代谢活跃,表现为肿瘤细胞中胆碱激酶的活性增高。小分子活性物质胆碱被前列腺癌细胞摄取,经胆碱激酶磷酸化而停留在细胞中,形成“化学滞留”,由此形成了肿瘤与正常组织间的差异表达。根据这一原理,11C标记的胆碱经静脉注射后,能够在前列腺癌及其转移灶内高度浓聚,并且无膀胱内存留,不干扰前列腺的显示,对于前列腺癌原发肿瘤的评估,11C-胆碱优于18F-FDG,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另外,研究表明:11C-胆碱 PET显像可用于原发性甲状旁腺旁腺亢进术前定位诊断,灵敏度高。但是,11C的半衰期只有20min,11C-胆碱PET显像只能在有加速器的PET中心应用。

总结

11C-胆碱在PET显像中对脑肿瘤、肝细胞肝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肿瘤的诊断、分期、复发检测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是值得肯定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18F-FDG在PET显像中的不足;同时,11C-胆碱与18F-FDG强强联合在肿瘤的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价方面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