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城百艺非遗名录 乐器界的battle之王

 新用户0367amSK 2022-11-17 发布于江苏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自从《百鸟朝凤》《闪光少女》等影片的热映,唢呐这种发音穿透力、感染力强的乐器被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唢呐也因此有了“乐器界的battle之王”“乐器界流氓”等称呼。

唢呐俗称“喇叭”,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唢呐艺术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管弦乐团以及民族交响乐团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日前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关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项目名单的公示中,唢呐艺术(五台八大套、子长唢呐)作为传统音乐在列。

五台山八大套主要流行于山西省五台、定襄两县,忻县、原平、崞县次之。因有八首大型套曲而得名,简称“八大套”。

五台八大套是五台山寺庙音乐器乐曲的一部分,也是器乐曲中最完整的一部分,常在禅门佛事赞偈仪式中演奏,是与西安鼓乐、北京智化寺音乐齐名的中国古老的乐种之一,被称为活着的音乐“化石”。

五台八大套一共由八套套曲组成, 每一个套曲最少有四十多个曲牌,最多的有七十九个曲牌,演奏下来规模宏大、曲调优雅。凤凰平台代理www.fh2023.xyz

八大套的乐队编制,除《大骂渔郎》套用低音、高音两支唢呐领奏外,其余七套都是以管子(一至二人)主奏,共它吹管乐器有海笛、笛子、笙(二人);打击乐器有堂鼓、板鼓、大钹、小钹、大锣、小锣、云锣、梆子等。

作为民间乐种,五台八大套最早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于五台,后来因为有了学校、教程,五台八大套才有了现代的谱本。

现在的五台八大套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适当的创新,结构精致、曲调高雅,群众更加喜闻乐见,被全国音乐界誉为“民族的高雅艺术”“深厚的文化沉淀”“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瑰宝”。

子长唢呐是陕西省子长县古老的传统民间音乐,源于汉唐,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说是早年的龟兹县艺人传下来的;也有说是汉唐宫庭的伶人被贬民间后传承下来的。

据民间传说,明末高迎祥、李自成揭竿攻州克县,路经子长过黄河挺进北京时,当地唢呐乐班就为其演奏过。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子长唢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

子长唢呐主指杆长尺三、尺二五的大唢呐,杆长碗大,音色明亮,低音浑厚,高音挺拔,粗犷悍实,热烈奔放,渗透着雄健的阳刚之气。

表演时以五人一组,系吹打结合吹奏班子。通常由上下手双人演奏,下手依附上手作升度简化演奏,小鼓、锣、小钗三种打击乐为伴奏乐器吹奏基本上遵循慢起、中续、快结尾规律。活跃在民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