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新用户9366MN2j 2022-11-18 发布于江苏

聚焦推荐好书好影

01村上春树:《远方的鼓声》

“一天早上睁眼醒来,蓦然侧耳倾听,远处传来鼓声。鼓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从很远很远的时间传来,微乎其微。听着听着,我无论如何都要踏上漫长的旅途”。

我喜欢村上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旅行方式,融入日常,平凡而真实,琐碎而有趣。

02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高更找到了他的快乐,毛姆写就了他的传奇。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07特·克雷格: 《哈佛极简中国史》

勇于打破传统中国史学叙事方式,将中国历史放在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中予以考察。

从诸子百家争鸣的早期中国,到构建最早帝国的秦汉,从帝制时代高峰的隋唐宋元,到帝制时代晚期的明清,最后到步履蹒跚、探索出路的近代中国,克雷格呈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荣辱兴衰。

11木心:  《即兴判断》

读完蒋勋,读木心的文章是另外一种感觉。如果说蒋勋更关注个体,那么木心同时也很关注这个社会的机体,不是说他不关注个体了,只是不同的感觉。

“这样一种人,很不容易道破。试道而破之——只有正义感,没有正义”。

“中国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欲辩已忘言。欧陆文化精神的整体表现是忘言犹欲辩。”

21詹宏志:  《读书与旅行》

旅行里让我留下深刻印记的经验往往发生在最无目的的时候与场所,树下小酒店的一杯沁凉白酒,迷路崎岖城区偶遇的小面包店,异国乡间等待公交车窥见的乡民日常生活景致,这些无意间得来的吉光片羽反倒成了日后反复咀嚼的旅行滋味。

25赫立格尔:  《箭术与禅心》

书的主题在我看来是建议大家“忘我”,不要老有射中目标的欲望,不要瞄准。

日本人做事认真,对基本功要求很高,禅师开悟前要有漫长而艰苦的准备工作,就像少林寺的和尚要学功夫,总是先从杂活累活开始的。

29王小波:  《黄金时代》

知青上山下乡已经成为历史很多年了,然而类似的荒诞却不会消亡。陈清扬式的困境说不定哪天就会出现你在身上。

怎么解决?沉默以对,执力前行;还是不依不饶,就像冯小刚《我不是潘金莲》中的李雪莲一样。

这是一个选择,伴随的还有相应的代价。

3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这本书经典的阐述实在太多了,比如:

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 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 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 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 法家者流盖出于法述之士。

还有我十分喜欢的一句话:人往往要说很多话,才能归入潜默。

34蔡澜:  《不如任性过生活》

人生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不羡慕别人,不听管束,多储蓄人生经验,死而无憾,这就是最大的意义吧,一点也不复杂。

蔡澜提到“人生的路上总要试试未尝过的东西”、“要折腾”的观念,反正我是十分认同的,温水煮青蛙的人生太没趣了!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