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辉霞老师学习英语学习活动观

 滕大卫 2022-11-19 发布于河南
2022年04月22日晚,回看了前天辉霞老师有关英语学习活动观概念的解读直播课。

直播课程时长2个小时11分钟,本次课程王辉霞老师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解读英语学习活动观。具体内容如下: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出的背景

首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要求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对未来人才培养的要求。

确保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的目标落地,指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教学途径——英语学习活动观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意义。

2.1什么是英语学习活动观?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学习语言、获取新知、探究意义、解决问题,逐步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超越语篇的学习,确保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思维品质提升、文化意识建构和学会学习的成长过程。

教学设计与实施要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围绕主题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问题,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辉霞老师引用了河师大王彩琴教授有关教学观念的认识。“观,即理念(beliefs);学习活动观,即Your beliefs on activities about English learning.一个教师,有什么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观、什么样的活动观。”(王彩琴,2021)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英语学习活动观既是一种认识论,又是一种方法论,既是关于英语学习活动的观点认识,又是关于英语学习活动的实践指导。

从概念的内涵来看,英语学习活动观不是英语教学活动观,这一概念针对的主体是英语学习者--学生,而不是教师。

《新课标》倡导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是狭义的、特指的,是以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向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这种以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认为学生不仅要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训练、语言能力的发展,更应该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师要基于英语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章策文《教学与管理》,2019)
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六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即学生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重视对语篇的赏析,比较和探究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同时,尝试运用所学语言创造性的表达个人意图、观点和态度,并通过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理解和表达的效果,由此构成六要素整合、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2017年版课标P12-13)

“六要素”课程内容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

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2017年版课标P13)

三、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类活动

活动观“六三三”内涵意义:课程内容六要素;三类活动;三个特点活动观将语言、文化、思维三者紧密结合,成为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实施路径它不仅为教师如何开展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王蔷,2021)​
活动观将语言、文化、思维三者紧密结合,成为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实施路径。它不仅为教师如何开展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王蔷,2021)如上图所示。


明确目的;熟悉话题;预测内容,激发兴趣和欲望;激活相关语言,提出导读问题;布置任务。


略读;跳读;详读理解细节;根据所读内容画图、连线、填表、排序、补全信息,信息对错辨析等。


根据所读内容制作图表、导图梳理、概括、复述、为课文选择或添加标题等。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章内容,解释内容意义;分析人物性格、价值观:探究语言背后深层的文化现象和寓意。(在进行以上活动时,运用、内化语言)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你认为作者写得怎么样?创设新情景分析问题、解决新问题。


学习理解类活动

关于学习理解类活动,教师要把握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的要求。

教师通过感知与注意活动创设主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铺垫必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主题之间建立关联,发现认知差距,形成学习期待。在此基础上,教师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活动,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从语篇中获得与主题相关的文化知识,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感知并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关于应用实践类活动,教师要把握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的要求。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基于所形成的结构化知识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应用等多种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内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加深对文化意涵的理解,巩固结构化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从学习理解类活动到应用实践类活动的进阶既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多次循环完成。


关于迁移创新类活动,教师要把握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的要求。引导学生针对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与作者或主人公的态度和行为,开展推理与论证活动,学会赏析语篇的文体特征把握语篇的结构,发现语言表达的手段和特点,并通过分析和思辨,评价作者或主人公的观点和行为,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策略和思想观念,多角度认识和理解世界,创造性地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理性表达情感、态度和观点,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四、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特点

4.1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特点(综合性)

课程内容的综合 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

语言技能的整合 在语言运用中,“听、读、看”理解性 技能和“说、写” 表达性技能整合使用。

学科素养的全面性 事实性知识基础,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 识的融合;语言、思维与文化的统一。​

4.2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特点(关联性)

关联学生实际生活 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关联学生已有知识 把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的生长点, 在已有知识基础上主动建构

活动之间的关联 活动的层次性;活动的主线--主题​

4.3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特点(实践性)

注重真实语境设置 从学生语用能力出发,设置真实语境 

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同伴、教师;学生 
注重多元互动 与自我 

注重语言输入与 输入与输出的实际意义;迁移解决新问题 。


“六要素”课程内容整合的英语活动观 

1.活动的前提:主题和语篇(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改变“空壳化”的语言教学:

2.活动的性质:语言、文化、思维的有机融合,改变肤浅化的语言教学。

3.活动的方式:听、说、读、看、写多种技能的整合,改变过去单一技能的训练;

4.活动的内容: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的整合,即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有机整合,改变碎片化的语言教学;

5.活动的目的: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改变狭隘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培养目标,真正走向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

6.活动的层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活动由浅入深,从低阶到高阶,引领学生从理解文本到超越文本:改变零碎无序的课堂活动。
2022.04.23
滕大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