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0年一国军上将去世,曾带出两个元帅,周总理6个字评价其一生

 昵称14934981 2022-11-19 发布于辽宁

1950年1月6日,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不辞辛苦,来到了位于成都布后街2号看望老上司熊克武。

熊克武过去任建国联军总司令期间,贺龙曾经是起麾下第一师师长。

贺龙在四川党组织干部的陪同下亲自到老上司家中探望,熊克武听说以后,惊喜交加,颤颤巍巍地走出门迎接,贺龙拉着熊克武的手回到屋中,一行人落座后侃侃而谈。

图片图|熊克武

贺龙此番前来,一方面是受党中央毛主席、朱老总的委托来探望,另一方面是为了邀请熊克武重新出山参加工作,为新中国的建设继续出力。当年熊克武主持川政多年,在当地很有人望,有他出山,西南的工作也会好做不少。

熊克武听后,并没有答应,而是惭愧地摇了摇头:

“我已经年老体衰,思想陈旧,恐怕跟不上形势。”

言下之意,其实就是婉拒。

贺龙并没有放弃,而是耐心地劝说,希望这位老上司能“为建设新中国、新四川带头做贡献,做个继续前进的革命老人”。经贺龙再三劝说,熊克武最终答应邀请。

1950年1月10日,贺龙致电中共中央以及刘伯承、邓小平,举荐熊克武,并在电文中盛赞熊克武:

“一贯不满蒋,向来生活上较严肃......不贪污,不置私产......是较正派的人物......他表示拥护共同纲领,拥护毛主席,今后愿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尽自己一份力量。”

图片图|毛主席与贺龙合影

1950年6月14日,熊克武作为特邀代表,赴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并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

6月28日,毛主席以中央人民政府的名义,任命熊克武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尽管熊克武这时已经年近七旬,但为了国家建设,仍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刘伯承元帅的老上司

熊克武是1885年生于四川,比朱老总还要大一岁,从年龄上来看,熊克武的资历那是相当的老。

1904年,熊克武东渡日本,也就是在日本期间,熊克武结识了孙中山,并参加了他领导的同盟会,1906年冬,奉同盟会总部之命,到四川开展武装斗争,熊克武这一年也不过只有21岁而已。

熊克武后来参加并领导了泸州起义、成都起义、广安起义,以及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

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革命胜利的果实却又被袁世凯窃取,熊克武事后参加讨袁战争,结果遭到了失败,被迫逃亡日本。

图片图|熊克武

孙中山自创建革命党以来,因为缺乏经验,忽视群众的力量,以至于几次遭到失败,在革命斗争中。熊克武虽然身先士卒,屡立战功,但从思想上来说,他更倾向于黄兴,也正因为有了争执,熊克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始终游离于革命阵营之外,并几次参与四川军阀混战,争夺权力。

1918年3月,孙中山正式下令,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督军,杨庶堪为四川省长。

熊克武掌握四川军政大权后,深感川中连年战乱,百姓受苦日久,于是决定整理军队,恢复四川秩序,尽管他执掌川中军政大军时间并不久,却依然做出了不少的成绩。

有评价称,熊克武执掌川中军政大权的两年时间里,是自辛亥革命以后,四川人民生活以及政局最稳定的一段时期。

可惜的是,四川稳定的局面只维持了两年,随着军阀不断开战,熊克武后来制定的一些限制性措施,也基本上成为一纸空文。

尽管熊克武很想实现安定天下的雄伟抱负,但由于眼界局限,看不清发展方向,以至于在军阀混战中被几次掣肘利用,军力大减。

图片图|刘伯承

熊克武在经略四川,拓展实力同时,麾下涌现出两员大将,但这两个人后来与他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一个是贺龙,另一个就是刘伯承。

两人在新中国建立以后,都被授予了元帅军衔。

刘伯承是1912年考入熊克武开办的重庆蜀军将校学堂。刘伯承从学堂毕业后,随即被分配到熊克武的第五师中,历任司务长、排长、连长。

不过那时的熊克武已然是手握重兵的豪强,对于一个普通学生,自然是很难看在眼里的。

真正让熊克武意识到刘伯承非凡的一面,是在丰都一战中。

熊克武讨袁失败后,部队也被迫解散,刘伯承1914年在上海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后,被选派回四川,拉起了一支四百余人的队伍。

1916年丰都战斗中,刘伯承率部攻打县城,不慎被打中右眼致残,尽管伤势沉重,但刘伯承以极大的毅力,让主刀的沃克医生不用麻药开刀动手术。

事后主刀的德国医生沃克对熊克武说:

“刘先生的惊人勇敢及忍耐令我震骇,终生难忘。以西方的标准,他可称为'军神’,贵军有勇士如此,将每战必胜。”

图片图|熊克武

熊克武了解到刘伯承的壮举后,也是惊为天人,立即命人将之找回,但当时刘伯承已经因为伤残的缘故,被逐出了军中。熊克武花了一番功夫,将刘伯承请回来,并任命他为川军第5师第9旅参谋长,

如果熊克武能够重用刘伯承,那么在未来革命战争中,必然能够拨云见雾,可惜的是,熊克武深陷川中军阀之间的混战,几起几落,并没能事先自己的理想。

刘伯承在川军中,受吴玉章、杨闇公的影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于1926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泸顺起义期间,尽管刘伯承指挥的各路大军并不齐心,但在他的调度下,却硬生生撑了多半年时间,有力地策应了北伐。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首次尝试掌握武装力量,尽管遭遇失败,却为后来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奠定了基础与信心。

贺龙苦劝熊克武

熊克武在四川饱受军阀排挤,不得不于1924年1月出走四川,到贵州遵义休整。

历经几番磨难后,熊克武最终选择同孙中山合作。

国共合作后,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国民党于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熊克武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被孙中山委任为建国军川军总司令、川滇黔联军副总司令,北上讨伐曹锟、吴佩孚等部。

图片图|贺龙任四川陆军暂编第九混成旅旅长时留影

为此孙中山亲笔写了一封英文的信,托人交给熊克武:

“余此次北上,讨论南北统一大计,阻力很多,前途未可预料,但无论如何,仍需以武力为后盾。你为我党老同志,必能深体此意,望即将所部集中武汉一带,相机行动。”

驻扎湖南常德期间,熊克武所部兵力发展至4万余人,也就是在此期间,熊克武结识了贺龙。

贺龙是1916年参加革命,但此前一直都是单枪匹马,自诩是“两把菜刀砍盐焗”起家,尽管部队几起几落,但始终屹立不倒。

1924年,贺龙率部进驻澧州(今属湖南常德)时,全军上下已经达到了13个团,上万余人的兵力。

贺龙在澧州驻扎期间,加紧了对部队的军事整顿,使得部队的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熊克武率军进驻常德后,听说了贺龙的壮举,也深表钦佩。

图片图|贺龙任建国军第一师师长时留影

1925年2月,熊克武以建国联军总司令的名义建议孙中山,任命贺龙为建国联军第一师师长。

2月16日,在澧州镇守使署礼堂,贺龙身穿陆军中将礼服正式就职。

熊克武对贺龙那是钦佩加赏识,有什么事情,也会询问贺龙的意见,对这位受人尊重的上司,贺龙也是真心拥戴。

可遗憾的是,熊克武后来还是吃了眼界的亏。

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病逝,熊克武又卷入到军阀斗争之中,无法自拔。

诚然,在熊克武的内心深处,他深深的为中国革命赶到担忧,在饱受湖南省长赵恒锡的排挤下,熊克武做出了决定,率部南下广州参加北伐。就在这时,代行建国军大元帅的胡汉民也发出邀请,希望熊克武能够率军南下休整,熊克武也决心不再等待。

然而这时,贺龙就已经发现了不对劲。

自孙中山病逝以后,无人再能压制国民党内部众多派系,各方势力风起云涌,熊克武此时南下,无异于会成为各方冲突的焦点,到时候必然饱受各方压制,于是贺龙力劝熊克武,不要轻易率军南下。

图片图|廖仲恺

面对这当时几乎算得上是唯一正确意见,熊克武却并没有听从,而是单独留下贺龙一万余人马在湖南策应,自己孤身一人率3万大军南下广州。

尽管蒋介石、汪精卫、谭延闿对熊克武都很热情,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熊克武手中的部队。

熊克武并不傻,他察觉出广州的气氛已然有些不太对,特别是著名国民党左派廖仲恺前不久被刺杀的消息传来,让熊克武内心很是忧虑。

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谭延闿就曾试探熊克武,询问他回广州的打算,那时熊克武胸中坦荡,毫无戒心,他对谭延闿说:

“我不远千里而来,是来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的,至于个人出处,一听政府安排。”

苏联顾问鲍罗廷派罗加佐夫来与熊克武面谈时,熊克武仍坦率地指出:

“我把队伍带到广东来,是准备交给政府调遣的,任何人都可以指挥。”

当时罗加佐夫就插了一句话:

“作战期间,自己训练的部队,还是自己指挥比较方便,也才能发挥更大的力量。将来用兵还是要你独当一面。”

可遗憾的是,熊克武没从他的话中听出另外的含义。

图片图|谭延闿

尽管熊克武一再在公开场合中表示,自己积极投身革命的意愿,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对他依然很不放心,纷纷将矛头对准他,想要解除熊克武的兵权。

1925年10月3日,蒋介石、谭延闿、朱培德来到熊克武建国联军司令部庆祝中秋节,并邀请熊克武下午去东山寓所开会,熊克武不加提防,下午便带着余际唐赶赴东山寓所开会。

没想到的是,就在会议休息室,熊克武、余际唐被一队荷枪实弹的卫兵包围,蒋介石亲信谭延闿上前严肃的宣布:

“你们被扣押了。”

熊克武这才意识到,自己是上了别人的当了。

熊克武被扣押后,蒋介石又利用开会的名义,将建国联军的高级将领全部骗来扣押。

1925年10月4日,蒋介石发布了“川军总司令熊克武通敌叛国罪状”。

就这样,熊克武的川军部被蒋介石不费吹灰之力瓦解,分裂成好几部分,一部分到湖南被赵恒惕改编,一部分由汤子模带向贵州,途中汤被所部的师长罗觐光杀害,少数回到四川,被杨森改编。

就连远在湖南常德的贺龙部也不得不选择接受改编,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

几次拆分瓦解,贺龙所部兵力锐减,尽管在南昌起义前,贺龙已升任第20军军长,但所部兵力还不到一万多人,比原来一个师时的兵力还要少不少。

图片图|蒋介石

熊克武成了没牙的老虎,蒋介石依然不放心,甚至几次要下手杀他,但汪精卫说了一句话,才使得熊克武幸免于难:

“熊克武虽然犯的是死罪(不知道罪从何来),但能治他罪的人(指孙中山先生)已经死了。”

在各方舆论之下,蒋介石迫于压力,只能释放熊克武。

自此以后,熊克武失去了全部的军队,彻底偃旗息鼓,尽管他依然关心国家命运,积极投身抗日战争。

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失利后,熊克武不顾旧怨,毅然决然返回南京,当时他的夫人劝说他不如一起到四川,但熊克武坚持拒绝,并对夫人说:

“我是政府的官员,在此国难期间,应与政府共存亡,政府在哪里,我就应该在哪里。”

这份民族气节,让人不禁钦佩。

晚年受邀出山

尽管熊克武已然失势,可蒋介石依然对他很不放心。

1939年,熊克武回到成都定居,蒋介石特别派出宪兵,名义上是保护他的安全,实际上是看住他,不让他有任何异动。熊克武也知道蒋介石仍忌惮自己,于是安心在家撰写《四川国民党史》。

图片

一方面,熊克武积极为抗战献计献策,一方面又同川军将领刘文辉、潘文华接触,反对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政策。

解放战争爆发后,熊克武在家乡利用影响力,联络各界人士反对蒋介石发动的内战。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挺进华南、西南。

蒋介石为了将西南经营成大本营,打算利用熊克武的影响力。

1949年7月1日,国民党当局成立“川、康、渝民众自卫委员会”,并请熊克武出山担任主任委员。

熊克武对蒋介石的目的心知肚明,但他立即选择出任该职,并利用自身影响力,遏制国民党当局利用保乡自卫的名义大肆扩军。

也因为熊克武的干预,国民党当局先是于7月18日下令取消该委员会,又下令熊克武,将“川、康、渝民众自卫委员会“改称“川、康、渝反共保民自卫委员会。熊克武直接选择拒绝,遭到国民党当局针对,自卫委员会的工作随即转入地下。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军挺进西南,重庆获得了解放。熊克武在川积极与刘文辉、潘文华联络起义事宜。

12月11日,刘文辉、潘文华、邓锡侯联名在彭县宣布起义。

12月25日,熊克武领衔在成都市内贴出布告,表明拥护中国共产党与中央人民政府。

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熊克武受邀担任了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尽管熊克武已经年事已高,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仍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建设国家中,并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

1959年,已经年逾七旬的熊克武还代表人大常委会在河南、西安、四川、武汉等地视察工作。

1968年国庆节前夕,熊克武接到邀请上天安门城楼参加观礼活动,尽管那时熊克武年老力衰,家人都劝说他不要再出门参加庆祝活动,但熊克武还是坚持出席了活动,并对家人说:

“只要能走路我就要去,我多想见见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自己的老朋友啊!”

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关头,熊克武依然孜孜不倦地工作,并撰写了数以十万字的回忆录,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图片图|熊克武故居

1970年9月2日,熊克武因病处于弥留之际,在这生命最后的日子里,熊克武坚持着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热情的赞颂了中国共产党自新中国建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他始终坚信:

“唯有共产党才能拯斯民于水火、致国家于富强。”

1970年9月4日,熊克武病逝,享年85岁。

当天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熊克武骨灰告别仪式,他生前的好友刘文辉等人以及其亲属都出席了仪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也出席了告别仪式。

对熊克武的一生,周总理曾用了6个字来概括:

“识大体,顾大局。”

图片图|周恩来

熊克武起自于军阀混战,一生历经艰难,尽管走了很多弯路,但最终他还是在历史的关头,他还是做了正确的决定。

也正如毛主席所说: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