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史~~李广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吗?

 愚人0010 2022-11-21 发布于贵州

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里有这样一段话: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对于冯唐其人,国人知之甚少!而李广,则名扬四海,人称“飞将军”!其实,冯李二人都是汉朝中前期人,一文臣一武将!冯唐因为喜欢说真话,容易得罪同僚开罪皇上,结果枉有经天纬地之才,历经西汉文帝,景帝两朝终未获重用!等到汉武帝继位,想启用冯唐时,冯唐已经90岁,有心而无力,只能推却汉武帝的好意!后人感叹“怀才不遇”,感慨“说真话不得升迁”,往往想起冯唐易老的典故!

李广,则是武将版的“怀才不遇”典型!作为西汉有名的战将,李广可谓是身经百战,战功卓著!怎奈,李广到死也没有被朝廷拜相封侯!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为李广叫屈?结果,却被王勃一句“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给作了总结!

前些天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认为李广之所以“难封”,是因为李广并非将帅之才!或许,李广文治武功“天下第一”,但是严重缺乏管理军队(团队)经验!文章没有直接说李广呈个人英雄主义,却明确指出,李广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对此,本人不敢苟同!

过去,研究史料,多取材或借鉴司马迁的《史记》。但是,今天的多项考古成果表明,《史记》也有不实之处!所以,谈及古人,借鉴史料的同时还得有一个千百年来基本通行的准则――真理!

事实上,就李广个人而言,他首先应该是有勇敢的人,有武功(武力)还有智谋,不然根本不会在军中“闪光”。换句话来说,李广凭借战功一步步在军中声名鹊起,从而受到上级提拔重用,最后得到皇帝信任委予将军名号――这应该算得“真理”!即使同时代的草包将军――李广利,起码他也算是武将非文臣,要不然,汉武帝会放心把数万军队交给他――伐匈奴?当然,李广利战败则得另当别论!自古以来,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但,如果把战争失败统归“指挥官指挥不当”,则有失公允!

人人都知道,一个团队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一定不会出成果!一支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军队,没有“指挥官”肯定不行!指挥官不严肃军纪绝对不行!换句话说,李广如果真的不擅带兵,属于无能之辈,别说伐匈奴了,可能连领兵资格都没有。就因为,汉武帝时代,将星如云!李广相比卫青,霍去病等人年长很多,堪称“老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启用之,说明李广并非无能之辈。至于李广缘何“难以拜相封侯”?最有可能的解释只能是“战绩平平”。造成这样的原因也很简单,李广名声在外,匈奴人以打败李广为主要目的,常常是数万甚至数十万大军包围李广所部,使其大败!

有道是“败军之将,何足言勇?”

但是,李广率军的每一战从无全军覆没,且能杀出重围,从匈奴腹地回到汉境,这恰恰说明李广智慧与勇猛!

千年前的古人,历史早已盖棺定论!千年后的今人居然说李广非统兵之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甚至不知道从哪里挖掘出来一个与李广同时代的某某将军“奇谈怪论”――李广熊人一个,所帅之师亦是怂包,焉有不败之理?这等“怂包”货色,岂会得到“封侯”?

老实说,这种论调很可怕!就如同近年来有人侮辱我们民族的英雄一样,这些人不是无知,相反或许还是高智商高学历,其作为也非“钻牛角尖”,而是对民族文化极度不认同!领导人曾经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极其可悲的!有英雄但不懂得尊重英雄的民族却是可怕的,可怕到这个民族会随时消亡……

抛开现象看本质,古今同理,一个人要成就一翻大事业,老祖宗早有说明――得天时,地利与人和!

李广之所以“难封”,恰如王勃所说――时运不济,即“天时”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