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雪
小 雪 2022年小雪时间 11月22日 农历十月廿九 星期二 小雪,意味着要开始下雪了。 虽然雪量不大,但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 防寒保暖也显得更加重要。 明日小雪! 小雪过好! 保您全家平安、健康顺遂! 小雪,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天地闭塞、阴阳不交,气温下降,逐渐降到 0 ℃ 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以此,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 1 腌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2 尝糍粑 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既是指的祭祀所用。 3 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4 喝刨汤 “喝刨汤”,是我国西南部等省地区农村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俗。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古人说:冬季进补,开春大虎。冬天是进补的好时节,养生得益,来年身体才能健康无忧。 冬季饮食对正常人来说,应当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宜吃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 1、暖身第一肉——羊肉 《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肉能补中益气,开胃健力。因此,羊肉也成了冬天必备的食品。 羊肉有补肾壮阳、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羊肉性热,冬天人的阳气内敛,正好可以借羊肉补足,可以有效改善手脚冰凉,畏寒怕冷。 羊肉最好是炖着吃,会更加熟烂、鲜嫩,也易于消化。 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羊肉,消化不良、内热咳嗽的人,最好少吃。 2、暖身第一果——栗子 栗子有“千果之王”的美称,还是益肾宜气的“补药”,老少咸宜。 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维生素,对心脑血管都十分有益。冬天天凉,很多肾虚体弱的老年人食用还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熬汤、炒食都可以达到补益效果。 但是栗子碳水化合物较丰富,糖尿病人谨慎食用。 3、暖身第一方——冰糖雪梨 梨具有润肺清热、养阴生津等作用,在寒凉干燥的冬天很适合。对于燥热咳嗽型患者熟吃梨还能增加止咳的效果。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食疗方供大家参考: 冰糖雪梨 做法: 取大梨1个,蜂蜜60克。将梨挖洞,去梨核,装入枸杞银耳和冰糖(可以换成自己喜欢的食材),置于大碗中,隔水先大火再转中小火蒸1小时。每日服用1~2次。 1、暖身第一菜——萝卜 白萝卜可谓是冬季暖身食物状元榜的第一菜。老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萝卜在民间有“小人参”的美称,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而且萝卜不含草酸,不仅不会与食物中的钙结合,更有利于钙的吸收。 萝卜还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含有大量水分,营养丰富,清解积热,萝卜汤是冬季养生保健的首选。吃肉时搭配萝卜,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 羊肉炖萝卜 做法: 1、锅中加入清水,把切好的羊肉冷水下入锅中,再加入葱段、姜片、料酒去腥,煮开后撇去浮沫,捞出羊肉,并用冷水把表面的浮沫冲洗干净。 2、重换一锅水,烧开,放入羊肉、葱、姜、陈皮、料酒、白胡椒煮半小时; 3、放入白萝卜块,煮至熟,放少许盐、鸡精调味; 4、出锅前撒上香菜。 2、暖身第一汤——鸡汤 鸡肉不同于牛羊肉,虽具有温补功效,但吃多不会上火。在寒冷的季节里,喝点鸡汤从胃里暖到心里。 在炖鸡汤的过程中要小火慢炖,从而使营养物质慢慢地释放出来。还可在汤中加入木耳、红枣、生姜、枸杞等。 注意,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胆囊炎、胆石症等疾病患者不适合饮用鸡汤。 板栗鸡汤 做法: 1、鸡剁块、清洗干净。冷水入锅,水中加入小葱2根,姜3片,料酒1汤匙,八角1颗,水开后煮2分钟捞出温水洗去浮沫。板栗泡水20分钟,枸杞泡水10分钟,清洗干净沥水备用。 2、砂锅一次性注足水,入老鸡和3片姜大火煮开,转小火加盖锅盖小火慢炖。(也可用高压锅,时间快) 3、砂锅1个小时后加板栗。(高压锅13~20分钟就可以加板栗了) 4、砂锅半小时后再加盐调味,放入枸杞再炖10分钟即可。(高压锅8~10分钟再加盐和枸杞,再炖5分钟即可) 3、暖身第一粥——红薯粥 民间谚语“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红薯粥也是冬日必备。 红薯味甘,性平,能“健脾胃,强肾阴”。红薯中的粘液蛋白也可以保护心脑血管弹性。它还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是很好的应季杂粮。跟大米一起熬粥,都有健脾养胃的功效。 红薯粥 做法: 1、小米淘洗后,加适量水(大概2倍小米的量)放到电饭锅里,水的多少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爱好,喜欢喝稀粥就多加一些水。 2、地瓜洗净去皮,切成2cm~3cm的块,放进锅里。 3、盖好锅盖,选择“粥”的功能即可。 1 头颈部最怕受风寒:戴帽子、围巾 从小雪节气开始,气候变寒冷,会影响心脑血管,造成血压波动等。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即头部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颈部受寒也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一定要戴帽子、围巾,注意防寒、保护阳气。 2 壮阳气、温通经脉:常晒太阳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在冬季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应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功效,对调节情绪、改善人体状态有很好的作用,有益身心健康。 3 防疾病:重点在“藏”,养好神气 在小雪节气里,要顺应季节的变化特点,把养生重点在于“藏”,即把神藏于内,保持思想清静,调神养生,减轻不必要的思想负担,心地坦荡,才能保持心情舒畅心态愉悦,从而促进身心健康以有效地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小雪补肾食疗方 栗子山药牛骨汤 准备食材: 牛骨一斤 ,山药一根,栗子200克。 制作过程:
小雪补肾好食材 枸杞 枸杞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对肝肾阴亏、腰膝酸痛、视力衰弱和糖尿病都有一定食疗效果。 早晚嚼食枸杞,营养成分的吸收更充分,一般健康成人每天吃20克左右最佳。 小雪补肾按此穴 丨太溪穴丨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揉按“太溪穴”最佳时间是在每晚上 9 点,一次按 30 下。在按的时候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用手指按揉,以有酸痛的感觉为度。 小雪时节,很多人容易出现四肢怕冷、乏力的情况。要用温水泡脚,温补肾阳。 泡脚以15分钟为宜,贵在坚持。肾开窍于耳,在泡脚的同时,可以把耳朵搓热,来补养肾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