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扬滇兰文化,从娃娃抓起

 兰花吧 2022-11-21 发布于湖北

众多的花草中独爱兰花,爱她那沁人心脾的香味,爱她那坚贞不渝的心。兰花,这个大自然赐与人类的精灵,相伴着多少名人雅士,演绎着多少迷人的故事。兰花,那碧盈飘逸的小草,那千娇百艳的花蕊,那幽醇四溢的暗香,像一个含羞婷立的玉女,住在深闺,不谙红尘。兰花,花中君子,其香也淡,其姿也雅,兰的境界幽远。以养花的方式,来滋养自己。

弘扬滇兰文化,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具有兰心蕙质的优良品质。才能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个兰人努力向前,才能迈出势不可当的复兴步伐。关于滇兰的发展和建设,每个滇兰人心中都有一本帐,大家清楚的知道,对于滇兰市场的开拓我们只做了十分之一,滇兰文化的传承我们十分之一都还欠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必须传承,有传承的文化才是有底蕴的,老祖宗宗留下了许许多多好东西,不能在我们手里丢失,我们做不了大事,就从身边的小孩引导做起,点点滴滴,水滴石穿。



在云南4.72千万人口中,爱兰之人有几何,在云南98个县,滇兰的大棚规模不过了了,相比其它农业花卉产业而言,我们的文化走得太慢,圈子太小,产值太低,不过是大江大河里的一条小溪,孱弱的从远处走来,细细廋瘦的滇兰产业里,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一遇寒冬和烈阳,或是冰封或是蒸发。

兰花作为我国著名的观赏花卉,几千年来,历代文人雅士以兰喻物,以兰喻人,以兰颂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志向和希望。中国兰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血脉相连,兰学与国学血脉相连。兰文化丰富的内涵和哲理,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她”体现在语言文字中,体现在诗词赋曲中,体现在丹青画笔下,真可谓博大精深,代代相传。七彩云南,莲瓣兰的产地,云南养兰氛围逐渐形成,我们取莲瓣兰的“精、气、神、节”,内化到做人的品质。

来过云南的人都知道,那里地形、地貌复杂,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正是这样优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这里兰花品种繁多,云南,更是莲瓣兰的故乡。也出现过一大批兰花铭品,享誉中外的“五朵金花”,“后五朵金花”为云南兰文化的发展也做出重大贡献。


今天,在我们崇尚兰花的精神美,并发掘追求兰花精神美和物质美时,别忽略了爱兰不仅是一种时尚。而且更要把玩兰是爱兰人的一种担当、包容、正义、和蔼、利人等态度,充分体现出来。


很多人喜欢养花都是从小开始的,总会在这条道路上经历挫折,主要是没有选对花卉的种类,毕竟养花是一件不断学习的过程,很多人遇到这种挫折就是放弃自己的这个爱好,所以刚入门学习养花的小盆友可以先选择比较好养的莲瓣兰,易栽培的莲瓣兰开始自己的养花修炼之路。“养兰就是养性。你急不得,躁不得。就这样看着它,慢慢地由嫩绿变成墨绿再变成深绿,慢慢地抽出花苞、释放花朵、发出香气,有花赏花,无花赏叶,怡然自得。”因为爱兰而养兰的人,享受着养兰养心的雅趣,在喧闹中少了浮躁,多了耐心,追求一种温和清雅的境界。对于我而言,养兰不仅养性,更锻炼了身体,每天都有事干,每天都有期待,身体头脑都在动。


所以,珍爱兰花,弘扬滇兰文化,从娃娃抓起,教育方针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孩子缺乏动手能力,把麦苗当成韭菜的现象时有发生,培养孩子爱兰画兰咏兰比打游戏看电视玩手机强多了。在学校深入开展“知兰性→悟兰品→养习惯→学做人”系列活动。云南人相约珍惜机遇,齐心携手,给滇兰亮起一盏明亮暖心的灯……


故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家进步
少年胜则雄于地球
养兰从娃娃抓起

--清香幽远(赵家毅),作者授权兰花吧发布,点文中任意一张图进入“兰友汇”可与作者交流互动。


您若喜欢,点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