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务人的“算计”VS财务机器人的“计算”

 左岸金戈财税 2022-11-21 发布于广东

财务人如何大战财务机器人

近日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则信息:“祝贺'崔筱盼’获得2021年万科总部优秀新人奖,她催办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达到91.44%。”

每当有这类新闻出现,一般财税培训机构都会用敏锐的嗅觉,焦虑的情绪,向财税人第一时间传达“完了,这下全完了,财务机器人完胜财务人”, 然后推销旧思维下的“新课程”。

财务“数智化”,在IT技术发展下,当然是未来发展趋势。传统财务人是需要思考如何在未来“数智化”时代,先转变思维,而不是活在机器人代替人的焦虑情绪中。

对外来说,不管是德勤财务机器人,还是万科的“崔筱盼”,我首先想到的是,财务机器人能够在一些企业实施,说明这些企业财务非常规范,也可以说是“业务财务一体化”运作非常顺畅。

对于财务基础薄弱,财务不规范,甚至没有构建“业务财务一体化”系统的企业,就算给你一套财务机器人,也无法运作。因为人工智能算法的基础,就是你得首先有一套规则,然后算法才会掌握这套规则,学会这套规则进行智能处理。

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科技”(2021年在港股上市),其CEO徐立曾在一次采访中这么说到:“很多企业家来找我,说我们这个很多复杂的场景,我们人也搞不懂怎么做,你们人工智能过来整一整,这其实很难,人工智能其实跟以前的互联网上线或者说这些东西完全一样,就是你首先得有个路是通的,你要有个链条是通的,你线下这个东西能够做的很好了,然后才能够用人工智能的模块,去模拟,去学习你这里面的链条,学好了之后再逐步代替人,如果你自己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流程,完整的想法,那么这个其实人工智能来突然间去来做替代,这其实是很难的”

因此,人工智能更多的是在人建立的规则基础上,学会这套规则,然后模拟人的操作,完成各项操作。从这一方面来说,财务很多规则性事项未来必然会被机器取代,也就是我们说的财务基础性事项。但财务机器人这些事项,更多的“计算”的能力。

机器人还不具备“算计”的能力,因此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机器又无法代替人。一是对于不同企业不同的业务,需要人去构建适合本企业的规则。二是在规则建立之后,财务价值创造领域的财务事项,更多的需要“算计”的能力。

“计算”和“算计”两者本质上是因为前者无感情,后者存在感情。但是具体表现上为:“算计”存在是因为会计和税法,本身有很多的不确定性,需要人的职业判断,就目前的算法技术来说,“职业判断”可能还是机器无法掌握的。同时“算计”存在是因为财务管理内核是管理,管理不是工具,核心是和人打交道的事情,机器能不能对人的情感进行识别,目前还无法做到。

在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的微信中提到:“在算法的加持下,她很快学会了在流程和数据中发现问题的方法,以高于人类千百倍的效率在各类应收/逾期提醒及工作异常侦测中大显身手”

“崔筱盼”能够高效完成应收/逾期提醒及工作异常侦测,前提是万科流程是通畅的,数据是规范的。就像是自动驾驶,总得先有路,现有地图,否则总不可能自动驾驶的汽车还要临时开路不成。就好像财务机器人肯定是不能完成两套账合一的工作的,因为数都没有,机器人直接瘫痪。

如果企业流程和数据不规范,别说机器人无法运作,就连人都无法开展工作。就拿应收账款来说,很多企业对账都对不清楚,问题就是流程和数据都不规范。

但是就像企业流程和数据规范,如果财务人把应收的管理看做是“对账”,那么这种规则性事项,被取代是迟早的。很可惜我们财务人不少,都是从事这种规则性事项,比如开票、填表、对账、对数等等。

以应收账款管理为例,财务转型之一就是构建一套“业务财务融合”的规则。就应收举例来说,我们财务人需要转型,首先是思维的转型,如上图所示,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财务支持业务”思维,思考价值创造的事项。

有人说“不就是建立应收账制度吗”,是,但又不全是。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我们很多都是票怎么开,对账事项,应收账款账龄之类。

我用下面这张图来说明流程性事项和管理性事项。图示上半部分则是流程性事项,也是“崔筱盼”目前已经取代财务人的事项。图示下部分财务机器人有的也可以被取代,但是首先是财务人先对这些内容建立一套规则。有的也暂时无法取代,因为不确定性和管理的“情绪性”。

--图片来源本人书稿《财务规范和税务风险防控》

建立应收账款规则事项,比如制度中设置:对逾期账款,采取分类追收和处理程序。

账款情况

责任人

措施

逾期一周内,回收可能性在90%以上

销售员

电话提醒

逾期15天以上(含)

销售员

上门拜访

逾期30天以上(含)

销售经理

财务部发出催款函

逾期60天以上(含)

销售员

销售经理

不得发货,必须收回前期欠款后,才能发货。但若客户过往信誉良好,本次欠款非恶意欠款,对前期欠款和本次发货货款有详细回款计划,且确实有备货和销售需要,在原合同、协议额度内,总经理同意可发货。

逾期超过180天(含)

财务经理

法务经理

财务经理通知集团法务经理发律师函。

逾期超过180天(含),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

客户明示拒绝还款;

客户转移财产、转行其他事业、失踪;

客户虽然有还款意愿,但其经营状况急剧恶化,短期内没有好转的可能。

财务经理

法务经理

进入财产保全及诉讼程序。

认定为坏账。

财务经理

账面提足坏账准备。

确定管理责任和处罚安排。

上表应收账款催收,有些内容建立了规则之后,财务机器人“崔筱盼”完成可以做到,比如逾期一周内,回收可能性在90%以上,“崔筱盼”获取财务数据后,即可自动给客户进行电话。这个不是难事,要知道我们现在很多电话推销和业务电话都是机器人。再比如逾期30天以上(含)的款项,“崔筱盼”获取财务数据后,根据设定好的模板,自动生成催款函,并自动发送邮箱、电话、微信至客户处。还比如逾期超过180天(含)的款项,自动生成律师函也是一个道理。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催款这项工作其实是需要“感情”的。

首先我们要分析应收账款的成因。形成逾期款项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偿还能力不足和偿还意愿不足,然后偿还能力不足又分为短期偿还不足和长期偿还不足,偿还意愿不足又分为产品质量、产品售后服务、沟通方面不顺畅和故意拖欠。

针对不同的预期款项,财务机器人及时拨打电话或者发送催款函,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很可能人家一看到财务机器人的电话都不接听,看到机器人发的邮件也不会多看一眼。很多时候催款可能是真人的一个电话,一个拜访,一次深入沟通得以解决。

因此财务机器人的到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智取财务机器人,而不是思维还停留在传统财务模式下,情绪已经代入“数智”时代机器人下。

就像当下企业没有财务机器人,我们更多的需要思考,如何构建价值创造性财务体系,如何在业务过程中以管理的角色支持业务。

以应收账款为例,我们需要关注:在客户授信、管理授信合同、控制发货、授信额度预警中,我们能够以数据提供授信支持;更多分析和预警应收账款,参与追收货款,监督客户担保手续的执行情况;以资金时间价值角度,利用数据为在合同签订时,为订单应收账款信用期提供利润分析保障;通过对客户信息分析,及时进行财产保全和账款诉讼管理;基于企业风险考虑,对于逾期账款”、“坏账”、“隐瞒事实和风险”、“通过坏账准备调节利润”等可能对给公司资产造成损失的事项,构建考核和处罚细则。

因此财务人能取胜财务机器人的,或者说未来输的不太惨的,唯一之道就是“算计”。如果财务只是“计算”,按照规则去做某些工作,这大概是比不过机器的计算的。在数智时代,我们只能首先需要转变思维,比机器人更懂业务中的管理,比机器人更懂管理中的人,构建数智时代的财税新思维才能未来领导财务机器人,而不是被财务机器人所领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