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术:印刷史上的“活化石” 雕版印刷术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和伟大发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进行印刷的技术,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2009年,雕版印刷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那雕版印刷是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呢? 首先,汉朝人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出现了印刷雏形。 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等都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从刻印章、拓印等技术中获得了启发,开始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画清晰可辨。 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这就是最初的雕版印刷术。 其次,唐朝为了更快印刷佛经,印刷术得到普及。 关于雕版印刷术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何时出现,史学界曾一直争论不休。 目前普遍认为雕版印刷术是在唐朝被发明出来,并在唐朝中后期得到普遍使用。1966年在西安市西郊发现的雕版梵文《陀罗尼经咒》单页,其年代大致刻印于 704—751年之间,是目前出土文物中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目前标有明确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年)王玠印刷的《金刚经》,它由7张纸粘成一卷,全长488厘米,每张纸高76.3厘米,宽30.5厘米,卷首刻印佛像,下面刻有全部经文。 雕版印刷印制的《金刚经》 雕刻精美,刀法纯熟,图文浑朴凝重,印刷的墨色也浓厚匀称,清晰鲜明,可见当时的雕版印刷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现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 从早期印刷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初的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多用于印刷神像、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后来随着唐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蓬勃,雕版印刷术在唐代中后期得到普及。 824年,元稹为白居易诗集作序,说道:“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文中提到的“模勒”就是雕版印刷,当时雕版印刷已经出现市井中,可见到九世纪初,雕版印刷术的应用已由最初的佛教咒语扩大到民间百姓的文化方面。 再次,两宋时期开始出现活字印刷术。 唐朝中后期,雕版印刷的使用已基本普及。到了五代时期,不仅在民间已经盛行刻书,政府也大规模刻印儒家书籍,至953年,印刷儒家《五经》等著作达130多册。而到了宋代,雕版印刷更加发达,技术上突飞猛进,尤其是以浙江、福建、成都地区为代表,刻印的质量高,而且数量也明显增多。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张徒信在成都雕刊全部《大藏经》,耗时22年,一共1076部,5048卷,雕版数量达13万多块,是早期印刷史上最大的一部书。据统计,宋代雕板印刷的书籍,已知的就有七百多种,而且字体整齐朴素,美观大方。可见当时印刷业规模之大。 现代人复原的雕版印刷技术 此外,在两宋时期,印刷术发展还有两项突破: 首先,活字印刷大幅提升了效率。 到宋仁宗庆历年间,杭州书肆刻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他用胶泥做成独立的四方长柱体,刻上单字,就是一个个单独的活字。印书的时候,先预备好一块铁板,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密密地排满活字。 另外用一块平板,压在排好的活字上面,把字压平,一块活字版就排好了。它同雕版一样,只要在字上涂墨,就可以印刷了。毕昇的发明,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详细记载,这种泥活字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铅活字印刷术早了大约400年。 这种活字印刷术,可以两个人操作完成,一人排版,一人印刷,不仅效率大幅度提升,而且更加方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活字印刷术在当时并没有被有效推广。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活字印刷术的成品相对较高,从起初的泥活字,到后来的木活字,制作单独的活字模型成本提升,而且还有配套的松香、油蜡等原料,在当时大大提升了印刷成本。 其二,对印刷的技术成本要求更高。印刷工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程度,以往的雕版印刷,只要排好版,印刷工不需要识字。而如果使用活字印刷,就必须要求印刷工识字。而且,活字印刷对当时的油墨要求也高,不然印出来的字迹,并没有雕版印刷清晰。 其三,活字印刷术被发明之初,并没有受到统治者重视。所以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雕版印刷术依然是印刷业一直使用的技术。 现代人制作的铜活字 其次,彩印技术出现。 在北宋初年,四川地区流行的货币“交子”,就是用红黑两色印刷的。在山西应县木塔中发现的《释迦说法相》三幅,正是宋辽时期是雕版彩色印刷品,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彩色印刷品。 虽然活字印刷术在当时没有很好的发展普及,但是彩印技术却得到了持续发展。明代万历年间,出了很多如闵齐、闵昭明等擅长彩色套印的名家,当时《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都是古版画的艺术珍品。 到了清代套色印刷技术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套色技术与版画技术相结合,便产生出光辉灿烂的套色版画。明清两代,南京和北京是雕版印刷中心。明代设立经厂,明初,南藏和许多官刻书都是在南京刻板。嘉靖以后,到16世纪中叶,南京成了彩色套印中心。 最后,明清之际,木活字和金属活字出现,活字印刷进一步发展。 虽然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当时没有得到推广,他制造的泥活字也没有保存下来。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活字印刷作为一种更先进的印刷技术,并没有断绝。 在毕昇的泥活字之后,元代的王祯创制了木活字。王祯本身是一位农学家,所以关于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选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农书》中。他在安徽旌德请工匠刻木活字3万多个,试印了6万多字的《旌德县志》,结果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印了一百部,可见活字印刷的效率之高,这是有记录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 活字印刷 明朝时期,木活字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获得进一步发展。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的《唐诗类苑》和嘉靖间的《璧水群英待问会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规模用木活字印书则始于乾隆年间《英武殿聚珍版丛书》的发行。该书共刻成木活字253500个,都是枣木大小。印成《英武殿聚珍版丛书》134种,2389卷。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书。 除了木活字得到广泛应用外,金属活字也大量出现。早在王祯以前,就有人用锡做活字,但是很不成功,锡不易受墨印刷很困难,所以没推广。到了公元15、16世纪之际,铜活字流行于江苏无锡、苏州、南京一带,在清代掀起了印刷业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古今图书集成》,印刷数量高达万卷,大约用铜活字数量高达100~200万。 从雕版印刷术被发明,到活字印刷术普及,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而中国古代的雕版印刷术作为印刷史上的“活化石”,在发明之初,便凝聚着中国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几种优秀的中国传统工艺,最终形成了这种独特的中国文化工艺。 它为后来西方印刷术开了技术上的先河,西班牙历史学家传教士冈萨雷斯· 德·门多萨在所著《中华大帝国史》中提出,古腾堡受到中国印刷技术影响。 中国的印刷术,通过两条途径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经俄罗斯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通过阿拉伯商人携带书籍传入德国,古腾堡以这些中国书籍,作为他的印刷的蓝本。这足以证明中国古代雕版印刷术是世界现代印刷术的最古老的技术源头,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 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造纸术和印刷术都与雕版印刷术有直接关系,这在中国其他传统工艺中是罕见的,它的发明和推广,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全世界文明传播和交流都影响深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