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51岁TVB演员马浚伟在社交平台上,官宣自己成为了一名香港公务员的消息,让不少网友为之惊叹。从曝光的任职书可以看出,马浚伟已经就职于香港艺术发展局,担任戏剧类委员,负责给演艺节目的规划、资源分配问题提供专业意见。 仍旧记得,马浚伟曾塑造过许多经典影视角色,例如《鹿鼎记》、《妙手仁心》、《金牌冰人》中都有他精彩的演出。尽管作为演员,马浚伟成功塑造了许多经典形象,但他依旧不放弃脚步,继续在打拼的路上。就读北大的两年时间里,他顺利完成了16个模块的全部课程,如愿通过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而后,他又报考了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两年的课程,并顺利通过。如今,他又成功入职香港文体局,利用自己专业知识进行出谋划策。记得有人曾问过他:“为何要做那么多事,是不是发神经?”马浚伟只说:“只是想弥补和追回小时候因家庭、生计而被迫搁浅的梦想。”曾经因为原生家庭贫穷,马浚伟早早地辍学打工,补贴家用。但他从未就此甘心认命,他不断找机会向上爬,精进自己,充实自己,最终将自己抓到的烂牌打出了王炸。记得在一期《奇葩说》中,18岁的选手陈小雨让人眼前一亮。节目中,陈小雨坦言自己的梦想是考上匹兹堡大学,很幸运她也如愿获得了匹兹堡大学的 offer。陈小雨的家庭原本是做生意的,家境颇丰,只是后来破产了,她也因此没了经济支撑。因为缺钱,她选择上的是另一所大学,只因为学校可以为她提供百万奖学金。陈小雨说:“那就先读一个,然后后面不是可以转学吗?我又想来《奇葩说》,如果我能给自己赚到什么广告费的话,那我就大三转到匹兹堡大学。”漫画家郑辛遥曾言:“在路走完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到了路的尽头,而是提醒我们是时候拐弯了。”一时的蛰伏,不是放弃,更不是认命,而是在一个不那么光鲜的角落,给未来的自己积蓄能量,等待机会。但可惜的是,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安于命运的安排,不再上进,不愿折腾:“我的原生家庭就是这样,再怎么努力也拼不过人家的!”“强者和弱者之间最大的差别,绝大部分普通人似乎对生活有种认命感,觉得人生也就这样了。可越是这样,就会在生活的沼泽里陷得越深。”当一个人选择向“命”低头,没了向上的心气,最终他就只能在人海中慢慢沉沦。唯有不认命的决心,和不认命的能力,你才能在沉沉浮浮的人生中活出精彩。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母校做演讲时的一段话作为结语:“年轻人,你们是最不该接受现状的人,也是最应该改变现状的人。请无所畏惧,做最不愿接受现状的人,以及最积极改善现状的人。”成长心态是指具有一定持续性的心理状态,认为个体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也就是说,通过努力,我们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聪明、更优秀。有一位编剧,她写的新戏即将开工了,于是她在微博发表了一段感动的心情。这时,有网友评论说:“没啥名气就不要拍了,等有实力时再拍也不迟。”对于网友的评论,这位编剧的回复是:“实力不是等出来的,是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干出来的。”只有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勇于实践,敢于坚持,事情才有可能一点一点发生变化。作家李尚龙曾问健身教练:“我能不能快点减20斤?”如果你想要三个月减20斤,你就需要每天跑5公里然后坚持不吃晚饭;如果你想要一个月减20斤,你一天就只能吃一顿了,跑步就必须从原来的5公里叠加到十公里以上;但是,做手术的风险很大,往往会有后遗症,所以,除了坚持运动之外,并没有什么好方法。”任何事物,唯有经过一定量的积累,才有可能达到实质的改变。“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