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古柏行》赏析

 诗词曲赏析 2022-11-22 发布于河南

古柏行

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阅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风。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这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所作,诗人通过该地武侯庙前古柏孤高坚定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对诸葛亮忠贞气节的景仰之情,也寄托了自己对材大难用的愤慨。

诸葛亮(181一234),字孔明,琅琊人,隐于隆中。蜀汉先主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诸葛亮感其诚意,始出,佐先帝成帝业,为丞相。后辅后主刘禅,封武乡侯。诸葛亮志在恢复中原,常出师北伐,后病死军中,谥忠武,庙在奉节县八阵图下。全诗每八句一韵,自成三段。

1-8句(“孔明”至“雪山白”)为第一段,写孔明庙前古柏的形象。它枝如青铜根如磐石,非常坚固。粗“四十围”,高“二千尺”,挺拔雄伟,蔽日参天。由于孔明与刘备的君臣知遇,为人景仰,柏树也受到了后人的爱惜。如今,它气接巫峡,寒通川西的雪山。这里,明写古柏高大的气势,暗喻孔明在东汉末年辈出的群英中出类拔萃的才能和气概。

9-16句((“忆昨”至“造化功”)为第二段,抚今追昔,由夔州的古柏联想到成都武侯祠中的古柏,进一步描绘古柏的神韵气概。杜甫写此诗时,离开成都已一年,故云“忆昨”。成都的武侯祠附于先主庙中,庙中古柏植根于古老郊原,枝干崔嵬,久存于世;但庙内涂饰昏暗,寂静无人,已十分幽静。惟有这夔州古柏盘踞高山,烈风莫撼,正直生长,确得力于神明造化之力。前面说“人爱惜”,这里说“神相助”,可见孔明庙的古柏人神共爱,孔明的高风亮节神人共仰。

17-24句(“大厦”至“难为用”)为第三段,借古柏的孤高正直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从前面孔明得展其才的“怀古”中,联想到今人有才无用的“讽今”。

意谓大厦将倾,国家危难,极需“万牛回首丘山重”的栋梁之材。这些栋梁之材从不外露炫耀,也甘愿为国献身,却无人推荐。尽管它们可供鸾凤栖宿,却徒然被蝼蚁蛀朽。真是可悲可叹!不过,“志士幽人莫怨嗟”,自古以来“材大难为用”!篇末点题,语意双关,寄寓贤能难用的愤慨。叹古柏耶?自叹耶?

全诗由物及人,句句咏古柏,句句说武侯,由武侯而及“志土幽人”,可谓“诗中有人,呼之欲出”,是托物言志之佳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