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4年的诚信坚守,20年的惺惺相惜,如今要共创第29家的传奇

 中外管理传媒 2022-11-22 发布于北京

2018年7月13日,中外管理商学院第29家地方书院——信誉楼书院在河北黄骅市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揭牌仪式。同日,《中外管理》走进“奇葩”信誉楼——揭秘传统行业不被“风口”颠覆之道的标杆游学课堂也在黄骅市举办。


这座以革命烈士命名的英雄城市,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隶属于河北省和渤海新区重点打造的沿海经济增长极和京津冀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如黄骅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屈国治所言:今天,信誉楼书院的落成,是黄骅市推动京津冀交流合作的又一成果。

《中外管理》杂志社总编、社长杨光在开幕致辞中解答了为何来黄骅,为何将书院取名为信誉楼书院的原因:当我们企业一方面在实践在商言商,一方面又都主张以德治企时,当我们企业一方面在实践绩效第一,一方面又都在声称员工是主人时,两者如何真正实现统一?又如何真正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当大家还在摸索,还在摇摆,还在纠结时,黄骅信誉楼已经义无反顾地做到了34年!并且用经营业绩,证明以普世价值观经营企业,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真真切切。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之所以风靡华夏,不也正是因为他在用60年的持续盈利来佐证“作为人,何谓正确”的经营哲学吗?如果我们真的信仰时代的发展,就请一定相信:只有充分地多元化、只有丰富的个性化,才是人类商业文明发展的价值需要。而对于我们《中外管理》杂志以及“中外管理商学院”,更是有责任、有使命来到黄骅信誉楼,并通过共同组建书院,从而将黄骅信誉楼这样不是最庞大,但是最优美的企业的价值魅力与实践经验,大力推向全国,甚至推向世界。

信誉楼书院院长、信誉楼集团董事长穆建霞在揭牌前的致辞中,娓娓道来信誉楼与《中外管理》20多年的“交情”。她介绍说,信誉楼集团创建34年来,信誉楼文化已经成为了黄骅市的一张名片,信誉楼现象更是引起了社会一些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但谈信誉楼的企业文化不能不谈中外管理杂志社。穆建霞坦言,20年来,《中外管理》杂志是她的案头必备书,因为信誉楼与中外管理有共同语言,共同的价值观,而信誉楼从中外管理传播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中受益颇深。


统战部部长屈国治代表黄骅市委、市政府向《中外管理》及100多位与会的企业家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表示:黄骅地处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双重位置,坐拥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一带一路”环渤海地区合作、河北沿海开发开放“五大国家战略”。信誉楼集团作为黄骅企业的龙头,在沧州市乃至河北省树立了商业发展的标杆和典范,先后多次被国家、省、市授予荣誉称号。《中外管理》杂志作为国内企业管理传媒第一品牌,拥有大量优质人才和资源。今天中外管理商学院·信誉楼书院的成立,不仅是双方的成功合作,更是黄骅市引才、育才政策成效的体现。


杨光和穆建霞登台揭牌,杨光的一席祝愿“我们来了,让我们与黄骅信誉楼共同携手走向未来!”道出了所有与会嘉宾和企业家们的心声。

揭牌仪式后,穆建霞做了《专注、聚焦、精进——源自文化自信》的主题分享,立足信誉楼集团的风雨历程,向在座企业家们解密了信誉楼34年来不被“风口”颠覆的传奇:信誉楼的经营理念和模式一直是开放的,我们坚持用平常心做企业,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三十年如一日地坚守诚信,坚持做到为他人着想和对企业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她提出了做企业要想清楚的几个问题,那就是:做企业为什么?做企业就是为挣钱吗?用什么方式挣钱?挣钱以后又做什么?我们最终想要什么?

信誉楼集团人力资源经理郗丽娜也到场解答了以诚信为本,以追求顾客满意为宗旨、不走营销路线的信誉楼到底是如何管理人才、培养人才,如何进行业绩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她所分享的几则干部、员工自上而下敬业奉献,视顾客为友的真实案例,令在场嘉宾无不动容。

黄骅报社社长王恩钊、黄骅市妇联主席陈静、北京大学人本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高贤峰、《中外管理》杂志联合出品人、黑龙江华彩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国忠等嘉宾以及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企业家,出席了信誉楼书院的揭牌仪式,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