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巧笑:似笑非笑,细看好像没笑,远看却又笑得很迷人。眼睛已经够漂亮了,眼神中还透露着“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意味。 有一天,子夏问:“'迷人的笑脸多美呀,漂亮的的双眸还透露着期盼,好像在洁白的纸上画上美丽的图案。’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再在上面画。”子夏说:“那礼是不是在有了仁德之心之后自然产生的呢?”孔子说:“卜商你的话对我有启发呀!我可以开始和你谈论《诗经》了。” 我们常常可以见到,有的人过度化妆,或是追求外表的装饰,但一张嘴讲话,便知其斤两。有时候,我们刷短视频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但事后有什么收获或是沉淀吗?仔细想想,都不晓得自己浏览过哪些信息。即看似绚烂之后,并没有什么所得。有的人,甚至是我们自己,在一些环境或者场合之中,确实表现得非常有礼貌,也有可能过,譬如毕恭毕敬、惟命是从的样子。但内心是怎样的呢?内心是否真正去尊重、礼爱他人吗?还是为了达到一些目的,或是为了办事而形成的惯性条件反射呢?的确,有些环境是会比较鼓动对于外在的表达。 而孔子和子夏崇尚的则是:质朴平淡。虽然子夏和老师孔子讲的是窈窕淑女,但由此也是在比喻君子。笑容不是媚笑,而是发自内心的美好的外在表达,由眼神表达而出,是一种灵动之感,而非仅仅皮相之好看。相比较淡妆浓抹,能够平平淡淡,能够彰显本色,才是了不起的,一切解释自然而然。了不起的,看起来反而是平凡的。 有句话叫“大智若愚”。人跟人之间,没有谁聪明,也没有谁愚笨,只是时间上略有差异。所谓的聪明人,可能一秒钟就反应过来了;所谓愚笨的人,也许反应个五十年。但只要反应过来,也就没差别了。因此,难能可贵的是,能够保持本性本心。所展示出来的外相,所散发出来的仪态,皆是内心的投射。如若展示而出的是自然、质朴、美好的,那么不也反应出了自己真实的内在嘛,率性而为,也就不会有压力和烦恼存在了。 因此,一个人翩翩有礼,不是刻意而为之,而是内在非常爱他人,尊重他人所展示而出、自然而然的礼。这便是子夏所言的“礼后乎?”一个人,不必“锦上添花”,没有人是愚笨的,大家都看得懂。平平淡淡,努力修正自己,才是踏实精进之路。 另外,孔子的对答也很有智慧。面对学生子夏的发言,孔子非常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被启发到了。这样非刻意的鼓励的话语,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具有激励作用的。无论是长辈对于晚辈,还是上司对下级,都可以借鉴到。夸赞他人,不是有求于人时才巧言令色,而是发现了别人进步的地方,真心予以赞美,也可以承认自己从中获得了启发等等。孔子对子夏的这样的赞美,不也是因孔子爱徒弟,内心充满仁爱而自然表达而出的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