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戈达尔电影 - 中国姑娘

 张洪清 2022-11-23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法国电影《中国姑娘》,1967年拍摄,让-吕克·戈达尔执导,让-皮埃尔·利奥德、安妮·维亚泽姆斯基等主演。影片讲述了在60年代的巴黎某区,学哲学的学生维洛尼卡跟四名室友成立了一个革命小组,由理论探讨发展为实施暗杀行动,最终暗杀失败,众人作鸟兽散的故事。

(原声,中文字幕)

图片


60年代下半期的某一天。巴黎某区。银行家的女儿维络尼卡在一位已同双亲外出度假的女友处借来的住宅里,召开“马列主义共产党”支部会议。房里堆放着一大批小红皮书,墙壁上醒目地挂着一些手写的毛泽东语录。在从北京传来的无线电广播声中,维洛尼卡宣布支部正式成立,并以“阿登-阿拉维亚”的命名,以纪念被法国共产党开除出党的这一同名小说的作者波尔·尼赞。支部成员包括青年演员吉罗姆、女佣人伊沃娜、画家基里洛夫和大学生亨利。维洛尼卡给支部规定的任务是“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正值此时,原先缺席的亨利走了进来。他血流满面,是在巴黎大学同法共党员们进行关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辩论时被打伤的。这使维洛尼卡更有理由宣布她的“路线”的正确性,即不仅不与法国共产党为伍,而且视其为主要敌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
图片
We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图片

图片

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1930年12月3日-2022年9月13日),出生于法国巴黎,毕业于索邦大学,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奠基者之一。
1960年,执导个人第一部电影《精疲力尽》,从而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也凭借该片获得第1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导演奖。1962年,凭借《随心所欲》获得第2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奖。1965年,执导《狂人皮埃罗》,该片获得第3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1969年,执导《爱情与愤怒》。1972年,执导《万事快调》。1980年,执导《人人为己》,该片获得第3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1983年,执导《芳名卡门》,该片获得第4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1987年,执导《华丽的咏叹》,该片获得第4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1993年,执导《悲哀于我》。1998年,获得第23届法国电影凯撒奖荣誉凯撒奖。
2001年,执导《爱情研究院》,该片获得第54届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2004年,执导《我们的音乐》。2010年,执导《社会主义》,该片参加了第63届戛纳电影节展映。2014年,执导《再见语言》,该片获得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
2022年9月13日,让-吕克·戈达尔去世,终年91岁。 

图片

戈达尔的电影通常被视为挑战和抗衡好莱坞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叙事风格。他也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对电影发展史的丰富知识注入他的电影。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经常发现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子。

图片

戈达尔是整个资本主义电影工业的一根倒刺,在这部被称为“预言了五月风暴”的《中国姑娘》中,大量引用的是毛的语录和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的前言,演员们人手一本红宝书,展开哲学讨论,搬演越战场景,大肆揶揄美帝国主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