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父亲

 简慢人生 2022-11-23 发布于上海

文/闲人小樱


很怕去医院,却总有不得不去的理由。每个月,我都要去医院配药,为家人配药配多了,自己就不敢看病,因为家里就只有我一个健康人。

自从父亲走了,我一蹶不振,说不出的悲伤。“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那种悲伤,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可能体会的了的。而我只是想到这句话,眼泪都会止不住的掉下来。

我和父亲的感情并不是很好,从小离家的我,对父母没有那么依赖。记忆中父亲对我的好,就是他从来没有打过我,哪怕一个手指头。作为对比的是我的哥哥,拳打脚踢的家庭暴力,每每让旁观的我胆战心惊,而引起暴力的往往都是我的不经意的举动。因此,我并没有觉得父亲对我的好有什么值得珍惜的。所幸,我与哥哥的关系还算融洽,没有因此留下后遗症。

可是父亲走了之后,我每每想起亲戚朋友说起的话,又感受到他对我的好来。“老金是对女儿好的!”说实话,父亲不是好儿子,爷爷奶奶离世时,他都不在身边,印象中只记得他趴在桌子上大哭的场景,路途实在太过遥远,那个年代的悲哀。父亲也不是好丈夫,家里的活基本上都是母亲在操劳。父亲也不是好父亲,对我和哥哥的功课和前途都没有怎么管过,随我们自生自灭。

但父亲确实是对我好的,只要我想吃的东西,哪怕家里再困难,都会帮我去买来,让我吃个过瘾。母亲每每阻止我狂吃,父亲总要说,让她吃,想吃就多吃点。于是,母亲总是只拿出一小部分给我吃,其余的都藏起来。可是,我是属老鼠的,哪有我找不到的,我也就悄悄的偷吃,一个人吃个过瘾,等到母亲拿出来全家一起吃时,我基本已经不想吃了,就装得很淑女的样子慢慢吃,不让母亲责骂。

那年我得了肺炎,住在医院,晚上12点了,想吃苹果,八十年代的上海,只有一家日夜商店。父亲骑上自行车,差不多横跨了小半个上海,帮我把苹果买回来。而我在看到苹果的时候,却只是摇头说不想吃了,父亲却什么话也没说,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内疚,我怎么会那么任性呢,也许都是父亲宠的。时至今日,我还是这么任性,却不会再有人半夜三更为我跑遍上海滩买一只苹果了。

为什么人总是事后才能发现别人对自己的好?父亲走后,我痛恨自己的不惜福,所有的争执和不满都化作了利剑刺痛我。他所有的不好、抱怨、不理解、不体谅,无非就是希望我能陪在他身边,而我却困扰在事业、自己的小家、子女的教育上不可自拔,给不了他想要的陪伴。

父亲生前,我觉得我已经做得够好,我出钱,帮他安排医院,找最好的医生治病。凡是经济上需要的,我都做到了,可是精神上的关心,我做不到,我没法一天什么都不做,只是陪父亲说说话。我总觉得,我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去做,赚钱养家难道不重要吗?父母老了,看病养老需要钱,子女读书需要钱,我们想过有品质的生活也要钱,我们将来的看病养老也需要钱,这一座座大山压在头顶,不努力工作挣钱,还能怎样?

自从父亲脑梗以来三年了,基本都在医院辗转,每每急救时,急诊室的费用一天都是好几千,虽然有医保,自负部分也不少。总是半夜在急诊室外守候,看着救护车一次次送来各种危重病人,听着各种各样的议论和家属的哭声,深深感到挣钱的压力,没有钱,人生病了,一点自尊也没有,比狗还不如。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我更看重事业,我多赚钱也是为了我的亲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保存最起码的尊严。

可是父亲走了,在我还没有来得及帮他安置好之前突然的走了。如果赚钱不能给亲人带来帮助,赚再多的钱有什么用?如果亲人需要的仅仅是你的陪伴,你给他钱又有什么用?我真的崩溃了!原来我的努力都是没有用的!

我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走出阴影,再悲伤,日子还要过!母亲的身体也不是很好,需要我的陪伴,为了母亲,我得活下去。如今,我哪也不去,陪着母亲,只希望曾经犯过的错不要再犯,余生漫漫,我陪你到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