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总是推荐外国文学,国学经典不是更应该阅读吗?

 简慢人生 2022-11-23 发布于上海

文 | 夕茜 

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总是推荐外国文学,国学经典不是更应该阅读吗?

是的,这个说法没错,自己国家的书还没有读完,哪有什么功夫读国外的呢?

然而,我面对的读者群体,不是刚刚开始读书的小孩子,都是喜欢阅读的成年人,更应该博学多识,而这靠只读国学经典是做不到的。

不说别的,如果你认为看美国大片、去东南亚日韩欧美旅行是必须的,那么阅读国外文学也是必须的。

我一直以为,读书就是在长见识,读不同作者的书,就是在跟不同的人聊天,开阔自己的眼界和学识。

从小到大你的朋友都是国内的,交几个国外朋友没什么坏处吧?现实生活中,你还面临着语言障碍和生活环境诸如此类的问题,恐怕无法轻易与外国人交朋友。

然而在书中就简单多了,没有语言障碍,所有你想知道的不想知道的,作者都一股脑儿告诉你,你可以自己挑选喜欢的话题,主动权掌握在你的手里,这是件多么好的事,为什么要拒绝呢?

我很奇怪,有些人对待读外国书籍的抵触来自哪里?

旅游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跑得越远越好;但是读书时,我们总想读离我们最近的。看电影时,也不会有人抱怨:怎么都是外国片,我们还是看国产片的好。

对于旅行,我们看重的就是与众不同,想要去到和自己生活的城市完全不同的风景;对于电影,评判的标准就是电影好不好看,吸不吸眼球。那么对于书籍,唯一的标准不也应该是这本书是否值得阅读?

国内经典也罢,国外经典也罢,都是需要阅读的。但我个人认为,我们对于国外的了解太少太少,不能总抱着国学经典而拒绝国外经典。

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现如今,各国之间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如果我们对国外、对西方一无所知,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那将来无论是做朋友还是做对手,都不可能有成功的把握。

盲目自信要不得。试看历史上繁盛的隋唐南北宋,都是开放和包容的。我们有好的,愿意传给其他国家的使者;别人有好的,我们也愿意虚心接受。鲁迅也提倡“拿来主义”:吸收外来食物的长处为我所用。

国学经典要读吗?当然要读!国外经典要读吗?更加必要,而且是迫切!

阅读国外经典,我们才能知道在他国人眼里好坏的标准是什么,他们更看重什么,他们与我们的区别在哪里。有了比较,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人类简史》中,你看到智人是通过一路厮杀,才有了今天人类的地位。然而,人类并不是地球天命所定的王者,只是富有创新和冒险精神,加上好运,才迅速发展。

人类会使用工具、会狩猎,黑猩猩也会;人类能栽培植物、驯养动物,蚂蚁在几百万年前就会了直到今天。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也曾有过濒临灭绝的时代;但正是人类敢于冒险离开森林,走向草原、走向各大陆,才有了人类繁荣昌盛的今天。

当年的原始人,能走遍地球的各个大陆和岛屿;今天的我们,为什么不能读几本外国经典文学?

当英国人在谈论孔子时,我们可以和他聊几句莎士比亚;当德国人在谈论老子的《道德经》时,我们可以和他聊几句歌德的《神曲》;当法国人在说wenge时,我们可以聊聊大革命。

如果你从不阅读外国经典,当你旅行时,你还会为了什么而激动呢?“感同身受”这四个字,需要的是极其丰富的阅历和同理心。

当我们离开时,我们总是会为了我们“没做”什么而后悔,从不为“做了”什么而后悔。

-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