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档案库收集的《富春江画报》杂志现已入库

 太原老街图书馆 2022-11-23 发布于山西

《富春江画报》

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档案库采购到《富春江画报》杂志,从1981年至1988年,共计96册,存放于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档案库,提供给专业学者研究使用。

《富春江画报》发行于1981年至1988年,由“文革”中创办的《工农兵画报》(创刊于1967年)更名而来,是当时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专业连环画期刊之一,也是唯一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全国发行的大众美术期刊。从1967年创刊到1988年停刊,22年间共出刊发行430期。

《富春江画报》更名后第一期

1981年更名后的《富春江画报》,出现了表现工厂、农村改革的社会性题材和普通百姓喜、怒、哀、乐等平凡小事的现实题材作品,深受读者的支持和喜爱。例如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酸甜苦辣》、《情书的真情》、《因为有了她》、《西线轶事》、《星星知我心》、《掌声》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火热的生活和为四化而奋斗的人们。

《富春江画报》第一期贺友直《酸甜苦辣》

在第一期中刊发了贺友直的《酸甜苦辣》,作品用洗练、质朴的笔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点睛之处是用国画金石印章的手法勾勒出酸甜苦辣四个字,产生了意味深长的趣味。

《富春江画报》的艺术表现形式

剪纸、版画、素描和线描

《富春江画报》一直设立的固定栏目有:《向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著名人物致敬》《中外名著选绘》《名画介绍》《画理和画法》《画家介绍》《哈哈镜》以及封面彩页独幅画。在《向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著名人物致敬》栏目中以表现中国革命的历史人物为主,《中外名著选绘》栏目中以西方文化典籍为主。在技法表现方面,连环画艺术家们尝试不同形式的表现语言:传统线描、西方素描、版画、剪纸等。

1980年代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富春江画报》刊发了大量西方文艺题材的作品。例如从1981年1第1期的法国大文豪雨果的《悲惨世界》和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著作的《两位绅士》开始,每年都有数期选编西方古典文学名著的连环画,在这些通俗的视觉形象中,读者认识了莎士比亚、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莫泊桑、巴尔扎克、大仲马、小仲马、司汤达、塞万提斯、海明威等众多的西方文学大师的名著。

《富春江画报》艺术形式的“西化”倾向

1980年代中后期,受到美术界文化激进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富春江画报》中出现了艺术表现形式上的“西化”倾向,追求变形和装饰趣味,追逐马蒂斯、埃贡.席勒、克里姆特的表现技法。

本文参考:李振宇《文化领导权理论视野中的新时期连环画—1980 年代《富春江画报》意识形态解读》

如需查阅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档案库收藏的《富春江画报》杂志,请提前与工作人员预约并提交查阅申请,申请通过后方可查阅。

联系人:

陈 瀛:159 5999 9417

刘 越:185 0046 5035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美术馆

电子邮箱地址:acac@artarchives.com.cn

研究方案征集 |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资助计划2019

来源:当代艺术档案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