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门石窟都有哪些宝藏特窟?

 恶猪王520 2022-11-23 发布于新疆
守护国保 / 传承文化

在我国有很多文物景点
因为保存脆弱、空间狭窄
安防艰难、人迹罕至
等原因不具备开放条件
专家之外,普通游客
极难到现场观摩学习

石窟和其中的壁画雕塑
经历了千年风雨
能够遗存至今都是非常幸运的事
在中国大小石窟中
就有很多处不对外开放

图片


即使大景区开放
也只包括一部分洞窟
那些具有高超艺术
历史、文化价值的洞窟

需要特别保护

而有一类洞窟
内容特别有价值
保存好、尤为珍贵

国家文物管理单位
考虑普通游客的迫切需求
规定“特殊处理”
允许游人参观——被叫做“特窟”

图片

龙门石窟

特窟线路有两条

线路A:宾阳南洞、莲花洞、古阳洞
线路B:极南洞、擂鼓台中洞、看经寺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条宝藏线路吧

图片

1

宾阳南洞

图片
图片

宾阳南洞是北魏时期开凿的,但洞中几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为阿弥陀佛,面相饱满,双肩宽厚,体态丰腴,体现了唐朝以胖为美的风格。宾阳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又续凿而成,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建,属于过渡时期的作品。

2

莲花洞

图片
图片

莲花洞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弟子像头部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

3

古阳洞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阳洞开凿于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古阳洞由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开凿成的。窟顶无莲花藻井,地面呈马蹄形。主像释迦牟尼,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详地端坐在方台上,侍立在主佛左侧的是手提宝瓶的观音菩萨,右边的是拿摩尼宝珠的大势至菩萨,他们表情文静,仪态从容。

古阳洞大小佛龛多达数百,雕造装饰十分华丽,特别是表现在龛的外形、龛楣和龛额的设计上,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有的是莲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筑、有的是帷幔和流苏,并且在龛楣上雕造有佛传故事。

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这些达官贵人不惜花费巨资,开凿窟龛,以求广植功德,祈福免灾,而且留下了书法珍品—龙门二十品。古阳洞中就占有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窑中。龙门二十品是指从北魏时期精选出不同的二十块造像题记,它们记载着佛龛的雕凿时间、人物、目的等。二十品的特点是:字型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用笔在汉隶和唐楷之间。

4

极南洞

图片
图片

极南洞是由盛唐名相姚崇为追悼亡母刘氏所开凿的功德窟。洞内雕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佛为垂腿坐姿,弟子等均为站姿,佛坛上雕刻有伎乐,正面有两位姿态委婉的舞人,窟门外两侧有二金刚力士,为龙门石窟唐代力士的代表。

5

擂鼓台中洞

图片
图片

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禅宗窟。洞顶作穹隆形,并有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造像是一佛二菩萨,主佛为双膝下垂而坐的弥勒佛,壁基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罗汉群像,从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罗汉群像构成一个半环形装饰带,罗汉群像均罗汉身旁都刻有一段从《付法藏因缘传》里摘录的经文介绍该罗汉的身世及特点。所刊经文中多杂以武周新字,这是是武周时期禅宗所经营的洞窟。

6

看经寺
图片
图片

看经寺为武则天时期所雕刻,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平顶,方形平面,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厘米的传法罗汉二十九祖(正壁11身,两壁个9身),为我国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是据隋代费长房《历代法宝记》刊刻的。这种不雕佛像仅雕罗汉的大窟,似是一大型禅堂,可能是禅宗所主持开凿的。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洞窟,29尊传法罗汉保存完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