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产后病

 虚竹怀远 2022-11-24 发布于湖北

产后病

1.产后高热 

李某,女,28岁,1991年7月28日初诊。素体虚弱,又因胎儿较大,临床用力努挣,产时流血颇多。3天后出现头昏发热,经当地医院治疗3天,病情反见加剧,来我院诊治。时见高热汗出恶风,体温40.5℃,精神萎顿,心悸烦躁,短气乏力,头晕耳鸣,面色苍白,两颧红赤,口中干燥,渴喜热饮,舌质淡,苔薄白,脉浮大,按之芤。脉证合参,此乃产后阴血骤虚,阳气浮越之证,急予益气生血,拟当归补血汤加味,药用:黄芪100g,西洋参15g,当归20g,龙骨、牡蛎各30g。服药1剂,热渐退,汗减少,体温38.5℃,继服1剂,热退身凉汗止渴除,诸症好转,再以十全大补汤调治旬日而复康。

本案产后失血过多,故见心悸短气,烦躁口干,渴喜热饮,面色苍白,头晕耳鸣,发热汗出恶风,两颧红赤,舌质淡,脉浮大,按之花,此是阴血内亏,阳气外越之征。《医宗金鉴》曾曰:“产后发热····去血过多,血脱烦躁,于渴面赤而热者,宜当归补血汤。”因其证重,故予当归补血汤加参以增强益气生血,加龙骨牡蛎收摄外越之浮阳,则其功更大,故收效迅速。

2.产后小便不通 

陈某,女,27岁,1993年2月1日诊。产后小便点滴不通,小腹胀痛,恶露不下,经插导尿管后排尿,拔去导尿管又复如故,3天后请中医会诊。时见尿闭不通,小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闭结4天未解,面色暗红,舌质紫暗,苔白黄干燥,脉弦有力。此乃瘀血水热互结,腑气受阻,二便闭塞,治宜通行瘀热清利水道,方以《证治准绳》代抵当丸加味。药用:当归、桃仁、黄柏、川牛膝、生大黄(后下)、元明粉(冲)各10g,生地20g,泽泻15g,炮山甲3g,肉桂2g,益母草20g。服药1剂,大便畅行,恶露得下,小便已通,但淋漓灼痛,守方减元明粉,再服3剂。尿畅行,诸症均除,惟感疲乏,易调和气血之剂调治3日,全愈。

本案产后癃闭,治用活血化瘀,通利二便之代抵当丸加味,瘀热通行,恶露得下,二便通利。遵沈金鳌“血瘀小便闭者,则以牛膝、桃仁为要药”的经验加用之而获良效。

3.产后血崩 

李某,女,25岁,1994年11月4日诊。产后30天,恶露仍不绝,自服阿胶10天约500g。前夜突然血出如崩,紫黑成块。经当地医院治疗血仍不止。翌日前来诊治。时见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短气自汗,精神萎顿,血出如崩,小腹刺痛拒按,舌质淡,边有紫点,脉细涩。此乃产后瘀血未净,反用止血之药,瘀血不去,血不归经,而血崩不止,治当逐瘀行血,但因其失血过多,已见气随血脱之危象,若不急予益气固脱,必致脱绝而殆,忆《医宗金鉴·产后门》曾曰:“血崩,内有停瘀者,当补而逐之”。遂拟方当归补血汤合失笑散加味以益气固脱,祛瘀止血。药用:黄芪90g,西洋参15g,当归20g,田七粉10g,失笑散20g,先将黄芪、当归水煎取汁,兑入参液,分3次服失笑散和田七粉。服药1剂,下一大血块,乃胎盘残渣,出血渐止,小腹痛除,按之舒软,精神好转,再易十全大补汤加炮姜,调治半月而康复。

本案产后血崩乃瘀血未净,不行祛瘀,反用止血,而致血崩大下,又因失血过多,阴血下夺,气随血脱,从而形成虚实挟杂之急重证,此时若专益气固脱则阻碍瘀血,单祛瘀血则更伤正气,因此,只有益气固脱与活血祛瘀两法同时并举,才为恰当,故用当归补血汤,西洋参益气固脱以扶正,失笑散,田七粉祛瘀生新而止血,共奏益气固脱,祛瘀止血之效,且阳气充足则推动血行有力,而瘀血亦易消除。

4.产后发痉 

谢某,女,24岁。1992年10月25日诊。早产后7天,恶寒发热,牙关发紧,肢体抽搐,自服草药1天,翌日病情益剧,急来邀余诊治。时见牙关紧闭,项脊强直,角弓反张,抽搐阵作,面色青紫,呈苦笑容,恶寒发热,体温38℃,喉间痰鸣,因口噤不开,舌苔未能窥及,脉弦紧,此乃产后破伤出血,风毒入经所致。其证甚重,且来势急,治宜养血祛风,解毒止痉,方以四物汤合玉真散加减。药用:生地20g,当归15g,白芍、川芎、防风、僵蚕、天麻、生南星各10g,生白附20g,全蝎5g,蜈蚣3条,嘱水煎3次,得药液400ml,冲入黄酒200ml,频频服之。

2剂后寒热减,痰鸣除,牙关略松,阵抽减少,项背稍舒,继服7剂,牙关已开,抽搐缓解,诸症均除,惟项背尚觉不舒,易养血通络之剂调理而愈。

本案产后发痉,系由产时破伤出血,风毒之邪乘虚侵袭,窜入经络所致,且有毒邪攻心之虑,此即“破伤风”也,因产时破伤出血,其血已虚,故以四物汤合玉真散加减,养血祛风,解毒止痉,而获效甚佳。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