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儿抑郁后,我把情绪梳理到一定程度,慢慢看到了自己~

 郁金香抗抑郁 2022-11-24 发布于浙江
郁金香陪伴组织已走过了8个年头,一路走来,有很多的艰辛和不易;但更有一个个温暖的朋友,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候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和鼓励,才能让我们身边有依靠、心中有力量,坚持初心一直走下去。你们的鼓励和支持给全国郁友带去更多的陪伴、关心以及抗击抑郁的知识和信心。

此刻,我们想通过文字,让全国的郁友了解到一路走来,始终陪伴左右的你。我们推出了《郁金香有你更温暖》系列采访文章。让曾经帮助陪伴郁友成长的你们走到台前。

康复路上,有你们的陪伴更温暖!

1.蒋风冰:为什么抑郁症越来越低龄化
2.金晖:太极对抑郁症的疗愈作用
3.夏祯干:他的微信文字具有治愈效果
4.金红伟:让国画疗愈郁友,治愈人生
5.陈芳 :天天接触负能量,差点把我整抑郁了
6.张新:东北大妞的段子也是治愈系
7.天源:虽抑郁,但他的每一幅画都充满了温情
8.楼萍 :用美食治愈人生
9.慧静:公益路上的索玛花
10.马晖:守住中心,成长自己,是助力孩子抑郁康复最好的方式
11.罗剑波:去看看抑郁之外的星空,带着遗憾过好人生
12.马永春:玩抖音的精神科主任,从医二十多年的经验分享
本期人物:补丁
家长成长学校金牌辅导员
“和你有约”栏目编辑
郁金香陪伴优秀志愿者


与郁金香结缘:
2019年,因女儿抑郁,我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抑郁的信息,不经意间搜到了“郁金香陪伴”(当时还叫“郁金香阳光会”)当时就觉得名字很暖,于是就加入进去,想看看是个怎样的组织。

随后加入了北京郁金香陪伴,起初只是在群里看大家聊天,直至有一次我参加了北京的心态疗愈线下活动。那一次活动,我在倾诉的时候,忍不住泪流满面,一直以来紧绷的情绪在那一刻彷佛得到了释放,女儿抑郁以来那压在心头的大石感觉在慢慢移开。在我诉说的过程中,辅导员一直点头倾听;而我也在疗愈现场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觉察到了自己对女儿有一份期待,也正是这份期待,对自己的内心是一份折磨。

当时,家里还在纠结是否需要有一个人离职返回家庭,但其实是自己觉得女儿需要陪伴;在与女儿沟通交流后,女儿表示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并不需要家人每日陪伴在身边。可以说,那次疗愈是我们全家改变的开始。

爱米粒:今年7月,我去北京的时候见到了补丁老师,与补丁老师聊天的过程中,感受到补丁老师有着深厚的文字功底,在对事物的描述过程中都有着自己很独到的见解,语言的表达也给到了我们深刻的启发,非常棒!补丁老师现在是家长学校优秀的辅导员,能给我们讲讲从一名求助家长到成为辅导员的故事吗?

补丁老师:进入郁金香后,我加入家长学校,开始跟随大家一起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一个重要的理念。以前认为学习就是学很多技能,能有一种谋生的安全感;但在人文关怀、幸福方面学得是很不够的。从“术”的层面迈向“道”的层面,也是我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

在家长学校开始了一阶段、二阶段的学习,我经常在群里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感悟。2020年5月,随着郁金香家长学校的快速成长,辅导员短缺,在王慧磊老师的推荐下,我怀着感恩、回报、继续成长的初衷,成为了一名辅导员。成为辅导员后,我倾听陪伴了很多家长,也是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这也让我对这些家长更为共情,每一次看到家长们一步步从崩溃的边缘逐渐站立起来后,我的内心也是感受到被自己一次次看见。温暖别人的同时,更多的是温暖自己。

在与杭州王慧磊老师等人的交流中,我们经常会感叹:一个人的成长是加法,一群人的成长是乘法。在家长群中,辅导员之间也会经常探讨,进行思维的碰撞和启发。家长学校的学员来自五湖四海,大家的故事也成就了《回到人间2-家长成长篇》

爱米粒:在补丁老师做辅导员的经历中,能跟我们聊聊您印象较深的家长吗?

补丁老师我说一个案例吧。

在我刚做辅导员时,有一位甘肃的妈妈给我打来了求助电话,因孩子的问题,妈妈自身装满了情绪。边哭泣边诉说持续了40多分钟。这个时候,你跟她讲“三不”,她是听不进去的。我就一直守在电话旁,允许她哭诉,释放情绪,耐心地等待她断断续续诉说自己的故事。

学习成长到一定程度,会产生智慧;情绪梳理到一定程度,会慢慢看到自己。新来的家人一开始就是哭,对她,我们需要有一份耐心和陪伴。他们需要这样的情绪释放的过程。回顾当初,自己也是这样一路走来的,给予对方理解和陪伴,对方就会有一份信任在。

在她稳定情绪后,她慢慢地可以梳理事情。记得当时对她说,孩子自残不等于自杀,自残更是孩子内心在求关注,希望被看见。我们需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放松下来,都能够稳稳的。在放松的状态下,孩子们也会慢慢平静,去爱自己的生命。

现在,这位甘肃妈妈成为了家长学校的辅导员,曾经还和撒红老师一起组织节目。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到不评判,放下好坏对错。不能因为孩子不去学校、日夜颠倒,我们就说:孩子完了。只有不评判,我们才能进入新的状态,然后慢慢产生变化,才会慢慢从那个混乱的状态出来。

有时候我们会看见孩子好吃懒做、疯狂购物、日夜颠倒、玩游戏、不上学,不学习做手工,我们都有一种深深的担忧。这时候,我们还是需要静下心来、放松下来,多看到这些事情的背后,我们的孩子还有能量在做这些事。一定是先接纳,多看到孩子的优点。我们需要做的是闭上眼睛,去琢磨生命中那些美好的地方,或许能引领我们一步步往前走。

爱米粒:感谢补丁老师,给予那么多家长安慰和鼓励,通过一个个的案例去总结出更有效又贴切的方法,陪伴他们走过最为艰难的日子。我们知道,补丁老师是《和你有约》栏目的编辑。如今《和你有约》栏目走过了100多期,用一个个最为真实的案例去给到大家希望和信心。能给我们讲讲背后的故事吗?

补丁老师:来到家长学校后,我同时在网上跟随何季颖老师晨间跳心舞,一步步了解到了何季颖老师的付出。当时是Teana老师推荐,与何老师沟通后,我成为了《和你有约》的编辑。

我是2020年7月12日加入《和你有约》的。每次,从出海报到直播现场的聆听,到后期文章的回顾,形成文字,对我而言,都是与大家一起共修的过程。

在《和你有约》的第34期和35期,我回顾了自己的心历路程,跟大家分享我的成长和感悟。(【和你有约直播回顾】第34期:在不断攀爬中,更多地向内看,稳住自己【和你有约直播回顾】第35期:谁知抑路多艰辛,相扶相伴共成长

每一次的访谈,看到大家如此敞开、如此智慧,很多次,在后期梳理文章的时候,我不禁潸然泪下。每一位嘉宾都是一本书,在读他们的时候,我也彷佛照见了自己。痛苦有时候是一份礼物,ta让我们收获一份新的状态。

每次90-120分钟的时间,我们会采访一位从抑郁中走出来的郁友的案例,他们非常真诚地敞开、诉说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我在后期会对整个采访过程进行文字编辑,发表在郁金香陪伴公众号上,在文章的编写过程中,我又一次得到了大家的温暖、智慧和力量。

爱米粒:100多期这样坚持下来,背后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感谢补丁老师的这份付出。痛苦有时候是一份礼物。前段时间,杭州郁金香陪伴线下读书会上,分享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面有一段话也是深深地激荡着大家的心灵。

假设我们的人生都在预设的美好中推进,没有挫折、没有坎坷、没有望眼欲穿的等待、没有撕心裂肺的煎熬、没有痛不欲生的痴颠和疯狂、没有万死不悔的追求与等待,你的喜欢和幸福能达到怎样的程度,能被珍惜多久呢?没有痛苦和磨难,或许就不能强烈感受到幸福,感受到的可能是舒适和平庸吧。---《我与地坛》

补丁老师:在栏目中,我们看到了嘉宾的勇气。声音出来的那一刻,即是疗愈的开始。目前栏目有6-7位孩子做了主嘉宾,随着一期期的播出,孩子们都在快速成长,栏目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爱米粒:有这样的一份人生经历,这些孩子今后的人生中会多一份智慧、多一份通透。苦难有时候就是一份礼物。补丁老师近期还有些新的活动吗?能给我们讲讲吗?

补丁老师:最近在推进的事主要有三件,一个是组建推进“爸爸群”。我们都说亲密关系优先于亲子关系;亲子教育中父亲的缺位,这在我们的日常中还是比较多见的。

在我们接触的案例里,许多父亲忙于工作,会有缺位的现象。孩子出现问题了,有些爸爸会指责妈妈,认为妈妈过于包办,这会使妈妈有更大的压力;另一种是回避型,感觉自己也无能为力、给不了孩子力量,这会让孩子认为爸爸不爱我。

我们在跟爸爸们交流的时候,提到的是爸爸不是不给孩子力量,而是没给到妈妈力量。爸爸对妈妈的支持是一个家庭的底气,帮助妈妈就是帮助孩子。在与孩子链接不上的时候,爸爸好好做自己。让温暖互动在家庭中流动,会产生正向的交流。人生起起伏伏,我们要允许各种状态的存在,然后引领这样的状态往好的方向去流动。人生就是螺旋式上升的。

其次是推进北京通州区的线下活动的开展。我们都知道,线下见面的力量,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就尽可能多地开展线下见面的活动,同时结合线上的视频,让大家能更紧密地链接在一起。

第三件事是随着郁金香家长学校的日益壮大,我们想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的组织架构,使其管理更为流畅。从学员---优秀学员---见习辅导员---辅导员,是个逐步成长的过程,都是要进行传帮带。在郁金香家长学校设立年级长、班长、组长,使得整个支持系统更为全面和完善。

在郁金香陪伴的日子里,一路走来,我感受最深的是,我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其实是在帮助自己。就像石头扔向远处的水塘,涟漪会回到脚下。

爱米粒:感谢补丁老师,今天的采访我也收获了很多的能量。就如同补丁老师说的,爱出着爱返,每一次的采访都是我的一次心灵的激荡。感谢郁金香陪伴里像您这样的优秀的老师,让我们都能得到滋养。

如果你想找补丁老师聊聊,他也是郁金香的陪伴者,欢迎扫码预约~

猜你还想看
情绪失控不去上学,我反锁在家外一个月
孩子从抑郁仇亲、到向我靠拢倾诉
远赴藏地三个月,从重度抑郁重回人间
陪女儿在抑郁中继续大学学业
13岁抑郁,28岁康复,自我救赎五步法
重度抑郁在家休整八个月后成功复学
勇敢面对,给生病的自己最大的宽容
精神科主任从医二十多年的经验分享
找到痛苦的积极意义,探索人生更多可能
别让焦虑,一步步拖累你的人生 | 焦虑测评
怎么办?我好像得了抑郁症 | 抑郁测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